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迈珂·苏立文著洪再新译Symbols of Eternity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bina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销南美街出胶社
译养洪再新迈珂·苏立文[英]川悠远山中国山水画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广州
责任编辑梁鼎英装帧设计山川悠远—一中国山水画艺术[[英】迈珂·苏立文+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总发行(中国广州西堤新基路25号)广东省新华书店经销广东新华印刷厂印刷+850×1168毫米1/321.375印张16插页86000字1989年8月第1版1989年8月第1次印刷ISBN7—5362—0374—8/J·0375定价:9.80元
中译本序洪再新先生要求我为山川悠远》的中译本作序,我十分乐意地承允了。当洪先生第一次告诉我这本节可能出中译本时,我略微有些惊诉。因为这是一部通论之作,并不对中国画某个具体方面或特定时期有深入研究。我也知道,中国读者有关于中国画的好书,例如象王伯敏教授的“山水画纵横谈》。很显然,我这部书并不在于给中国读者添加有关山水画的具体知识。依我之见,我这部节为什么能出中译本,可能有几点理由。最起码的一点理由是,着着西方作家怎么向不知道中国,更不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公众介绍这个题目,会有些特别的价值。其次,本书是纪念约输,罗斯金的,为了他,牛津大学在1869年设立了斯莱德讲座。由于罗斯金酷爱自然的激情,他确值风景画表达了最高的真理,坚信艺术家和社会,美学和伦理学是紧密相关的一—一所有这些思想和中国人的思想非常接近。第三点理由可能是由于中国读者习惯于传统的考据方法去看待中国艺术史,因此对处理这个课题比较个性化、主观化的方法会感兴趣。我的解释常常带有思辩性,而要使这个1
课题满足不诸此道的西方公众之需,势必会有大量一般的陈述,当然有许多过于简化了。例如元代的章节,是对一个复杂的时期做了非常简要的处理,因为要向尚未入门的西方读者交代出元代山水画中所有错综变幻的流变,就显得过于繁..所以,本书的目的自在提供西方读者所需最低限量的事件人物的名称,同时激发他们对绘画的美产生共鸣,而且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自已去思考中国山水画家的意图、理想和情感。我相信洪先生本人对这一课题的知识,他的翻译技巧和在文中有关的注释,能保证中译本的成功。我向他表示感谢。在致力于这项工作时,他付出了细致的劳动,同时在我们的合作中,也使我感到十分愉悦。迈珂·苏立文1987年5月9日于英国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