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08-1500:00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作者简介:刘放桐,复且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与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现实X关系加以考察这种比口存在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义者主导来从事这项觉地进行这项工作是改学界在这方面做*N新对话会在这方大单200转折点但在反对的关间的联系和特别是马克从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化,由此进一步揭示马中西哲学的关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一、比较研究的含义和由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可以有不同含义。从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说,它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义及与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即现代西方哲学的现实关系加以考察。这种考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这两种哲学理论上的是非对错、价值取向上的优劣、特别是二
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回 顾与前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08-15 00:00文 章 来 源 :《 天 津 社 会 科 学 》2017 年 第 5 期 ; 作者简介:刘放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义及与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现实 关系加以考察。这种比较研究虽早已存在,但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才可能由马克 思主义者主导来从 事这项事业。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 , 真正自觉地进行这项工 作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1980 - 1990 年 代 , 学界在这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 2000 年在上海举行的马哲西哲对话会在这方 面取得了广泛共识,成了我国这种比较研究的转折点。但 对这种比较研究的合法性仍有待进一步达成共识,在反对 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化倾向与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 系问题还需进一步澄清 , 对理清西方各派哲学之间的联系和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现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特别是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和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当代的 转型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化,由此 进一步揭示马中西哲学的 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一、比较研究的含义和由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可以有不同含义。从维护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说,它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义及与其 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即现代西方哲学的现实关系加以考察。这种考察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对这两种哲学理论上的是非对错、价值取向上的优劣、特别是二
者在实践可行性上的高低等方面的评判。这种评判要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从而防止左和右等方式的扭曲。左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名义下笼统地对现代西方哲学全盘否定。由于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做了教条主义的理解背离了其与发展着的客观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抛弃了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此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和批判与在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认识和批判必然南北辙。右的方式往往同样打着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招牌,但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原则区别,不加批判地对现代西方哲学全盘肯定,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现代西方哲学之中。这两种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当代哲学都未能做客观的、具体的分析研究,都脱离了这两种哲学的实际所是,不可能对二者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比较研究,不符合我们从事对这两种哲学的比较研究的目标。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比较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既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信念和立场、划清其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界限;又对处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采取求实态度,深入全面地揭示它们所存在的片面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合理因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由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使其能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排除左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批判方式,又要排除右的、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界限的批判方式。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面对着如何处理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关系的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革命无产阶
者在实践可行性上的高低等方面的评判。这种评判要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 义指导下进行,从而防止左和右等方式的扭曲。 左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名义下笼统地对现 代西方哲学全盘否定。由于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做了教条主义的理解, 背离了其与发展着的客观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抛弃了其与时俱进 的特征,(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此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和 批判与在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认识和批判必然南辕北辙。右 的方式往往同样打着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招牌,但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原则区别,不加批判地对现代西方哲学全盘肯 定,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现代西方哲学之中。这两种方式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当代哲学都未能做客观的、具体的分析研究,都脱离了 这两种哲学的实际所是,不可能对二者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比较研究,不符 合我们从事对这两种哲学的比较研究的目标。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比较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既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信念和立场、划清其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界 限;又对处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采取求实态度,深入全面地揭示它们所存在 的片面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合理因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由此促进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使其能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排除左 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批判方式,又要排除右的、抹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界限的批判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面对着如何处理与同时代的 西方哲学的关系的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革命无产阶
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使命就是对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的一切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为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开辟道路,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严格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自始至终保持了坚定的批判立场。但随着现实的发展,他们的批判方式也会及时采取更为适应的形式。在19世纪中期,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空前激化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欧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处于激烈对抗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这时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同时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采取彻底决裂的立场。马克思对孔德等人和恩格斯对叔本华、朗格等人的批判都没有提及这些人的理论中是否存在合理因素的问题。后来列宁为了揭露俄国工人运动中一些人企图用马赫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对当时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于是对俄国马赫主义的批评也局限于纯粹否定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同时代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否定性批判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此后当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整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并使资本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形式上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及时指出了武装起义不是唯一斗争形式,认为利用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民主等口号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也是重要形式。(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哲学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是如此,不仅要看到对立,也
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使命就是对以资产阶级意识 形态为主的一切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为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开辟道路,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 质上就是一种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严格尊重客观现实的基 础上对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自始至终保持了坚定的批判立场。但随着现 实的发展,他们的批判方式也会及时采取更为适应的形式。 在 19 世纪中期,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空前激化及与之相应的经 济危机的爆发,欧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处于激烈对抗状态,马 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和资本主义制度。这时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同时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采取彻底决裂的立场。马克思对孔德等人和恩格斯对叔本华、朗格等人的批 判都没有提及这些人的理论中是否存在合理因素的问题。后来列宁为了揭 露俄国工人运动中一些人企图用马赫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对当时俄国 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于是对俄国马赫主义的批评也局限于 纯粹否定性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同时代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否定性批判是在特定 的情况下做出的。此后当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 19 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 过自我调整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并使资本主义得到了新的发展,西 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形式上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马克思和恩格 斯都及时指出了武装起义不是唯一斗争形式,认为利用资产阶级所标榜的 自由、民主等口号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也是重要形式。(公众号: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在哲学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是如此,不仅要看到对立,也
要在某些情况下承认统一。马克思对以资产阶级启蒙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美国《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高度肯定就是突出的例证。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心主义可能包含的现实内容也做了明确的肯定,并提出了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患鑫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的论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与意识形态斗争上的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长期以来遭到一些人的左或右的扭曲。在哲学上,右的扭曲主要表现为修正主义,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区别,放弃了反对同时代西方哲学的斗争,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现代西方哲学之中。左的扭曲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一些人无视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变更、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变更对同一时期西方哲学产生的影响中也可能存在积极性的因素,拒绝对这些哲学从事客观和具体的研究,笼统地将其归结为反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哲学,由此将其全盘否定。(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两种扭曲的共同特点是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不能从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包括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与其同时代的现代西方哲学,因而对这两种哲学都没有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可能对这两种哲学从事客观和准确的比较研究。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两种哲学的关系的反思而出现和发展的。国内外学界的情况大体上都是如此。我个人就是这样同我国哲学界一道开展这种研究的。二、比较研究的准备历程
要在某些情况下承认统一。马克思对以资产阶级启蒙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美 国《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高度肯定就是突出的例证。列宁 在《哲学笔记》中对唯心主义可能包含的现实内容也做了明确的肯定,并提 出了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的论断。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与意识形态斗争上的 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长期以来遭到一些人的左或右的扭曲。在哲学上,右 的扭曲主要表现为修正主义,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 区别,放弃了反对同时代西方哲学的斗争,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现代 西方哲学之中。左的扭曲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一些人无视 19 世纪下半期 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变更、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变更对同一时期 西方哲学产生的影响中也可能存在积极性的因素,拒绝对这些哲学从事客 观和具体的研究,笼统地将其归结为反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哲学,由此将其全 盘否定。(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两种扭曲的共同特点是都背离 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不能从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包括自然科 学)的发展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与其同时代的现代西方哲学,因而对 这两种哲学都没有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可能对这两 种哲学从事客观和准确的比较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马克思主义 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两种哲学的关系 的反思而出现和发展的。国内外学界的情况大体上都是如此。我个人就是这 样同我国哲学界一道开展这种研究的。 二、比较研究的准备历程
从清未民初开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和同时代的各种西方哲学思潮都先后传入中国。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从那时起就已经发生了。但是,只有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才可能由马克思主义者主导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几十年意识形态领域除了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外,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占据了支配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发动了一系列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运动,它们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预期的作用,特别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当时未能引导学者们严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左的片面性愈演愈烈,以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正是由于受到左的片面性的影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时期内,在正确强调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导地位的同时,对与其处于同时代的西方现当代哲学很少做客观求实的研究。由于笼统地把日中国遗留下来的大学哲学系当作传播资产阶级反动哲学的温床,1952年撤销了北京大学以外的全国各大学哲学系。1955年发动的对胡适实用主义的批判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全面简单否定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作用。(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956年党的“八大”后一些大学的哲学系先后重建,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一度被公认为应当研究。但不久又重新被归结为反动哲学而实际上成为研究禁区。除了当作供批判需要的反面材料而出版了少量有关论著和批判文章外,对现代西方哲学很少有真正客观求实的研
从清末民初开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和同时代的 各种西方哲学思潮都先后传入中国。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从那 时起就已经发生了。但是,只有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 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才可能由马克思主义者主导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几十年意 识形态领域除了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外,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占据了支配地 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 党适时地发动了一系列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运动,它们在较大程度上 起到了预期的作用,特别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但是,由 于当时未能引导学者们严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左的片面 性愈演愈烈,以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正是由于受到左的片面性的影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 放近三十年的时期内,在正确强调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导地位的同时,对 与其处于同时代的西方现当代哲学很少做客观求实的研究。由于笼统地把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大学哲学系当作传播资产阶级反动哲学的温床,1952 年 撤销了北京大学以外的全国各大学哲学系。1955 年发动的对胡适实用主义 的批判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全面简单否定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作用。(公众 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956 年党的“八大”后一些大学的哲学系先后重 建,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一度被公认为应当研究。但不久又重新被归结为 反动哲学而实际上成为研究禁区。除了当作供批判需要的反面材料而出版 了少量有关论著和批判文章外,对现代西方哲学很少有真正客观求实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