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娄底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B.鉴别增强 C.鉴别增进 (命题:娄底二中曾玉辉) D.甄别增强洞察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一至三大题)和非选择题(四至七大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A.2005年10月12日9时,随着点火的口令声,火箭在震耳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欲萓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六号″飞船和航天员费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组是 龙、聂海胜急速地向太空飞去 A熨帖⑩yun)龟裂〔jun)呱呱坠地(gu)博闻强识(zhi) B.漂白φpiao刚劲(jn)荷枪实弹he)心广体胖(pan) B.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淸朝统治者仍然沉迷于中国历史上以 夏变夷”的旧日春梦中,致使清朝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很快成 C征候(hou)女红 (gong)否极泰来(p)流言飞语(fei) 为明日黄花。 D拓本(ta)呜咽ye)信手拈来(nian宏篇巨制(hong) C.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戋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组是 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①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 D.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 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 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旨在深化中俄互信 彼此友谊促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进交流合作提高两军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 A.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髙的山峰,作为世群山之首,屹ⅵ在 ③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人情世故,与群众同呼 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造成的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中 ,共命运,才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B.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鱼”,教不得法;带着学生 A.甄别增进洞悉 走向知识,这是“授人以渔”,金针度人
1 2006 年湖南娄底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娄底二中曾玉辉)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一至三大题)和非选择题(四至七大题) 两部分。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帖(yùn) 龟.裂(jūn) 呱.呱坠地(gū) 博闻强识.(zhì) B.漂.白(piǎo)刚劲.(jìn) 荷.枪实弹(hè) 心广体胖.(pán) C.征候.(hòu) 女红.(gōng)否.极泰来(pǐ) 流言飞.语(fēi) D.拓.本(tà) 呜咽.(yè) 信手拈.来(niān)宏.篇巨制(hóng)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 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旨在深化中俄互信, 彼此友谊,促 进交流合作,提高两军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 ③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 人情世故,与群众同呼 吸,共命运,才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A.甄别 增进 洞悉 B.鉴别 增强 洞悉 C.鉴别 增进 洞察 D.甄别 增强 洞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随着点火的口令声,火箭在震耳.. 欲聋..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六号”飞船和航天员费俊 龙、聂海胜急速地向太空飞去。 B.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清朝统治者仍然沉迷于中国历史上“以 夏变夷”的旧日春梦中,致使清朝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很快成 为明日黄花 ....。 C.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 ....,记者得 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D.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 ...., 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句是 A.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作为世界群山之首,屹立在 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造成的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中。 B.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鱼”,教不得法;带着学生 走向知识,这是“授人以渔”,金针度人
C.一个国家千干万万青少年被几个所谓的“超女”搅得如痴如狂, 边缘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地方。边缘是人们涉足較少的地方。 这绝对不是好兆头,对处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遏制下的我 这里充满了末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就充满了更多 们这样的民族,尤其不妙。 的希望与机遇。这是一个最可能取得丰硕成果,最可能获得巨大成 D高校扩招后,一些高中对整个录取比例不那么看重了,拼命 功的地方。当年的量子力学就是由一些年轻人在边缘理论科学领域 追求考上重点大学,更有甚者只比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 同心协力建立起来的,以至后来丘吉尔首相回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 二、(12分,每题3分) 史都赞叹道,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几个人,却做出了如此巨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的贡献。正如比利时著名湍流学家茹厄斯所说“新事物总是被非专 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 家发现的"。这表明,在边缘领域获得成功,也许首要条件并不是渊 科学往往是在各种学科交叉之处展现了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博的知识。在这块缺少依托、颇风险的地方更需要的是过人的胆 里常常是科学的生长点,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恩格斯在《自然辩 识,灵透的悟性,独立解决难题的能力。有时还需要点习惯边缘孤 证法》中就说过:“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物理学家和 寂的耐力。热衷于开拓事业的人应当重视边缘。 化学家都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然而就正应当在这点上期待最大的成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与交通日渐畅达,在高科技时代, 果。”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不在金黄色火焰中心那最亮的部分,边缘与中心的反差也在不断淡化。互联网络、卫星通讯使得即使身 而是在它的外缘—那颜色最淡,略带蓝色的最外层才是最热的地 处深山野谷也能与大城市享有同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洲际导弹、巡 航导弹、侦察卫星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的前线、后方、大后方概念 物种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这些交叉的边缘品种可以同时拥有 发达的商业能做到沿海地区与边远省份几乎同时上市最新产品。学 父体与母体双方的优势。学贯中西,跨越两大文化领域的中介学者 科之间自觉地融合、嫁接常能中心开花,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虽 思想最活跃,学术建树、学术影响也最大。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各 然某些传统边界概念在消解,但只要事物在发展就必然会衍生出新 省交界地域,如“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 的
2 C.一个国家千千万万青少年被几个所谓的“超女”搅得如痴如狂, 这绝对不是好兆头,对处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遏制下的我 们这样的民族,尤其不妙。 D.高校扩招后,一些高中对整个录取比例不那么看重了,拼命 追求考上重点大学,更有甚者只比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 科学往往是在各种学科交叉之处展现了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 里常常是科学的生长点,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恩格斯在《自然辩 证法》中就说过:“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物理学家和 化学家都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然而就正应当在这点上期待最大的成 果。”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不在金黄色火焰中心那最亮的部分, 而是在它的外缘——那颜色最淡,略带蓝色的最外层才是最热的地 方。 物种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这些交叉的边缘品种可以同时拥有 父体与母体双方的优势。学贯中西,跨越两大文化领域的中介学者 思想最活跃,学术建树、学术影响也最大。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各 省交界地域,如“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 边缘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地方。边缘是人们涉足较少的地方。 这里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就充满了更多 的希望与机遇。这是一个最可能取得丰硕成果,最可能获得巨大成 功的地方。当年的量子力学就是由一些年轻人在边缘理论科学领域 同心协力建立起来的,以至后来丘吉尔首相回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 史都赞叹道,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几个人,却做出了如此巨大 的贡献。正如比利时著名湍流学家茹厄斯所说“新事物总是被非专 家发现的”。这表明,在边缘领域获得成功,也许首要条件并不是渊 博的知识 。在这块缺少依托、颇具风险的地方更需要的是过人的胆 识,灵透的悟性,独立解决难题的能力。有时还需要点习惯边缘孤 寂的耐力。热衷于开拓事业的人应当重视边缘。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与交通日渐畅达,在高科技时代, 边缘与中心的反差也在不断淡化。互联网络、卫星通讯使得即使身 处深山野谷也能与大城市享有同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洲际导弹、巡 航导弹、侦察卫星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的前线、后方、大后方概念; 发达的商业能做到沿海地区与边远省份几乎同时上市最新产品。学 科之间自觉地融合、嫁接常能中心开花,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 。虽 然某些传统边界概念在消解,但只要事物在发展就必然会衍生出新 的边缘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中心延伸出边缘,而边缘又会成长 C即使是不具有渊博知识的“非专家”也能在边缘有所成就。 为新的中心。当年的量子论、相对论,如今已由学术边缘成为学科 D.与中心地带相比,在边缘地带创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中心了。在中国,当年的“边区政府”也早就成了“中央人民政府”。 8.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事物的发展有时会表现为边缘与中心的对立统一。谁不掌握“"中心 A边缘会成长为新的中心,中心也会沦为新的边绿。 谁就会失掉今天;然而谁若忽视“边缘”,谁就会失去光辉灿烂的 B边缘领域希望与风险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明天 C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并不会改变边缘的重要性 5.下列有关“边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可以预料,新的边缘学科将来仍会大量出现。 A从自然科学到人类社会到处都存在着"边缘"。 三、(12分,每小题3分) B.所谓“边缘”,是与事物的“中心”相对而言的。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C.“"边缘”就是事物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陆襄字师卿,召受著作佐郎。后昭吚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 D.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边缘”的内涵也不断变化。 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 6.对文末画线语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每月常造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尝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 A明天的“边缘”就是今天的“中心"。 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 B既要掌握“中心”,更要重视“边缘” 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C既要珍惜今天,也要把握明天。 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己,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 D掌握了“中心″就掌握了今天,抓住了“边缘”就抓住了明天。 太子忧之,日造使诫喻。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 对“边缘特别值得重视”的原因,分析怡恰当的一项是 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聒(er),又于地中得石玺 A学术建树、学术影响最大的学者都是边缘领域的中介学者。 窃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 B.在边缘领域,用很短的时间和不多的人就能做出巨大贡献 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显元年,署置官属。其党转相惑,有
3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中心延伸出边缘,而边缘又会成长 为新的中心。当年的量子论、相对论,如今已由学术边缘成为学科 中心了。在中国,当年的“边区政府”也早就成了“中央人民政府”。 事物的发展有时会表现为边缘与中心的对立统一。谁不掌握“中心”, 谁就会失掉今天 ;然而谁若忽视“边缘”,谁就会失去光辉灿烂的 明天 。 5. 下列有关“边缘”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从自然科学到人类社会,到处都存在着"边缘"。 B.所谓“边缘”,是与事物的“中心”相对而言的。 C.“边缘”就是事物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D.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边缘”的内涵也不断变化。 6. 对文末画线语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天的“边缘”就是今天的“中心”。 B.既要掌握“中心”,更要重视“边缘” C.既要珍惜今天,也要把握明天。 D.掌握了“中心”就掌握了今天,抓住了“边缘”就抓住了明天。 7. 对“边缘特别值得重视”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学术建树、学术影响最大的学者都是边缘领域的中介学者。 B.在边缘领域,用很短的时间和不多的人就能做出巨大贡献。 C .即使是不具有渊博知识的“非专家”也能在边缘有所成就。 D. 与中心地带相比,在边缘地带创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8. 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边缘会成长为新的中心,中心也会沦为新的边缘。 B.边缘领域希望与风险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C.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并不会改变边缘的重要性。 D.可以预料,新的边缘学科将来仍会大量出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陆襄字师卿,召受著作佐郎。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 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 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尝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 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 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 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 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毦(ěr),又于地中得石玺, 窃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 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显元年,署置官属。其党转相诳惑,有
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 B.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获琮。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萇实。 但和言解喻之 但见悲乌号古木 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 D酒罢同载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人无横死赖陆君。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 A.陆襄字师卿,召受著作佐郎 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 B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 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 C先因忿争,遂相诬告 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现等四百二十人阙拜表,陈 D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裹,襄固乞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襄弱冠遭家祸③,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 A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 不言杀害五十年。(选自《南史》卷四,有删节) 交往,并每月亲自到陆襄家中拜望陆母。 注:①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逕光所杀一事。 B鲜于琮借神仙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此早有防备,最终打败贼人,生擒贼首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残孽余党的过程中,陆襄一心为公,明察善 B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恶,他的公正淸廉,贏得了百姓的赞扬。 C守宰案其党与 案:惩处,治….! 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 D陈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而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四、(21分) A.时以襄孝感所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4 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 获琮。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 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 人无横死赖陆君。”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 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 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 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现等四百二十人阙拜表,陈 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襄弱冠遭家祸①,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 不言杀害五十年。(选自《南史》卷四,有删节) 注:①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遥光所杀一事。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B.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C.守宰案.其党与 案:惩处,治……罪 D.陈.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时以.襄孝感所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C.但.和言解喻之 但.见悲鸟号古木 D.酒罢同载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陆襄字师卿,召受著作..佐郎 B.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 C.先因忿争,遂相诬告.. D.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 交往,并每月亲自到陆襄家中拜望陆母。 B.鲜于琮借神仙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 对此早有防备,最终打败贼人,生擒贼首。 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残孽余党的过程中,陆襄一心为公,明察善 恶,他的公正清廉,赢得了百姓的赞扬。 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 罚,而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辛勤劳作生活的同情,王诗 2如以散文体改写翁诗开头两句,大致可以这样写:初夏的山 (2)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 村,树木葱茏,绿满山野,白水满川;迷蒙的细雨中,杜鹃声声 试以散文体改写一下王诗的开头两句 (3)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 译文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是示,完成赏析。(6分) (1)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乡村四月 《诗经卫风氓》) 翁卷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绿遍山原白满天,子规声里雨如烟。 (曹操《短歌行》)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田园乐七首(其六) (4)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王维 (司马迁《屈原列传》)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5)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勃《滕王阁序》 (1)两诗同为田园诗,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图景,流露出作者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但诗人的心境并不完全一样,前诗写的是江南 (杜牧《阿房宫赋》 农村的初夏风光,描述了农人生活的繁忙艰辛,寄予了作者对农人 五(17分)
5 (1)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译文 (2)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 译文 (3)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 译文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天,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田园乐七首(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两诗同为田园诗,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图景,流露出作者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但诗人的心境并不完全一样,前诗写的是江南 农村的初夏风光,描述了农人生活的繁忙艰辛,寄予了作者对农人 辛勤劳作生活的同情,王诗 。 (2)如以散文体改写翁诗开头两句,大致可以这样写:初夏的山 村,树木葱茏,绿满山野,白水满川;迷蒙的细雨中,杜鹃声声。 试以散文体改写一下王诗的开头两句 。 15.古诗文默写(6 分,每小题 1 分) (1)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诗经·卫风·氓》)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3)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4)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屈原列传》) (5)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6) ,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五(1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