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作品分析qushi yu zuopin fenxi歌声的旋律线与现实生活中哭声的旋律线之间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根据马可同志介绍,曲作者们当时是考虑到喜儿的遭遇与民歌《小白菜》中的主人公一失去母亲的孤儿命运相近,在写喜儿的主题时有意选用了《小白菜》的音调。我们可以听到,在歌剧中,喜儿的主题随剧情发展而变化。下面是民歌《小白菜》的原始面貌。例5河北民歌《小白菜》小白菜呀,地里黄呀,I两岁呀,没了娘呀。亲娘呀!亲娘呀!每一次周期性的哭泣音调,都拖着一个不长的尾音,气息相对较短,具有幼儿喽喽唆泣的特点。例6穆索尔斯基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序幕中疯僧的独唱市LBo- risaBo-risa这种急促而连续多次的哭泣音调带有吵闹不休的特点。例7《江河水)
绪论这里可以听到抽之声,情绪悲痛欲绝,气息悠长。例8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的《孩子们游戏后的争吵》2###:室O花O这个孩子并非真哭,只是用哭声吓唬自己的小伙伴,稚气可掬。例9华彦钧《二泉映月》的引子2#G年坊卡例9级进下行,弱奏,拖着一个长的尾音。这沉重的叹息透露出的不正是饥寒交迫的瞎子阿炳亲身体验的心理状态吗?例10刘天华《病中吟》-0-#4丰这里的叹息,气息悠长,一波三折,主人公想得复杂、想得深远,其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比较明显。例11柴科夫斯基《第六交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这种叹息虽也曲折,气息却短促得多,柴科夫斯基既没有华彦钧那饿的体验,也没有刘天华那穷苦知识分子的思虑万于。他对现实不满,是出于正义感,其烦躁的特点更为突出。接下去就是激动情绪的流露了。例12任同祥唢呐独奏曲《喜看公社粮满仓
曲式与作品分析qushi yu zuopin fenxiM这里既有歌唱性,又有舞蹈性。我们注意到,笑声被编织在旋律之中,先是在低音区(老人的音区),又在高音区(妇女、儿童的音区),接下去的呼喊音调和劳动号子,令人想到男女老少挑着担子快步前进的场面,一片欢乐情绪。这是真正的欢笑,与穆索尔斯基《跳蚤之歌》中的嘲笑音调是不同的(《跳蚤之歌》的例子大家是熟悉的,谱略)。例13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四sempre该曲中多次出现嘲笑音调,这是其中之一。左手弹奏的就是嘲笑音调,右手是战斗性主题的变形。李斯特走过了战斗的道路,后来他皈依了宗教,对他曾经走过的战斗道路用固执的嘲笑表现出否定态度。例14普罗科菲耶夫《讽嘲》第三号:花推4#ppPE关010
企f1010TO右手是升f小调(等音调是降g小调),左手是降b小调(等音调是升a小调),听起来,怪诞而狂傲。例155李斯特《序曲》交响诗之引子这个询问音调,在舒伯特《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子”的最后位置上就出现过。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子”例169它与询问的口吻一致,悬在那里等待回答。例17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此曲也是类似的音调。PPpp例18马可《陕北组曲》b-这种亲切对话的语言音调带有浓重的陕北口音,就像嘟调中常听到的那种地方色彩样,用于描写军民关系,十分易解。11
曲式与作品分折qushiyuzuopinfenxi肖邦《序曲》第十五首《雨滴》例19Sostenuto这首被称为《雨滴》的前奏曲,旋律如同深情怀念的歌声。左手的持续音,意味着以《雨滴》作为背景。例20古琴曲《风雷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