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问题和我国风俗习惯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了斛民族风俗的形咸及其对民族 巽票的影响;了解和认帜尊重民族风俗司惯的政策及少 數民族地区风易俗应嶝持的原则。 第一节民族风俗习惯概说 二我国谷少数民族时风惯 第三节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十三章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问题和我国风俗习惯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民族风俗的形成及其对民族 关系的影响;了解和认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及少 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概说 第二节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概况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1第一节民族风俗习惯概说! 、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 1、含义:即经常性的、反复出现和存在的大众的行为方式。 °和行为心理。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 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和禁忌等。 2、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时间:历代长期传承 (2)空间:流行于全社会和全民 (3)内涵:行为方式而非思维方式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概说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 1、含义:即经常性的、反复出现和存在的大众的行为方式 和行为心理。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 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和禁忌等。 2、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时间:历代长期传承 (2)空间:流行于全社会和全民 (3)内涵:行为方式而非思维方式
、风俗习惯的分类 1、分类标准: (1)是否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进步; (3)是否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 (4)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分类 (1)健康有益的 (2)中性的 (3)利弊参半的 (4)有害的
二、风俗习惯的分类 1、分类标准: (1)是否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进步; (3)是否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 (4)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分类: (1)健康有益的 (2)中性的 (3)利弊参半的 (4)有害的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 1、与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 济特点密切相关 2、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斗争的重大事 件有关; 4、与宗教密切相关 5、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关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 1、与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 济特点密切相关; 2、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斗争的重大事 件有关; 4、与宗教密切相关; 5、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关
四、风俗习惯的特征 1、特征: (1)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和全民性 (2)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3)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和相对的稳定性
四、风俗习惯的特征 1、特征: (1)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和全民性; (2)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3)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和相对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