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时的内力称为扭矩,截面上的扭矩一 与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组成平衡力系。 扭矩求解仍然使用截面法 扭转切应力由扭矩产生 +7(x) +T(x) 扭矩正负规定:右手法则
扭转切应力由扭矩产生 ➢扭转时的内力称为扭矩,截面上的扭矩 与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组成平衡力系。 ➢扭矩求解仍然使用截面法 扭矩正负规定:右手法则
外力偶矩与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P(KW) 9549 n(r/min (N.m)
外力偶矩与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T=9549 P(kW) n(r/min)(N.m)
扭矩和扭矩图 主动轮A的输入功率PA=36kW,从动轮B、C、D输出功率分别为 Pe=Pc=11kW,PD=14kW,轴的转速n=300/mn,试传动轴指 定截面的扭矩 :1)由扭矩、功率、转速关系式求得 M MA MA=9459PA/n=9459X36/300=1146N.m EMB=Mc=350N. m: MD=446N. m 2)分别求1-1、2-2、3-3截面上的扭矩 图14-2 即为BC,CA,AD段轴的扭矩(内力)如图 a)、b)、c);均有∑Mx=0得: 3 T1+MB=0 T1=-MB=-350N.m MB+MC+T2=0 T2--MB-MC--700N m MD-T3=0 T3=MD=446N m B Mc 2
扭 矩 和 扭 矩 图 主动轮A的输入功率PA=36kW,从动轮B、C、D输出功率分别为 PB=PC=11kW,PD=14kW,轴的转速n=300r/min.试传动轴指 定截面的扭矩 解:1)由扭矩、功率、转速关系式求得 MA=9459PA/n=9459X36/300=1146N.m MB=MC=350N.m;MD=446N.m 2)分别求1-1、2-2、3-3截面上的扭矩, 即为BC,CA,AD段轴的扭矩(内力)如图 a)、b)、c);均有∑Mx=0 得: T1+MB=0 T1=-MB= -350N.m MB+MC+T2=0 T2=-MB-MC=-700N.m MD-T3=0 T3=MD=446N.m
一扭转切应力分 囗圆轴扭转时的变形特征 目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特征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扭转切应力分析
变形特祈 Before deformation 扭转后圆截面保 持为圆平面, Circles remain 原半径直线仍保 circular 持为直线 Lines become a helix Radial remain st After deformation (b)
变形特征 扭转后圆截面保 持为圆平面, 原半径直线仍保 持为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