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矜持(n)掩映(yeng)稍纵即逝(j1) B.浣妆(huan)肆虐(nue)弄巧成拙(zhuo) C.砭骨(bian)潸然(Shan)拈轻怕重(nian D.裨益(bi)参差(cen) 转弯抹角(mo 2.请用横线画出每个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 脍灸人口眼花嘹乱失志不移大相径廷 3.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指肢体麻 木,感觉不灵) B.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 至数十百千万只不同种类的水鸟呢?(晋代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 好的社会) C.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 另有一种情趣。(课文里是指有些古朴风格的褐绿色)
丁 2006—2007 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和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矜.持 (jīn) 掩映.(yèng) 稍纵即.逝 (jí) B.浣.妆 (huàn) 肆虐. (nüè) 弄巧成拙. (zhuó) C.砭.骨 (biǎn) 潸.然 (shān) 拈.轻怕重 (niān) D.裨.益 (bì) 参.差 (cēn) 转弯抹.角 (mò) 2.请用横线画出每个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 分) 脍灸人口 眼花嘹乱 失志不移 大相径廷 3.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里指肢体麻 木,感觉不灵) B.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 至数十百千万只不同种类的水鸟呢?(晋代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 好的社会) C.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 ....的石岩, 另有一种情趣。(课文里是指有些古朴风格的褐绿色)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 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文中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4.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 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的人,一个的 人,一个 的人。 ①有益于人民②有道德③纯粹④高尚⑤脱离了低级超 A.③④②⑤①B.④③②⑤①C.④③②①⑤D.③④②①⑤ 5.总有一些书籍让我们心驰神往。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典型的人物和情节 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风雪山神庙”“三打祝 家庄”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2 6.诗文默写填空。(5分) 影布石上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3)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与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这种情 况,我们往往用陆游的 ”来比喻 7.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是说他的诗表面平 淡却韵味悠长。请以《过故人庄》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盂 浩然诗的这一特点。(2分) 8.口语交际活动。(4分) 你班举行了一次“交流格言”的口语交际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举,你是这次活动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 ....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 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文中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4.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 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 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 人,一个 的人。 ①有益于人民 ②有道德 ③纯粹 ④高尚 ⑤脱离了低级超 A.③④②⑤① B.④③②⑤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5.总有一些书籍让我们心驰神往。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典型的人物和情节 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倒拔垂杨柳”、“景阳冈打虎”、“风雪山神庙”、“三打祝 家庄”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 、 、 。(2 分) 6.诗文默写填空。(5 分) (1) ,影布石上, 。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3)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与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这种情 况,我们往往用陆游的“ , ”来比喻。 7.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是说他的诗表面平 淡却韵味悠长。请以《过故人庄》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盂 浩然诗的这一特点。(2 分) 8.口语交际活动。(4 分) 你班举行了一次“交流格言”的口语交际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举,你是这次活动
的主持人。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30-40字之间)(2 分) (2)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③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童第周 ④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另一个缺点。一—伊索 ⑤不是时间绞杀天才,而是天才战胜时间。——别林斯基 ⑥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一老舍 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_条,因为:( )。(1分) (3)你在课外也一定阅读过不少格言,请你从“求知”、“珍借时间”、“热爱读书”中 选择一个方面,另写一条你喜欢的格言。(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 列。(1分)
的主持人。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30-40 字之间)(2 分) (2)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③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童第周 ④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另一个缺点。——伊索 ⑤不是时间绞杀天才,而是天才战胜时间。——别林斯基 ⑥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 条,因为:( )。(1 分) (3)你在课外也一定阅读过不少格言,请你从“求知”、“珍惜时间”、“热爱读书”中 选择一个方面,另写一条你喜欢的格言。(1 分) 二、阅读理解 (4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2 题。(10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 列。(1 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2.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优美的意境,请你说 说作者在其中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 底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点镇被飘动的雨笼罩着有桥和星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 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 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 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 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 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 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杄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 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 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3.选文写了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情景与感受。用原文语句回答,这两次游周庄分别给作 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相与..步于中庭(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2.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优美的意境,请你说 说作者在其中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7 题。(15 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 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 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 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 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 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 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 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 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 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3.选文写了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情景与感受。用原文语句回答,这两次游周庄分别给作 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分)
14.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 描绘了周庄的古雅幽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请指岀选文画横线的句子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 写,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5.细细品读文中画浪线的语句,请你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6.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请你展开联想,另选写作对象,仿写一句话。(3分) 例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疊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仿句: 17.联系全文,请你谈一谈《周庄水韵》与《巴东三峡》在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5分) 最大的创新工程 写在三块大坝基本建成之际 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达到了185米的设计高程,标志三峡大坝基本建成。大 坝很快就要接受高位蓄水的考验
14.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 描绘了周庄的古雅幽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请指出选文画横线的句子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 写,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 分) 15.细细品读文中画浪线的语句,请你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16.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请你展开联想,另选写作对象,仿写一句话。(3 分) 例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仿句: 17.联系全文,请你谈一谈《周庄水韵》与《巴东三峡》在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4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8—22 题。(15 分) 最大的创新工程 ——写在三块大坝基本建成之际 5 月 20 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达到了 185 米的设计高程,标志三峡大坝基本建成。大 坝很快就要接受高位蓄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