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源流 治疗原则: 发汗:腰以上肿,当发汗乃瘀 °利小便:腰以下肿,发汗利小便 并创造方剂,沿用至今 越婢汤 越婢加术汤 防已黄芪汤 唐·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贡献在于 创造了许多有效方剂,并率先提出此病应忌盐
历史源流 – 治疗原则: • 发汗:腰以上肿,当发汗乃瘀 • 利小便:腰以下肿,发汗利小便 • 并创造方剂,沿用至今 – 越婢汤 – 越婢加术汤 – 防已黄芪汤 • 唐·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贡献在于 创造了许多有效方剂,并率先提出此病应忌盐
历史源流 元朱丹溪 提出阴水,阴水的分类方法,一直沿 用至今。 明李宗子 对水肿的病因总结归纳较全面 冒雨涉水,兼风暑湿,饥饿劳役 久病或产后,饮毒水或疮毒所致
历史源流 • 元·朱丹溪 – 提出阴水,阴水的分类方法,一直沿 用至今。 • 明·李宗子 – 对水肿的病因总结归纳较全面 – 冒雨涉水,兼风暑湿,饥饿劳役 – 久病或产后,饮毒水或疮毒所致
范围 病因病机:水肿的发生主要由于水不循 常道排出而致,水不自行,赖气以动, 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 种表现,涉及到肺、脾、肾三焦功能
范围 • 病因病机:水肿的发生主要由于水不循 常道排出而致,水不自行,赖气以动, 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 一种表现,涉及到肺、脾、肾三焦功能
范围 1、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主肃降, 通调水道。 病理:肺气被郁:不能输布津液。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气不宜,不能发水液从皮毛排出。 2、脾 脾阳虚弱—健脾为主,佐以燥湿—实肝饮 脾为湿困—以燥湿为主佐以健脾——胃益汤
范围 • 1、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主肃降, 通调水道。 – 病理:肺气被郁:不能输布津液。 –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 肺气不宣,不能发水液从皮毛排出。 • 2、脾 – 脾阳虚弱——健脾为主,佐以燥湿——实肝饮 – 脾为湿困——以燥湿为主佐以健脾——胃益汤
范围 3、肾为水脏 水肿病因病理示意图 劳倦饥饱失调(脾气虚弱)水湿失运 生育,房事不节(肾气内伤)肾虚不能化气 行水 水肿的形成和肺、脾、肾三脏相关,而且在病 理上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肾虚水泛, 上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先其道调水道之职, 加重肾虚及水肿
范围 • 3、肾为水脏 – 水肿病因病理示意图 – 劳倦饥饱失调(脾气虚弱)水湿失运 – 生育,房事不节(肾气内伤)肾虚不能化气 行水 • 水肿的形成和肺、脾、肾三脏相关,而且在病 理上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肾虚水泛, 上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先其道调水道之职, 加重肾虚及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