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全国普通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陈鸿铎/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必修课选修课基本乐理教程(修订版附习题集)歌曲写作与改编视唱(修订版)歌曲写作技法练耳音乐美学基础实用和声学简明教程计算机音乐(I)—MIDI音乐与制谱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计算机音乐(1)软件音色与音频录善声乐教程(1)—理论:教学与训练计算机音乐(Ⅲ)计算机音乐编配与风格应用声乐教程(Ⅱ)中外独唱,多部作品电钢琴实用教程乐教程(Ⅲ)(教学光盘)—中国作益钢琴即兴伴奏新编声乐教程(IV)(附教学光盘)外国作品四手联弹钢琴曲集新编钢琴分级教程()基本技术级钢琴教学指导钢琴分级教程(Ⅱ)高级技术级艺术概论钢琴分级教程(Ⅱ)—演素级大学音乐(公共选修课)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附教学光盘)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附教学光盘)中国民族音乐(附教学光盘)外国民族音乐(附教学光盘)合唱与指挥教程(修订版,附教学演示光盘)责任编辅歇璃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封面设计图皇带班璃9787811-018097
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顾问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于润洋王次焰王安国王耀华沈正陆伍国栋陈小兵陈应时陈自明陈鹏年编委会主任:闻玉银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马东风马晓歌文铁霖主世安王政红有德乡苏春明邹建平陈小兵陈明礼张律张美林克张柏铭郑世连闻玉银留钕铜夏里原徐蓄趴琦管建华中本册主编:陈鸿锋参编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自东李锦生张炜张准陈鸿锋陈新凤钦丽丽姜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陈鸿铎主编.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ISBN978-7-81101-809-7/J·79I.曲…IⅡI.陈…Ⅲ.①曲式一分析一高等学校一教材②音乐一作品一分析一高等学校一教材WV.J614.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55842号书名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主陈鸿铎编责任编辑纵琦出版发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邮编:210097)电话(025)83598077(传真)83598412(营销部)83598297(邮购部)网址http://press.njnu.edu.cnE-mailnspzbb@njnu.edu.cn印刷兴化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开本850×11681/16印张22.75字642千数版次2009年6月第1版2009年6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81101-809-7/J·79定价39.80元出版人闻玉银南京师大版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与销售商调换版权所有侵犯必究
前言“曲式与作品分析”与“和声学”、“复调”和“配器法”四门音乐理论课程,统称为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专业大学本科层次学生通常所必备的一个完整知识体系。所谓“完整”,就是这些课程相辅相成,一个都不能少。虽说“四大件”这个名称带有浓厚的”过去时”色彩,现在似乎已不再流行,但这些课程的重要性并未因当代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面降低:相反,作为具有综合性课程性质的曲式与作品分析在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系)的音乐理论教学中被日益得到重视究其原因恐怕与这门课程对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不无关系,而综合能力正是当下人才培养的要务。当然面对新的时代要求,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况且,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普遍对曲式与作品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抱有比以往更高的期待,而这些似乎都在呼唤能尽快编写出更高质量的新教材。近十年来国内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优秀教材。如果按一般西方国家的教学模式,不专门为某一类学生“量身定做”教材,而是选用当前在这一专业领域已被证明的一些好教材或专著来作为讲课的范本来进行国内教学的话那也没有必要费力费时地再来增加一本: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国情中,为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针对性的教材已成为中国特色。与西方的教学模式相比,其优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在目前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形之下,这样的教材可以发挥出“量身定做”的正面效果一既可规范教师的教学又能保证学生的基本内容学习需求面对国内外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在接受了编写任务后,为了使该教材既不成为多余的一本,又能达到“量身定做”的最佳效果,编者在充分关注本课程教学现状和需要的情况下着实进行了一番新的思考和架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以六个单元的方式对全课程内容进行了类分,除了第一单元为课程概述外,其余五个单元分别是简单曲式、复合曲式、曲式原则的兼并融合、成套性曲式、复调音乐曲式。这种类分方式体现了一种宏观的视角,其概括的方式有利于认清各种曲式类型的结构性质和它们在整个曲式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二、每个单元都以导论的方式引入,对每个单元中的内容进行一个思维上的梳理,以引导学生对一些曲式问题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从而避免简单的知识传授性教学。三、增加了复调音乐曲式,目的在于弥补一直以来在普通大学中对复调音乐曲式教学内容的忽视。四、在具体的行文和举例中,尽量与本专业当前的发展相联系。据此,本教材取名为《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我们以为,编写一本好教材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知识的规范与创新,实用性和学术性常常很难平衡,在注重传授性教学的同时又不可偏废启发性教学,这些都是教材比学术专著更难做的地方。本教材虽然在编写中尽了最大努力·但效果如何尚待检验。此外,由于专业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和读者多多提出宝贵意见陈鸿锋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