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作品分析qushi yu zuopin fenxi例29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最后部分GIp它热情奔放,是狂欢式的舞蹈,速度一路加快,直到快得快要透不过气来。进行曲也有动作的均衡性这一特征,它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阔步前进式的,骑兵式的。我们注意到,在刘天华的《光明行》中就兼有这两种进行曲体裁。还有儿童的玩具进行曲、送葬进行曲等等。例30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始部分Adagio assai231#4.49惠力房?9:康宇这一送葬进行曲是一种心理节奏而不是步伐节奏,它比行路节奏慢得多。主要是心里极度悲哀,好像呼吸和脉搏都要停止了,沉闷压抑得令人有室息之感。例31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阳-山山山
储论OBlii此例也属心理节奏的例子,急促反复的切分节奏型与忧心如焚、连续提出问题的内心独白式节奏一脉相承。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爱国者们难道不正是这种焦急不安的心情吗?例32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EN9F这是描写暴风雨的片段,这里也有风雨声的旋律造型,更值得注意的是节奏特征,在任何一个短促的时间内,都有新的节奏冲进来,如此动乱,不正给人以一丝不得平静的暴风雨节奏感觉吗?我们注意到,在华彦钧的《听松》中出现的连续切分的节奏型,与大风撼动松林时那树干抗争不屈的反弹的脉搏相似,这种以节奏动感描写松涛的手法较一般模拟风声的旋律型更为巧妙。例33舒曼《蝴蝶》第二段-CE舒曼这首根据再·鲍尔的《淘气的年代》构思的作品,用蝴蝶来象征一种从内心深处飞出来的颤抖的激动的心情,就像书中所写的:“人们,我爱你们,爱到痛苦的地步。”音乐中写了舞19
曲式与作品分析qushi yuzuopin fenxi会背景,为不同的主人塑造了形象一一约瑟比乌斯式的诗人、弗洛雷斯坦式的热情青年、克拉拉·舒曼式的少女等等,用分解和弦的上下翻腾象征了蝴蝶的飞翔。要强调的是,所引谱例中的节奏型,以双手交叉的节奏模拟了蝴蝶扑打翅膀的节奏特征,这是一种现实性描写手法。尽管整体说来,蝴蝶只是一种象征的寓言式的比喻。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节奏的周期性都有规律可循,音乐中的节拍也与之相适应。一般说来,二拍子常用于进行曲、舞曲等反映劳动、欢乐、战斗等内容的音乐,三拍子常用于抒情性或舞蹈性的音乐,四拍子常用于宽广庄严的颂歌或气势宏大的进行曲等等。各种复合节拍总是按照内容需要而采取一定的组合。《小百采》中三拍子与两拍子的维合,适应于幼儿哭泣时呼吸短促的周期性。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的舞曲也是五拍子,这使其带有了一定的优郁气质。例34歌剧《江姐》中的《我们人穷志不穷》1茄子开花像灯笼,恭门你们发财我们穷。铜盆(那个)烂了分量在吨,我们人穷门门山门0人穷(那个)志不穷哎,我们人穷志不穷。灵活多变的节奏,适应人物的乐观、风趣、豪爽、机智和蔑视剥削阶级的气概。2·1·6·3调式、调性、和声调式是一定的有组织的乐音体系。这些乐音组织成为相互制约具有主从关系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和调式色彩。其主音的绝对高度的变化就是调性运动。和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做各音级的单音之间的关系的延长和扩大。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和弦之间的关系比各音级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调性之间的关系又是和弦关系的延长和扩大,属于又高了一个层次的乐音体系。打个比方说,在调式中,非主音以主音为中心的运动如果说就像卫星围绕地球为中心而运行,这个运动范围是比较小的,这一体系的层次是比较低的。那么,地球携带着自已的卫星以太阳为中心而运行,后者的运动范围就更大,就是更高层次的体系。20
1绪论三2·1·6·3·1功能性与色彩性不论是调式、和声还是调性的运动,都存在着功能性与色彩性这两个方面,功能性一倾向性运动,色彩性一一明暗变化。作曲家在利用这两种特性的表现力以构成一定的布局,表现一定的意义,我们就说这是作曲家在进行着“音乐思维”。音乐思维的具体表现形态就被称为“音乐语言”,于是就有对“调式语言”“和声语言”“调性语言”(调性布局的表现意义)等进行研究的必要。所谓“功能性”,指的是由于乐音运动的倾向性而产生的刚柔力度变化,换言之,主要是“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需要解决与解决的交替)之间的相互转化。所谓“色彩性”产生于乐音运动中频率比与泛音比的变化所导致的给人以“明暗浓淡”的感觉变化。任何层次的乐音运动都有功能性与色彩性这两个方面。有人说,功能性与色彩性成反比,此强彼弱,此弱彼强。这说法有一定根据。具体说来,四五度关系的和声进行与调性布局侧重于功能性,其色彩性确实是比较弱的。三六度与二七度的和声进行与调性布局侧重于色彩性,其功能倾向性也确实是比较弱的(有人将二七度的和声进行与调性布局称为“戏剧性”的,实质上就是把强烈的色彩性对比称为“戏剧性”,音乐中的“戏剧性”本来就是指“强烈对比”而言的,而不是日常语言中的“故事情节”的意义)。虽然一般情况是如此,但是不能把这一观念绝对化。许多变和弦(比如增六和弦、拿波里和弦、小下属和弦、加变化音的属类和弦等)功能性与色彩性双方都能具有比较强烈的效果。这就是说,矛盾双方的不平衡尽管是常见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也是可能的和存在的。2·1·6·3·2调式色彩调式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与六度音是大音程时,比较明而刚;调式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与六度音是小音程时,比较暗而柔。据此,人们把三度音与六度音的大小,视为大小调式区别的基础。这种明暗、刚柔的特性是由这些音在泛音列中所处位置(距离基音的远近)而固有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是该音与基音所发生的频率比所决定的自然现象。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感觉到大调式较明而刚,小调式较暗而柔。尽管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这不是绝对的,但也确实存在这一相对区别。这可以作为第一层次上的区别。第二层次上的区别则见于调式内部的各种细节差异。这些细节差异主要是由一些特性音程决定的。它们是:弗利几亚二度(弗利几亚小调式中的降Ⅱ级,阴柔性质)、利底亚四度(利底亚大调式中的升IV级,阳刚性质)、洛克利亚五度(洛克利亚小调式中的降V级,阴柔性质)、多利亚六度(多利亚小调式中的升V级,阳刚性质)、混合利底亚七度(混合利底亚大调式中的降七级,阴柔性质)、和声六度(在大调式中引进自然小调式的小六度音,阴柔性质)等。弗利几亚小调可以引进大三度而变为“弗利几亚大调”,从而加强了明而刚的因素。由于升降音级21-
曲式与作品分析qushi yuzuopin fenxi而改变了的音程关系当然也影响到倾向性(小二度的倾向性强,大二度的倾向性弱)如此等等。升高半音的特性音级都带有阳刚性质,降低半音的特性音级都带有阴柔性质。因此,引进一个特性音级对于整个调式必产生一定影响。加升IV级的大调式比普通大调式更具阳刚性质,降Ⅱ级的小调式比一般小调式更为阴柔。一个调式也可同时引进几个不同的特性音级,形成调式的复杂化。大调式可引进阴柔因素,小调式也可引进阳刚因素。这就可以大大地增强调式的表现力。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功能音都是主、属、下属三个音。主音的最稳定的性质是由稳定的上下五度音来支持的。这是判别主音的主要根据。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中,只是判别了主音,还不能确实地判别其调式,判别调式的主要根据是判别调式的色彩特征。20世纪50年代,赵宋光先生就提出了中国五声性调式中存在两种调式色彩(徽色彩与羽色彩)的理论,这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后来,我们又补充提出还有一种宫色彩的看法,即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的色彩有三种,它是由“宫、商、角、微、羽”五个音中的邻近的三种“三音列”(就邻近的音的关系来说,五声性调式也只可能有三种“三音列")来体现的,即微色彩(上方小三度、下方大二度,如“C、E、D”)、羽色彩(上方大二度、下方小三度,如“D、C、A”)和宫色彩(上方大二度、下方大二度,如“E、D、C”)。五声性调式加上高八度的主音共有六个音,正好是每个调式分为上下两个“三音列”。不同的调式就决定于其不同的调式色彩。列表如下:徽色彩一宫色彩一7-徽羽宫商.角宫调式:宫一羽色彩J徽色彩7一宫商羽角名微商调式:商宫色彩一羽色彩一-71宫商角徽羽角调式:角微色彩7微徽色彩,7--角微商羽宫徽调式:徽一羽色彩J羽色彩一7徽羽角宫商羽调式:羽决定调式色彩的因素是三音列的内部结构。不管这三音列是以何种顺序出现的,只要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