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6日 2006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谷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与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麟选(1n)笑靥(ye)踟蹰不前(zh)间不容发(jian) B.睥睨(ni) 商榷(que)销声匿迹(ni)身陷囹圄(yu) C.辑私(j)奢靡(m)披肝沥胆(1)毁家纾难(shu) D.剽悍(biao)联袂(mei)湮没无闻(yan)命途多舛( chuan)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看病难,看病贵”只是医疗体制矛盾暴露出来的 只有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才能根治这一沉疴 舍此别无他途。 ②近日,公安部门借助高科技手段侦破了一起网络诈骗案,在铁证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认罪 ③在抗癌明星座谈会上张老汉很自豪地说 得病十几年了,我的身子骨还很硬朗。” A.假象服法虽说 B.表象服法虽说 C.表象伏法即便 D.假象伏法虽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季节里,小镇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秀色可餐 B.比起超人、蜘蛛侠等可望而不可及的超级英雄来说,蝙蝠侠的“平民岀身”更贴近百姓的欣赏心理 C.昨天,学校请来北京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呀! D.巴金老人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个文人的楷模。巴老一生倡导“真”,不仅在作品中认真表现“真”,而且在 文试题(A)第1页共(14)页
语文试题(A)第 1 页共(14)页 *2006 年 3 月 16 日 2006 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 1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与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麟.选(lín) 笑靥.(yè) 踟.蹰不前(zhī) 间.不容发(jiān) B.睥睨.(nì) 商榷.(què) 销声匿.迹(nì) 身陷囹圄.(yŭ) C.辑.私(jī) 奢靡.(mĭ) 披肝沥.胆(lì) 毁家纾.难(shū) D.剽.悍(biāo) 联袂.(mèi) 湮.没无闻(yān) 命途多舛.(chuăn)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看病难,看病贵”只是医疗体制矛盾暴露出来的 ,只有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才能根治这一沉疴, 舍此别无他途。 ②近日,公安部门借助高科技手段侦破了一起网络诈骗案,在铁证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认罪 。 ③在抗癌明星座谈会上张老汉很自豪地说:“ 得病十几年了,我的身子骨还很硬朗。” A. 假象 服法 虽说 B.表象 服法 虽说 C.表象 伏法 即便 D.假象 伏法 虽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季节里,小镇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秀色可餐 ....。 B.比起超人、蜘蛛侠等可望而不可及 ......的超级英雄来说,蝙蝠侠的“平民出身”更贴近百姓的欣赏心理。 C.昨天,学校请来北京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呀! D.巴金老人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个文人的楷模。巴老一生倡导“真”,不仅在作品中认真表现“真”,而且在
生活中也’一直身体力行着“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发展新一代民用和家用洗涤剂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B.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大教育投人,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更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C.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与宝岛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在语言、民俗等很多方面都与台湾有着最亲近的 血脉联系 D.舆论认为:如果说学校在人的教育上最缺乏什么,那就是培养并认同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 是由环境造成的。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环境的实际影响较小。只有在20世纪极短的 时光瞬间中,人类才获得了有效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 环境敢可恃妁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 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 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通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 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 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 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圃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洽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 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中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 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 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一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 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 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时间一一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 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如今辐射已不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 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矿物质 它们还有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语文试题(A)第2页共(14)页
语文试题(A)第 2 页共(14)页 生活中也’一直身体力行 ....着“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发展新一代民用和家用洗涤剂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B.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大教育投人,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更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C.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与宝岛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在语言、民俗等很多方面都与台湾有着最亲近的 血脉联系。 D.舆论认为:如果说学校在人的教育上最缺乏什么,那就是培养并认同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育。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 是由环境造成的。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环境的实际影响较小。只有在 20 世纪极短的 时光瞬间中,人类才获得了有效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 环境敢可恃妁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 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 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通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 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 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 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 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圃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洽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 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中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 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 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 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 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 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如今辐射已不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 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矿物质, 它们还有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现在看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则较小 B.污染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基本上不可逆转,因此它存在于生物生存的世界和生物组织中 C.随着环境的普遍污染,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D.人类制造环境污染之后,又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但人们对此表现出无所谓的心态 6.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的一项是 A.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口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辗转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 B.被施用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 C.随溪流冒岀地表的化学污染,在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下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 D.化学药品污染原本纯净可饮用的井水,给那些饮用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7.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人类的有效力量己大大地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B.人类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是人类最愚蠢的行为。 C.人类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的急剧变化,必然使现代人们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D.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使现代世界的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辐射危险。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惧祸 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平?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乃问于大师、少师, 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今殷若涉水无津涯。如之何?”,太师 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箕子者,纣亲戚也。 纣始为象箸,箕予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 不可振也。”纣为淫浃[注],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 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王子比干者, 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 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 过,子三诛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遂行。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殷民闻之 皆为流涕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诔而死,殷有三仁焉’” 语文试题(A)第3页共(14)页
语文试题(A)第 3 页共(14)页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现在看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则较小。 B.污染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基本上不可逆转,因此它存在于生物生存的世界和生物组织中。 C.随着环境的普遍污染,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D.人类制造环境污染之后,又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但人们对此表现出无所谓的心态。 6.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的一项是 A.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口 90 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辗转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 B.被施用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 C.随溪流冒出地表的化学污染,在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下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 D.化学药品污染原本纯净可饮用的井水,给那些饮用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7.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人类的有效力量已大大地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B.人类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是人类最愚蠢的行为。 C.人类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的急剧变化,必然使现代人们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D.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使现代世界的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辐射危险。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惧祸 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平?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乃问于大师、少师, 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今殷若涉水无津涯。如之何?”,太师 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箕子者,纣亲戚也。 纣始为象箸,箕予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 不可振也。”纣为淫浃[注],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 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王子比干者, 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 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 过,子三诛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遂行。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殷民闻之, 皆为流涕。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诔而死,殷有三仁焉’
(《史记·宋微子世家》) [注]泱(少),放纵。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遂隐而鼓琴以目悲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①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①殷有三仁焉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纣王在位时朝政黑暗的一组是 ①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 ②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③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④隐而鼓琴以自悲 ⑤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⑥宫室毁坏,生禾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子对纣王昏庸、政治腐败的状况十分担忧,而纣王自以为帝王之命是上天赐予的,对微子的多次劝谏置 若罔闻。太师劝微子为治国而暂时离开 B.箕子在纣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时,便敏锐地看到这种做法不加制止,将会使国家面临危机。殷朝灭亡后,他 以《麦黍之诗》来抒发深沉的感伤之情。 C.王子比干认为君主有了过失,做臣子的应以死谏争,否则百姓将受害,而百姓是没有罪过的。他直言劝谏 纣王,竟被纣王残忍地杀害。 D.微子离去,箕子成了奴隶,比干直谏而死。在孔子看来,虽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都是仁者。司马 迁实际上认同了孔子的这个评价 语文试题(A)第4页共(14)页
语文试题(A)第 4 页共(14)页 (《史记·宋微子世家》) [注]泱(少),放纵。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 ①遂隐而鼓琴以.目悲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 ①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①殷有三仁焉.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纣王在位时朝政黑暗的一组是 ①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 ②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③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 ④隐而鼓琴以自悲 ⑤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⑥宫室毁坏,生禾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子对纣王昏庸、政治腐败的状况十分担忧,而纣王自以为帝王之命是上天赐予的,对微子的多次劝谏置 若罔闻。太师劝微子为治国而暂时离开。 B.箕子在纣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时,便敏锐地看到这种做法不加制止,将会使国家面临危机。殷朝灭亡后,他 以《麦黍之诗》来抒发深沉的感伤之情。 C.王子比干认为君主有了过失,做臣子的应以死谏争,否则百姓将受害,而百姓是没有罪过的。他直言劝谏 纣王,竟被纣王残忍地杀害。 D.微子离去,箕子成了奴隶,比干直谏而死。在孔子看来,虽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都是仁者。司马 迁实际上认同了孔子的这个评价
*2006年3月16日 2006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5-12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3分) (2)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4分) (3)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镕叶满庭莺乱啼。 (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3分) (2)就诗而言,诗思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请从“情”和“境”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分) 语文试题(A)第5页共(14)页
语文试题(A)第 5 页共(14)页 *2006 年 3 月 16 日 2006 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 5-12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 分) 11.把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3 分) 译文: (2)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4 分) 译文: (3)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3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镕叶满庭莺乱啼。 (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3 分) 答: (2)就诗而言,诗思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请从“情”和“境”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