湖北省武汉市四校2013届高三10月联考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洿池(hu) 蟾蜍(chu) 崔嵬(wei) 天梯石 栈(zhan) B.孝悌(t) 跬步(kui) 钿头(didn) 渐车帷 裳(jian) C.修禊(qi) 庠序(xiar 逡巡(qun) 吐哺握发 D.熟稔(ran) 夹裙(jia) 飧饔(sun) 度长絜 大(xi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鞭笞 倨傲 溘死 舸舰迷津 B.沧海 九洲 樯橹 良将劲弩 C.狼藉 寂寥 踯躅 美轮美奂 D.睇眄 坚难 寒暄 契阔谈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 意孤行,必将自食 其果。 ②二位大夫此时倒有一点正常人的 ,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 水中活着 ③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不能按时完 工 A.置若罔闻 心志 固然 B.置之度 外 心智 当然 C.置之度外 心志 当然 D.置若罔 闻 心智 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30日进行了在东太平洋海域第四次下潜试 验,并采集到海底分布广泛的锰结核,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B.温家宝总理6月27日在匈牙利访问时对西方记者表示,有信心控制通货膨胀, 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并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C.国家多次调整货币政策,使从正规渠道借贷的资金趋紧,民营企业融资难度 加大,从而很容易形成资金从相对宽裕的民间向趋紧的企业或行业流动。 D.第七届城运会向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届精彩难忘、绿色生态、欢乐祥和的体育 文化盛会,它将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和影响长久的印记。 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 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 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 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湖北省武汉市四校 2013 届高三 10 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洿池(hū) 蟾蜍(chú) 崔嵬(wěi) 天梯石 栈(zhàn) B.孝悌(tī) 跬步(kuǐ) 钿头(diàn) 渐车帷 裳(jiàn) C.修禊(qì) 庠序(xiáng) 逡巡(qūn) 吐哺握发 (pú) D.熟稔(rěn) 夹裙(jiá) 飧饔(sūn) 度长絜 大(x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鞭笞 倨傲 溘死 舸舰迷津 B.沧海 九洲 樯橹 良将劲弩 C.狼藉 寂寥 踯躅 美轮美奂 D.睇眄 坚难 寒暄 契阔谈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 ,一意孤行,必将自食 其果。 ②二位大夫此时倒有一点正常人的 ,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 水中活着。” ③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不能按时完 工。 A.置若罔闻 心志 固然 B.置之度 外 心智 当然 C.置之度外 心志 当然 D.置若罔 闻 心智 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011 年 7 月 30 日进行了在东太平洋海域第四次下潜试 验,并采集到海底分布广泛的锰结核,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B.温家宝总理 6 月 27 日在匈牙利访问时对西方记者表示,有信心控制通货膨胀, 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并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C.国家多次调整货币政策,使从正规渠道借贷的资金趋紧,民营企业融资难度 加大,从而很容易形成资金从相对宽裕的民间向趋紧的企业或行业流动。 D.第七届城运会向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届精彩难忘、绿色生态、欢乐祥和的体育 文化盛会,它将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和影响长久的印记。 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 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 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 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 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 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 人。(《三国演义》)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 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 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 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娱乐,使子孙无贫乏 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 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生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皆与之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 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 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 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眚普普囯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 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 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特意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方法 C.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7.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 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 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 人。(《三国演义》) 二、文言文阅读(2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2 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 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 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 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娱乐,使子孙无贫乏 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 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皆与之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 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 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 普,山东学 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 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 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 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特意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方法 C. 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7.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B.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臣欲奉诏奔驰,则刘 病日笃。《陈情表》 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C.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D.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君因我降,与君为 兄弟。《苏武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谓生死肉骨也。 A.陛下小天下耶 B.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 C.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D.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9.《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 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 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 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3分) (2)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5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8处。(4分) 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 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浣溪沙
B.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 病日笃。《陈情表》 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C.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D.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君因我降,与君为 兄弟。《苏武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所谓生死肉骨也。 A. 陛下小天下耶? B.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 C. 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D. 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9.《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 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 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 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3 分) (2)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5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 8 处。(4 分) 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 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0 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浣溪沙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 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 喻”。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 瑟》) (2)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荀子《劝学》)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4)山原旷其盈 视, (王勃《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 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寒衣处处催刀 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长桥卧 波 (杜牧《阿房宫赋》) (8) ,忽到庞公栖隐处 浩然《夜归鹿门歌》)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阿司匹林”的传奇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 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年4月25日,英 国牛津郡的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 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形。信中说,他5年里总共给大约50例病人服用这种树皮的 粉末,几乎从未失败过……1874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 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 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 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 苦,而且服后人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1897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 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工业药品实验室主任、药物学先驱 之一赫尔曼·德赖泽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硏究,肯定了水杨酸的药理功效。于 是,拜耳公司在1899年2月以“阿司匹林”的名字给此药注了册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 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 喻”。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 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 瑟》) (2)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荀子《劝学》)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4)山原旷其盈 视, 。 (王勃《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 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寒衣处处催刀 尺,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长桥卧 波, ? (杜牧《阿房宫赋》) (8) ,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 浩然《夜归鹿门歌》)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17 题。 “阿司匹林”的传奇 早在大约公元前 1550 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 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 年 4 月 25 日,英 国牛津郡的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 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形。信中说,他 5 年里总共给大约 50 例病人服用这种树皮的 粉末,几乎从未失败过……1874 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 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 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 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 苦,而且服后人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1897 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 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工业药品实验室主任、药物学先驱 之一赫尔曼·德赖泽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研究,肯定了水杨酸的药理功效。于 是,拜耳公司在 1899 年 2 月以“阿司匹林”的名字给此药注了册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很多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 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获得患者的欢迎。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 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160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 迅速扩大。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恩里克·卡鲁索一度因为头痛烦恼不已。但在服 用阿司匹林之后,卡鲁索称,阿司匹林是“唯一能够减轻他病痛的药品”。捷克 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把阿司匹林看得更加神奇。他认为,这是“少有的几种能减 轻人生痛苦的药品之一”。 近年,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 1982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美国2万多名男性 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死梗发生率降低44%,掀开 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 价格,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2007年,美国预防学会将 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 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 年,全世界消耗阿司匹林的药片、胶囊丸、栓剂等数量多达362.5亿颗,总重量 高达1.16万吨。1997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5万吨,如果做成500毫克的片剂 排列起来至少有100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年澳大利亚的G.Kune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 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年,一项针对近8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 随访长达24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 中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摘自《意林》(有删改) 15.下列对“阿司匹林”药效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能降低风湿病患者的体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浮肿。 B.具有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过度凝集 C.能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等。 D.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可预防癌症,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16.作者借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话,说“阿司匹林是 ‘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对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阿司匹林是人类通过搜集治疗病例,实验研究等科研活动才逐步认识并最终 生产出来的。 B.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还因研究其疗效获得了诺 贝尔医学奖。 C.在人类认识、生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有大量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体现了人 类的科学智慧。 D.阿司匹林用途广泛、疗效显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药物,有效维 护了人类的健康 17.下列表述完全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源于民间,人们用柳树叶汁或柳树皮来镇痛和退热是其 最原始的疗效体现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很多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 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获得患者的欢迎。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 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 160 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 迅速扩大。 20 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恩里克·卡鲁索一度因为头痛烦恼不已。但在服 用阿司匹林之后,卡鲁索称,阿司匹林是“唯一能够减轻他病痛的药品”。捷克 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把阿司匹林看得更加神奇。他认为,这是“少有的几种能减 轻人生痛苦的药品之一”。 近年,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 1982 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 年美国 2 万多名男性 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死梗发生率降低 44%,掀开 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 价格,1985 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2007 年,美国预防学会将 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 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 年,全世界消耗阿司匹林的药片、胶囊丸、栓剂等数量多达 362.5 亿颗,总重量 高达 1.16 万吨。1997 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 5 万吨,如果做成 500 毫克的片剂 排列起来至少有 100 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8 年澳大利亚的 G . Kune 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 一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 年,一项针对近 8 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 随访长达 24 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 中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摘自《意林》(有删改) 15.下列对“阿司匹林”药效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能降低风湿病患者的体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浮肿。 B.具有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过度凝集。 C.能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等。 D.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可预防癌症,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16.作者借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话,说“阿司匹林是 ‘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对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阿司匹林是人类通过搜集治疗病例,实验研究等科研活动才逐步认识并最终 生产出来的。 B.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还因研究其疗效获得了诺 贝尔医学奖。 C.在人类认识、生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有大量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体现了人 类的科学智慧。 D.阿司匹林用途广泛、疗效显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药物,有效维 护了人类的健康。 17.下列表述完全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源于民间,人们用柳树叶汁或柳树皮来镇痛和退热是其 最原始的疗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