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 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贝 导致肾阳也衰。 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也可使病 情加重。 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关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 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 脾为中流砥柱
范围 – 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 导致肾阳也衰。 – 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也可使病 情加重。 – 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关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 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 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 脾为中流砥柱
诊查要 诊断要点 病证鉴别 水肿与鼓胀 阴水与阳水见辨证要点 相关检查 心源性水肿、EKG、胸片、心脏B脏 肝性:肝功能相关病毒检查肝胆B超 肾性:尿Rt、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双肾B 超、血Rt 内分泌、甲状腺扫描、T3、T4、抗核抗体等 营养不良:血Rt肝功血浆蛋白等
诊查要点 • 一、诊断要点 • 二、病证鉴别 – 水肿与鼓胀 – 阴水与阳水 见辨证要点 • 三、相关检查 – 心源性水肿、EKG、胸片、心脏B脏 – 肝性:肝功能,相关病毒检查,肝胆B超 – 肾性:尿Rt、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双肾B 超、血Rt – 内分泌、甲状腺扫描、T3、T4、抗核抗体等 –营养不良:血Rt 肝功血浆蛋白等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阴水与阳水 阳水的特点: (1)起病急,程短,形气实,多由外感诱发,属 表证,实证。 (2)大多以头目先肿,肿形以腰以上者为剧,尿 量少 阴水的特点 1)起病缓,病程长,形气虚,多由内伤引起, 属里证,虚证 (2)水肿先发于下肢,以腰以肿明显 (3)皮肤黄灰暗,肿处按下没脂,不易复起,肿 势受体位变换影响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1、阴水与阳水 – 阳水的特点: • (1)起病急,程短,形气实,多由外感诱发,属 表证,实证。 • (2)大多以头目先肿,肿形以腰以上者为剧,尿 量少。 – 阴水的特点 • (1)起病缓,病程长,形气虚,多由内伤引起, 属里证,虚证 • (2)水肿先发于下肢,以腰以肿明显 • (3)皮肤黄灰暗,肿处按下没脂,不易复起,肿 势受体位变换影响
辨证论治 2、检査水肿的部位,结合症状,辨别病理因 素 1)水肿从颜面开始,以头面肿剧者多属风 (2)水肿从下开始,以下肢肿剧者,多属水湿 (3)兼有腰部酸痛,形寒怕冷,脘胀便溏,按之 凹陷难复者,多属脾肾阳虚 (4)早上面浮,午后肿退,疲劳时浮肿加剧,休 息时减轻,面色无华或萎黄者,多由脾胃虚弱或气 血不足所致。 (5)肥胖,将军肚—腹压升高,表现为下午腿 肿,休息后消失
辨证论治 • 2、检查水肿的部位,结合症状,辨别病理因 素 – (1)水肿从颜面开始,以头面肿剧者多属风 – (2)水肿从下开始,以下肢肿剧者,多属水湿 – (3)兼有腰部酸痛,形寒怕冷,脘胀便溏,按之 凹陷难复者,多属脾肾阳虚 – (4)早上面浮,午后肿退,疲劳时浮肿加剧,休 息时减轻,面色无华或萎黄者,多由脾胃虚弱或气 血不足所致。 – (5)肥胖,将军肚——腹压升高,表现为下午腿 肿,休息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