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动量传输 第十四讲: 两相动量传输简介 、本课的基本要求 了解气固两相流动的三种状态 了解孔隙度及料块比表面积的概念 3.掌握埃根方程的应用 退出
1 第十四讲: 两相动量传输简介 一、本课的基本要求 ⒈ 了解气固两相流动的三种状态 ⒉ 了解孔隙度及料块比表面积的概念 ⒊ 掌握埃根方程的应用 第一章 动量传输
第一章动量传输 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埃根方程的应用。 难点:埃根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退出
2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埃根方程的应用。 难点:埃根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第一章 动量传输
第一章动量传输 §1.7两相动量传输简介 两相流动:气-液两相,气-固两相共同存在时的流动。 1.7.2气-固两相流动 固相:粒状的固体料块和由料块堆集的散料层,气-固两相流动可视为气体 通过料块或散料层的流动。 举例:炼铁生产过程的下降炉料与上升煤气的流动,喷粉气动输送过程。 1.气-固两相流动的三种状态 重力:G=只g××d3N 浮力:G。=Pg×xd3N 退出
3 §1.7 两相动量传输简介 两相流动:气-液两相,气-固两相共同存在时的流动。 1.7.2 气-固两相流动 固相:粒状的固体料块和由料块堆集的散料层,气-固两相流动可视为气体 通过料块或散料层的流动。 举例:炼铁生产过程的下降炉料与上升煤气的流动,喷粉气 动输送过程。 ⒈ 气-固两相流动的三种状态 第一章 动量传输 浮力: N 3 a d S 6 G g × p = r × 重力: p S N 3 s d S 6 G = r g× ×
第一章动量传输 T 合成下降力G=(p、-p6 N 拖力(对气体而言是阻力F=k.w2d3 G>F料块于气流中下降固定料层流动 炼铁高炉、化铁炉等竖炉(气体在料块孔隙间流过) G=F料块于原位不动 流化料层流动 沸腾状态(料块悬浮于气流中 G<F料块随气流上升 气动输送过程 喷粉脱硫、喷吹 2.固定料层流动(炼铁方向) 目的:求解散料层阻力损失,即气体通过散料层产生的压力降 退出
4 合成下降力 3 a S dS 6 G g p =(r −r) N 拖力(对气体而言是阻力): 2 S 2 d 4 w 2 F k p = r N ⒉ 固定料层流动(炼铁方向) 目的:求解散料层阻力损失,即气体通过散料层产生的压力降。 第一章 动量传输 < = > 喷粉脱硫、高炉喷吹 料块随气流上升 气动输送过程 沸腾状态 料块悬浮于气流中 料块于原位不动 流化料层流动 炼铁高炉、化铁炉等竖炉 气体在料块孔隙间流过 料块于气流中下降 固定料层流动 G F G F G F ( ) ( )
第一章动量传输 方法:管束理论。 (1)埃根方程 先介绍几个有关的定义 4V ①孔隙的当量直径:D (1) v孔隙总体积;S孔隙总表面积。 ②孔隙度: V LAA L.A=A(2) v料层总体积;A孔隙的总截面积;A料层的总截面积; V=V+V→V=V-V=(1-0)V(3) V料块的体积 退出
5 方法:管束理论。 ⑴ 埃根方程 先介绍几个有关的定义: Vb⎯孔隙总体积;S⎯孔隙总表面积。 ① 孔隙的当量直径: S 4V D b = (1) ② 孔隙度: 0 0 0 b A A L A L A V V = = = (2) V0⎯料层总体积;A⎯孔隙的总截面积;A0⎯料层的总截面积; 0 b S S 0 b V0 V = V + V V = V − V = (1−) (3) VS⎯料块的体积。 第一章 动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