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0cm9=C=2.00cm0=10.00cm图4-15-5带间隙的铁芯示意图而铁芯线圈匝数为N,通过电流为1,那么由安培回路定律:(4-15-2)He+H.l.=NI式4-15-2中,H。为闻隙中的磁场强度。一般来说,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不同于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但是在缝很窄的情况下,即正方形铁芯截面的长和宽>>lg,且铁芯中平均磁路长度{>>l,情况,此时B,Ss = BS(4-15-3)式4-15-3中S。是间隙中磁路截面,S为铁芯中磁路截面,在上述条件下,S,~S,所以B=B。即霍耳传感器在间隙中间部位测出的磁感应强度B,就是铁芯中间部位磁感应强度B。又在间隙中(4-15-4)B,= μou,H式4-15-4中,H。为真空磁导率,A,为相对磁导率,在间隙中,u,=1。所以以Hg=Bg/μo,这样,铁芯中磁场强度H与铁芯中磁感应强度B及线圈安培匝数NI满足:He+Bl,=NI(4-15-5)HoB在实际科研测量时,应使待测样品满足He>>l。条件,即线圈的安培匝o数NI保持不变时,平均磁路总长度万须足够大,间隙l尽可能小,这样
图 4-15-5 带间隙的铁芯示意图 而铁芯线圈匝数为 N,通过电流为 I,那么由安培回路定律: + ll gg = NIHH (4-15-2) 式 4-15-2 中, 为闻隙中的磁场强度。一般来说,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不同于 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但是在缝很窄的情况下,即正方形铁芯截面的长和宽 >> ,且铁芯中平均磁路长度 Hg g l l >>l g 情况,此时 gg = BSSB (4-15-3) 式 4-15-3 中 是间隙中磁路截面,S 为铁芯中磁路截面,在上述条件下, ≈ , 所以 。即霍耳传感器在间隙中间部位测出的磁感应强度 ,就是铁芯中 间部位磁感应强度 。又在间隙中 Sg Sg S = BB g Bg B g = μ0μ HB gr (4-15-4) 式 4-15-4 中,μ0 为真空磁导率,μr 为相对磁导率,在间隙中, =1 μr 。所以以 0 = BH gg / μ , 这样,铁芯中磁场强度 H 与铁芯中磁感应强度 及线圈安培匝数 满足: B NI NI B H g g ll =+ μ0 (4-15-5) 在实际科研测量时,应使待测样品满足 Hl >> g Bg l μ0 条件,即线圈的安培匝 数 NI 保持不变时,平均磁路总长度万须足够大,间隙 l g 尽可能小,这样
HNI。如果≤=e不可忽略时,可利用式 4-15-5对初始磁化曲线中H值进行o修正,得出H值准确的结果【实验内容】1.连接线路,将恒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图4-15-1中的双掷开关中间的接线柱相连,将双掷开关的上下接线柱用导线连接(正接线柱与正接线柱相连,负接线柱与负接线柱相连)。调节调零旋钮,将磁感应强度调为零。2.将励磁电流增大到600mA,并逐渐减小电流值至0mA,记录磁感应强度B,。用数字式特斯拉计测量样品间隙中剩磁的磁感应强度B,与位置x的关系,求得间隙中磁感应强度B,的均匀区。3.测量样品的起始磁化曲线(1)测量前先对样品进行退磁处理。将磁化电流不断反向,且幅值由最大值逐渐减小至零,最终使样品的剩磁Br为零。即电流值由0增至600mA再逐渐减小至0,然后双刀开关换为反向,电流由0增至500mA,再由500mA调至零,这样磁化电流不断反向,最大电流值每次减小100mA,当剩磁减小到100mT,每次最大电流减小量改为10mA,最后将剩磁消除。(2)然后测量B一H关系曲线,形如图4-15-2中曲线OabQ。将电流值从0mA开始逐渐增加,读出与之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值B,将其记录在表4-15-2中。直至当增加电流到某一直时,在继续增加励磁电流,磁感应强度B增加十分缓慢,此时对应的电流值记为1m。(3)利用坐标纸画B~H的图。4.测量磁滞回线(1)测量磁滞回线前首先要进行磁锻炼由初始磁化曲线可以得到B增加得十分缓慢时,磁化线圈通过的电流值Im。然后保持此电流Im不变,把双刀换向开关来回拨动50-100次,进行磁锻炼。(开关拉动时,应使触点从接触到断开的时间长些。(2)测量磁滞回线,使电流经历Im→0-Im>0一Im的变化过程,并记录下与之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值B
≈ NIH 。如果 g Bg l μ0 不可忽略时,可利用式 4-15-5 对初始磁化曲线中 H 值进行 修正,得出 H 值准确的结果 【实验内容】 1.连接线路,将恒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图 4-15-1 中的双掷开关中间的接线 柱相连,将双掷开关的上下接线柱用导线连接(正接线柱与正接线柱相连,负接 线柱与负接线柱相连)。调节调零旋钮,将磁感应强度调为零。 2.将励磁电流增大到 600mA,并逐渐减小电流值至 0mA,记录磁感应强度 。用数字式特斯拉计测量样品间隙中剩磁的磁感应强度 与位置 x 的关系, 求得间隙中磁感应强度 的均匀区。 Br Br Br 3.测量样品的起始磁化曲线 (1)测量前先对样品进行退磁处理。将磁化电流不断反向,且幅值由最大 值逐渐减小至零,最终使样品的剩磁 Br 为零。即电流值由 0 增至 600mA 再逐渐 减小至 0,然后双刀开关换为反向,电流由 0 增至 500mA,再由 500mA 调至零, 这样磁化电流不断反向,最大电流值每次减小 100mA,当剩磁减小到 100mT, 每次最大电流减小量改为 10mA,最后将剩磁消除。 (2)然后测量B—H关系曲线,形如图 4-15-2 中曲线OabQ。将电流值从 0mA 开始逐渐增加,读出与之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值B,将其记录在表 4-15-2 中。直至 当增加电流到某一直时,在继续增加励磁电流,磁感应强度B增加十分缓慢,此 时对应的电流值记为Im。 (3)利用坐标纸画 B~H 的图。 4.测量磁滞回线 (1)测量磁滞回线前首先要进行磁锻炼。 由初始磁化曲线可以得到B增加得十分缓慢时,磁化线圈通过的电流值Im。 然后保持此电流Im不变,把双刀换向开关来回拨动 50-100 次,进行磁锻炼。 (开 关拉动时,应使触点从接触到断开的时间长些。 (2)测量磁滞回线,使电流经历Im→0→-Im→0→Im的变化过程,并记录下 与之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