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9分) (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嫡亲(di) 草窠 沽名钓誉() 出类拔粹 B.忖度(d) 聒噪 畏葸不前(x) 暴殄天物 C.倔强(jue) 湮没 呕心沥血(u) 枯躁无味 D.汤镬(huo) 凝噎 栩栩如生(x) 瓮牖绳枢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日,一名记者爆出足球名帅瓜迪奥拉将于今夏签约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的 消息。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跟进,种种报道沸反盈天。 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绝不能抱残守缺,要怀着虚心学习 的态度,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 ③大学毕业,倔强的我离开父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慢慢地我明白了,任何 个人的生活都不应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社会休戚相关。 ④搞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要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就坚决不能做煮鹤焚琴之事。 ⑤以朱恒银、高风林为代表的10位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因在工作中求真务实 谨小慎微、精益求精,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想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多出一流成果,就要改 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坚决砍掉繁文缛节和陈规旧章 A.①④⑥B.②③④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为集团始终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创新,积极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B.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目前在机器印刷冲击,人才青黄不接的困扰下, 使得湘绣艺术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C.港珠澳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港珠澳之间的地理距离,进一步推动香港和 内地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D.中国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 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世界的愿望。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本人诚挚地邀请您到寒舍做客,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拨冗光临,不胜感谢。 B.贵处事务繁杂,捋顺不易,若遇难处,但说无妨,鄙人定当鼎力相助 C.惊闻令堂在昨夜不幸仙逝,我深感悲伤,希望您能够节哀,振作起来。 D.承蒙您的赏识,我的小书得以付梓,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出新作恭请斧正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 秦论》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空以身膏野草(《苏 武传》)
河北省唐山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9 分) 一、(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嫡亲(dí) 草窠 沽名钓誉() 出类拔粹 B. 忖度(dù) 聒噪 畏葸不前(x) 暴殄天物 C. 倔强(jué) 湮没 呕心沥血(u) 枯躁无味 D. 汤镬(huò) 凝噎 栩栩如生(x) 瓮牖绳枢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一名记者爆出足球名帅瓜迪奥拉将于今夏签约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的 消息。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跟进,种种报道沸反盈天。 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绝不能抱残守缺,要怀着虚心学习 的态度,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 ③大学毕业,倔强的我离开父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慢慢地我明白了,任何一 个人的生活都不应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社会休戚相关。 ④搞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要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就坚决不能做煮鹤焚琴之事。 ⑤以朱恒银、高凤林为代表的 10 位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因在工作中求真务实、 谨小慎微、精益求精,被评为 2018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想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多出一流成果,就要改 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坚决砍掉繁文缛节和陈规旧章。”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华为集团始终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创新,积极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B.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目前在机器印刷冲击,人才青黄不接的困扰下, 使得湘绣艺术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C. 港珠澳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港珠澳之间的地理距离,进一步推动香港和 内地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D. 中国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 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世界的愿望。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本人诚挚地邀请您到寒舍做客,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拨冗光临,不胜感谢。 B. 贵处事务繁杂,捋顺不易,若遇难处,但说无妨,鄙人定当鼎力相助。 C. 惊闻令堂在昨夜不幸仙逝,我深感悲伤,希望您能够节哀,振作起来。 D. 承蒙您的赏识,我的小书得以付梓,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出新作恭请斧正。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 秦论》) B.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空以身膏野草(《苏 武传》)
C.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传》) 卒廷见相如(《廉颇蔺 相如列传》)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追亡逐北,流血漂橹(《过 秦论》) 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A.何以汝见为(《苏武传》) 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B.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铸以金人十二(《过秦论》 C.句读之不知(《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D.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不积跬步”中“跬步”指极 短的距离。 B.长兄是男子相互间的尊称。长君是对皇帝兄长的尊称,如“前长君为奉车” 中的“长君”。 C.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 日为秋社。 D.后土在古代既可代称大地,又与皇天相对,指地神。如“从祠河东后土”中 “后土”指地神。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 信,重要前提是增进、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理解,由认知 理解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 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这 里的“自知”,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 民革命的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之“知”。 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中国文化的“种子”种植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如何面 向广泛而多样的社会大众,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 设的责任意识,需要我们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 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我们要涵 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即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还要 注重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各领域与层面的融入贯穿,推出生动活泼、活灵活现 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作等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有灵魂有质量的精神 营养;注重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融入贯穿,让价值观念带着泥土 味、烟火气,与人们的期盼追求连在一起 要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文化能力,是一个国家在推进文化繁荣发 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既是其文化发展状况的标示,是其 文化发展的依据,也是其文化自信构成的重要基础。一个文化能力贫困的国家, 不可能在文化的制高点上欣赏万千气象;一个不注重文化能力涵养、厚植的国家, 不可能长久保持文化上的荣光,不可能成为文化旅途上突起的新军。世界文化格 局、文化版图的一切变化、调整,背后的根本因素就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能力
C.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传》) 卒廷见相如(《廉颇蔺 相如列传》) 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过 秦论》) 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 何以汝见为(《苏武传》) 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B.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铸以金人十二(《过秦论》) C. 句读之不知(《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D.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不积跬步”中“跬步”指极 短的距离。 B. 长兄是男子相互间的尊称。长君是对皇帝兄长的尊称,如“前长君为奉车” 中的“长君”。 C. 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 日为秋社。 D. 后土在古代既可代称大地,又与皇天相对,指地神。如“从祠河东后土”中 “后土”指地神。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 信,重要前提是增进、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理解,由认知 理解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 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这 里的“自知”,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 民革命的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之“知”。 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中国文化的“种子”种植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如何面 向广泛而多样的社会大众,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 设的责任意识,需要我们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 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我们要涵 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即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还要 注重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各领域与层面的融入贯穿,推出生动活泼、活灵活现 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作等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有灵魂有质量的精神 营养;注重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融入贯穿,让价值观念带着泥土 味、烟火气,与人们的期盼追求连在一起。 要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文化能力,是一个国家在推进文化繁荣发 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既是其文化发展状况的标示,是其 文化发展的依据,也是其文化自信构成的重要基础。一个文化能力贫困的国家, 不可能在文化的制高点上欣赏万千气象;一个不注重文化能力涵养、厚植的国家, 不可能长久保持文化上的荣光,不可能成为文化旅途上突起的新军。世界文化格 局、文化版图的一切变化、调整,背后的根本因素就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能力
的消长变化。增进文化自信,重要维度即是增进对于自我文化能力的自信。这种 文化上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文化能力的有效建设为现实依托。文化能力建设 的中心任务是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建设。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深化 国民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 真正地摆在谋划、推进文化发展的首要位置 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发展的事实,是思想观念引导、精 神动力构建的最有力的证据。涵养我们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 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依据要在当今时代中国大地上的大变 革大发展中来寻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中,我们党和国家事业 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这种 发展进步的大逻辑中,有文化的逻辑、文化的力量。在我们文化自信的涵养中 应当更加自觉地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更加 清晰地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的文化创造新气象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进与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就能够使我们认同并相 信本民族的文化。 B.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 信的重要前提。 C.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立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传 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知。 D.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述了文化自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然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涵养文化 自信。 B.文章在论述“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时,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 述的。 C.文章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如何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这 论题。 D.文章以中国发展的历史印记证明了涵养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之间的 关系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就能够涵养我们的文 化自信 B.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推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 作。 C.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摆在首 要位置 D.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要求我们涵养文化自 信 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
的消长变化。增进文化自信,重要维度即是增进对于自我文化能力的自信。这种 文化上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文化能力的有效建设为现实依托。文化能力建设 的中心任务是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建设。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深化 国民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 真正地摆在谋划、推进文化发展的首要位置。 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发展的事实,是思想观念引导、精 神动力构建的最有力的证据。涵养我们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 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依据要在当今时代中国大地上的大变 革大发展中来寻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中,我们党和国家事业 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这种 发展进步的大逻辑中,有文化的逻辑、文化的力量。在我们文化自信的涵养中, 应当更加自觉地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更加 清晰地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的文化创造新气象。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进与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就能够使我们认同并相 信本民族的文化。 B. 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 信的重要前提。 C.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立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传 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知。 D.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阐述了文化自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然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涵养文化 自信。 B. 文章在论述“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时,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 述的。 C. 文章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如何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这一 论题。 D. 文章以中国发展的历史印记证明了涵养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之间的 关系。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就能够涵养我们的文 化自信。 B.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推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 作。 C. 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摆在首 要位置。 D. 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要求我们涵养文化自 信。 三、文言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小题
李兴玮,字天玉,湖广巴陵人。弱冠以文藻清拔,推重流辈。应湖广己卯乡举, 为章旷所赏拔,用副榜生贡,入太学。假归,值张敬轩陷岳州,索举贡充伪吏。 兴玮以渔艇走江北,请兵恢复,遇左良玉前部李成名,因邀与同复岳州。已而敬 轩来争,成名兵退。兴玮走,仅以身免。贼擒兴玮父母兄弟宗族凡二十余人,皆 杀之 弘光元年,李鸿基渡江,群贼大掠巴陵,兴玮走湖南依章旷,留参幕府。旷以兴 玮年少儒弱,不习驰驱,请于何腾蛟,檄补临武教谕。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 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临武士民戴兴玮,请即摄令事。兴玮不从,应乡试于衡 州,中丙戌乡举。腾蛟悬临武印固待兴玮者四月,遂题授临武知县,以简淡为邑 民爱戴。 永历元年四月,衡州陷,章旷退屯永州,使人召兴玮,弃城从己军中。兴玮辞曰: “兴玮不欲受民社,而先生强我;既已膺百里之命,则期以颈血溅城头土耳!不 能应先生教也。”督士民婴城守。时湖南北六十余州县,望风靡走,无一守者, 唯临武不下。清兵来攻,乘堙距战,凡五昼夜。清兵佯退,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 伏起,民兵溃败,兴玮被执。送孔有德,令下吏索降。清巡使李茂祖劝诱之。兴 玮大骂曰:“李兴玮铮铮男子,读圣贤书,岂汝辈从悖逆求食者所能诱耶!”茂 祖怒,系之狱。 兴玮未有妻子,唯一髯苍头相随,亦不肯剃发,自请同系。兴玮于狱与闻大成唱 和,作诗数十篇,佚不传。茂祖知不可屈,报有德,杀之。兴玮将赴刑,南向叩 首,已,顾大成曰:“吾与君今日乃得毕此一大事!”遂遇害。其髯苍头自请同 死。刑者以无杀苍头令,不听。苍头夺刀斫杀兴玮者,遂亦见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补临武教谕 檄:檄文 B.固待兴玮者四月 固:坚持 C.督士民婴城守 婴:环绕 D.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 蹑:跟踪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B.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C.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D.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兴玮文勇兼备。李兴玮因为文章写得好,受同辈推崇,尤其被章旷赏识; 在岳州失陷后,自己请求救兵收复岳州 B.李兴玮尽忠职守。李兴玮在做临武县教谕的时候,勇于揭发临武县令的不法 行为,并被临武县士民拥戴为临武县令 C.李兴玮勇于担当。李兴玮在很多州县都弃城而走的情况下,坚持和临武县士 民坚守城池,但终因麻痹大意兵败被俘。 D.李兴玮宁死不屈。李兴玮被俘以后,面对清兵的威逼利诱,始终也没有屈服, 并且痛骂诱降者,最后慷慨赴死。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已膺百里之命,则期以颈血溅城头土耳! (2)岂汝辈从悖逆求食者所能诱耶
李兴玮,字天玉,湖广巴陵人。弱冠以文藻清拔,推重流辈。应湖广己卯乡举, 为章旷所赏拔,用副榜生贡,入太学。假归,值张敬轩陷岳州,索举贡充伪吏。 兴玮以渔艇走江北,请兵恢复,遇左良玉前部李成名,因邀与同复岳州。已而敬 轩来争,成名兵退。兴玮走,仅以身免。贼擒兴玮父母兄弟宗族凡二十余人,皆 杀之。 弘光元年,李鸿基渡江,群贼大掠巴陵,兴玮走湖南依章旷,留参幕府。旷以兴 玮年少儒弱,不习驰驱,请于何腾蛟,檄补临武教谕。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 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临武士民戴兴玮,请即摄令事。兴玮不从,应乡试于衡 州,中丙戌乡举。腾蛟悬临武印固待兴玮者四月,遂题授临武知县,以简淡为邑 民爱戴。 永历元年四月,衡州陷,章旷退屯永州,使人召兴玮,弃城从己军中。兴玮辞曰: “兴玮不欲受民社,而先生强我;既已膺百里之命,则期以颈血溅城头土耳!不 能应先生教也。”督士民婴城守。时湖南北六十余州县,望风靡走,无一守者, 唯临武不下。清兵来攻,乘堙距战,凡五昼夜。清兵佯退,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 伏起,民兵溃败,兴玮被执。送孔有德,令下吏索降。清巡使李茂祖劝诱之。兴 玮大骂曰:“李兴玮铮铮男子,读圣贤书,岂汝辈从悖逆求食者所能诱耶!”茂 祖怒,系之狱。 兴玮未有妻子,唯一髯苍头相随,亦不肯剃发,自请同系。兴玮于狱与闻大成唱 和,作诗数十篇,佚不传。茂祖知不可屈,报有德,杀之。兴玮将赴刑,南向叩 首,已,顾大成曰:“吾与君今日乃得毕此一大事!”遂遇害。其髯苍头自请同 死。刑者以无杀苍头令,不听。苍头夺刀斫杀兴玮者,遂亦见杀。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檄补临武教谕 檄:檄文 B. 固待兴玮者四月 固:坚持 C. 督士民婴城守 婴:环绕 D. 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 蹑:跟踪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B.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C.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D.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兴玮文勇兼备。李兴玮因为文章写得好,受同辈推崇,尤其被章旷赏识; 在岳州失陷后,自己请求救兵收复岳州。 B. 李兴玮尽忠职守。李兴玮在做临武县教谕的时候,勇于揭发临武县令的不法 行为,并被临武县士民拥戴为临武县令。 C. 李兴玮勇于担当。李兴玮在很多州县都弃城而走的情况下,坚持和临武县士 民坚守城池,但终因麻痹大意兵败被俘。 D. 李兴玮宁死不屈。李兴玮被俘以后,面对清兵的威逼利诱,始终也没有屈服, 并且痛骂诱降者,最后慷慨赴死。 14. 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已膺百里之命,则期以颈血溅城头土耳! (2)岂汝辈从悖逆求食者所能诱耶!
第Ⅱ卷(共1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月对驿近寺 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清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注】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已入暮年的诗人乘船出三峡东下归乡,由 于生活困难,不能北归,被迫往南行。朱楼:这里指驿舍。眇眇:形容啼声细小 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深了,由于明月当头,清辉遍洒人间,船上也用不着点起灯烛,皎月入舱, 船中自明。 B.佛寺宝塔、驿站朱楼在月光下静静地安睡着,诗人以静寂之景来表达内心的 平静之情。 C.诗人隐隐听到城楼上传来的乌鸦啼叫声,借着月光能看到江边沙洲上夜宿的 娟娟鹭鸟。 D.诗人以皓首江湖客自比,在月朗声幽的寂寂深夜,江船之上,诗人无眠,钩 帘望月。 16.末句“钩帘独未眠”,诗人“独未眠”的原因都有哪些?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无声”和“江月”衬托琵琶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2)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表达了“谁懂得道理, 谁就是老师”这一观点。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以美人烘 托英雄,更见周瑜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捡漏儿 程宪涛 十年以后,吴征已是鉴宝专家,古玩行业的翘楚,古董界的权威。吴征经常参加 鉴宝秀,出现在电视上、课堂上,或一针见血巧辨真伪,或化腐朽为神奇。但是 最让他引以为豪壮的事,依然是那次捡漏儿。“漏”摆在楠木架上,在各朝历代 器皿中,虽然显得不起眼儿,地位却是举重若轻。 那一年,吴征到河南出差,完成公干后逛古董摊儿。地摊儿上多是仿冒品,他没 指望淘到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最西侧一摊儿上,他发现了这个物件。摊主 五十岁左右,黑黝黝的脸庞,浑身筋骨分明。正面多是一些赝品,角落里蹲着 漏 吴征的心怦怦乱跳,仿佛饿狼要冲出山。吴征把欲望关进笼子,表现得轻松平静 他先拿起一件做旧的砚台,询问价格。摊主回应的价格离谱。吴征又拿起仿制香 炉,摊主说出实情一一是假货。在古董市场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含含糊糊模
第Ⅱ卷(共 1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月对驿近寺 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清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注】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 年),已入暮年的诗人乘船出三峡东下归乡,由 于生活困难,不能北归,被迫往南行。朱楼:这里指驿舍。眇眇:形容啼声细小。 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深了,由于明月当头,清辉遍洒人间,船上也用不着点起灯烛,皎月入舱, 船中自明。 B. 佛寺宝塔、驿站朱楼在月光下静静地安睡着,诗人以静寂之景来表达内心的 平静之情。 C. 诗人隐隐听到城楼上传来的乌鸦啼叫声,借着月光能看到江边沙洲上夜宿的 娟娟鹭鸟。 D. 诗人以皓首江湖客自比,在月朗声幽的寂寂深夜,江船之上,诗人无眠,钩 帘望月。 16. 末句“钩帘独未眠”,诗人“独未眠”的原因都有哪些?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无声”和“江月”衬托琵琶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谁懂得道理, 谁就是老师”这一观点。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烘 托英雄,更见周瑜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1 题。 捡漏儿 程宪涛 十年以后,吴征已是鉴宝专家,古玩行业的翘楚,古董界的权威。吴征经常参加 鉴宝秀,出现在电视上、课堂上,或一针见血巧辨真伪,或化腐朽为神奇。但是, 最让他引以为豪壮的事,依然是那次捡漏儿。“漏”摆在楠木架上,在各朝历代 器皿中,虽然显得不起眼儿,地位却是举重若轻。 那一年,吴征到河南出差,完成公干后逛古董摊儿。地摊儿上多是仿冒品,他没 指望淘到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最西侧一摊儿上,他发现了这个物件。摊主 五十岁左右,黑黝黝的脸庞,浑身筋骨分明。正面多是一些赝品,角落里蹲着 “漏”。 吴征的心怦怦乱跳,仿佛饿狼要冲出山。吴征把欲望关进笼子,表现得轻松平静。 他先拿起一件做旧的砚台,询问价格。摊主回应的价格离谱。吴征又拿起仿制香 炉,摊主说出实情——是假货。在古董市场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含含糊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