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1-2012学年高三专题复习试卷一文言文 命题人:河北文安第一中学董云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祖得政,素知颎(ji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遺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 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 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 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颎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 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 后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 优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 不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 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 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 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注]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方辞父在山东辞:告辞,道别 B.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来源:学§ 科§网] A.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陕西省 2011-2012 学年高三专题复习试卷--文言文 命题人:河北文安第一中学 董云飞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 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 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 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颎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 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 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 后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 优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 不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 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 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 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 传》) [注] 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告辞,道别 B. 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 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 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来源:学§ 科§网] A. 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 遣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 过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 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二十天,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 来的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 王世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6分) (2)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4分) 译文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奉世长女媛以选充内 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奉世长子谭,太常举孝 廉为郎,谭弟野王、逡、立、参至大官 参字叔平,学通《尚书》。少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进退恂恂,甚可观也。参,昭仪少弟,行又敕备,以严见惮,终不得亲近侍帷幄。参多病。 永始中,超迁代郡太守。以边郡道远,徙为安定太守。绥和中,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中山 王见废,故封王舅参为宜乡侯,以慰王意。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行未到而王 薨。王病时,上奏愿贬参爵以关内侯食邑留长安。上怜之,下诏日:“中山孝王短命早薨, 愿以舅宜乡侯参为关内侯,归家,朕甚愍之。其还参京师,以列侯奉朝请。五侯皆敬惮之 丞相翟方进亦甚重焉,数谓参:“君侯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
C. 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 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 遣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 过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 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 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 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二十天,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 来的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 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 王世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6 分) 译文: (2)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4 分) 译文: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奉世长女媛以选充内 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奉世长子谭,太常举孝 廉为郎,谭弟野王、逡、立、参至大官。 参字叔平,学通《尚书》。少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进退恂恂,甚可观也。参,昭仪少弟,行又敕备,以严见惮,终不得亲近侍帷幄。参多病。 永始中,超迁代郡太守。以边郡道远,徙为安定太守。绥和中,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中山 王见废,故封王舅参为宜乡侯,以慰王意。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行未到而王 薨。王病时,上奏愿贬参爵以关内侯食邑留长安。上怜之,下诏曰:“中山孝王短命早薨, 愿以舅宜乡侯参为关内侯,归家,朕甚愍之。其还参京师,以列侯奉朝请。”五侯皆敬惮之。 丞相翟方进亦甚重焉,数谓参:“君侯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
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加之,此非所以下 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参以同 产当相坐,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日:“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 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功次补武安长次:次等,差等 B.行又敕备,以严见惮敕:整饬,严整 C.朕甚愍之愍:怜悯,同情 D.然卒死于非罪卒:突然,猝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上E 一行 D酊J 的亍 青将南每 顺声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参父子在汉朝都官居高位,最终都遭谗邪陷害:冯参的姐姐是元帝昭仪, 因元帝驾崩而哀帝即位,被哀帝祖母傅太后害死。 B.冯参既有才学又重礼仪品行,颇受重用,直至为宜乡侯。但被任命为代郡 太守时,因为嫌路途遥远不愿赴任而被贬为安定太守 C.中山孝王和母亲离京到了所封的地方后,冯参讲究礼仪请求去看他们,但 他还在路上中山孝王就去世了。皇上答应了中山孝王生前让舅舅冯参回京城的请求 D.冯参为人过于严谨庄肃,威严在五侯之上,遭到嫉恨。丞相翟方进很敬重 他,曾善意劝他应有所改变,但冯参没有听从。 14.对本文作者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诗经》中的话,高度赞扬冯参沉抑庄重的威仪,认为这是美德归聚的处所。 B.说冯参能“择地而行”,文中不近帷幄、上书愿至中山之事就是例证 C.“不能自免”表明作者对冯参待人接行过于严肃即“物禁太甚”的态度有所批评
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加之,此非所以下 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参以同 产当相坐,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曰:“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 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功次补武安长 次:次等,差等 B.行又敕备,以严见惮 敕:整饬,严整。 C.朕甚愍之 愍:怜悯,同情。 D.然卒死于非罪 卒:突然,猝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 A. 君侯以 、 王舅见废 予以 、 资政殿学士行 B. 且 、 死,仰天叹曰 且 、 放白鹿青岩间 C. 参之 、 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 吾将之 、 南海 D. 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 、 行 顺风而 、 呼,声非加疾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参父子在汉朝都官居高位,最终都遭谗邪陷害;冯参的姐姐是元帝昭仪, 因元帝驾崩而哀帝即位,被哀帝祖母傅太后害死。 B.冯参既有才学又重礼仪品行,颇受重用,直至为宜乡侯。但被任命为代郡 太守时,因为嫌路途遥远不愿赴任而被贬为安定太守。 C.中山孝王和母亲离京到了所封的地方后,冯参讲究礼仪请求去看他们,但 他还在路上中山孝王就去世了。皇上答应了中山孝王生前让舅舅冯参回京城的请求。 D.冯参为人过于严谨庄肃,威严在五侯之上,遭到嫉恨。丞相翟方进很敬重 他,曾善意劝他应有所改变,但冯参没有听从。 14.对本文作者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引用《诗经》中的话,高度赞扬冯参沉抑庄重的威仪,认为这是美德归聚的处所。 B.说冯参能“择地而行”,文中不近帷幄、上书愿至中山之事就是例证。 C.“不能自免”表明作者对冯参待人接行过于严肃即“物禁太甚”的态度有所批评
D.“谗邪交乱”是自古贤良受害的原因之一,作者既同情冯参,又痛恨这种现象。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 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 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 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 问何,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遺使 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 何得人,赐帛三百匹。[来源学科网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毎曰:“我暂不见周 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 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 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根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 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 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 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来源:Zxk.Com] A.周乃去,客密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今以钟磬置水中
D.“谗邪交乱”是自古贤良受害的原因之一,作者既同情冯参,又痛恨这种现象。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 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 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 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 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 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 何得人,赐帛三百匹。[来源:学科网]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 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 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 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 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 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 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 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来源:Zxxk.Com] A.周乃去,客密州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 今以钟磬置水中
C.岑文本谓所亲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A.①④⑥B.③⑤⑥ C.①②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 终军、贾谊。[来源:Zxxk.Com]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来源:学,科,网Z,X,X,K]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记旧本韩王后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 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 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 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 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C.岑文本谓所亲曰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 终军、贾谊。[来源:Z_xx_k.Com]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来源:学,科,网 Z,X,X,K]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 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 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 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 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 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 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