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 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同化:指某一民族逐渐丧失民族特性,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性, 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有两种,一是强制同化, 是自然同化。 3、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共同体。其识 别的标准是肤色、体型、外貌、毛发等,属生物学的范畴 4、民族问题: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引起的以民族关系为主,与 民族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5、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与资产阶 级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不同。其基本立场是主张一切民族在一切权利上 的完全平等。它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消灭阶级和事实上不平等是实 现民族平等的前提条件 6.民族主义:指在民族形成、发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传 统文化和利益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是本民族 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富强的集中表现。一般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 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 循国家宪法的规定,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 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8、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 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禁忌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 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同化:指某一民族逐渐丧失民族特性,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性, 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有两种,一是强制同化,一 是自然同化。 3、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共同体。其识 别的标准是肤色、体型、外貌、毛发等,属生物学的范畴。 4、民族问题: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引起的以民族关系为主,与 民族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5、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与资产阶 级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不同。其基本立场是主张一切民族在一切权利上 的完全平等。它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消灭阶级和事实上不平等是实 现民族平等的前提条件。 6.民族主义:指在民族形成、发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传 统文化和利益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是本民族 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富强的集中表现。一般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 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 循国家宪法的规定,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 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8、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 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禁忌等
9、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 反映。 10、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 和政策。 、判断并改错 1、答: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 问题。 2、错。共同经济生活是核心要素 3、错。同一民族也可属不同种族 4、错。民族的四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地域。 5、错。“从部落到民族”只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民族的形成是多 元的、多途径的。 6、错。只有民族同化是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 7、答: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可以这么看。 8、答:错误。只有在消除产生民族问题的一切社会原因的条件下,消 除民族差异,才能最终消除民族问题。 答:正确 10、错误。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未能及处理民族问题的 纲领、政策,有阶级性, 11、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不反对具有历史进步作用的民族 主义 12、错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里,也可保证每个民族当家作主
9、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 反映。 10、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 和政策。 二、判断并改错 1、答: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 问题。 2、错。共同经济生活是核心要素。 3、错。同一民族也可属不同种族。 4、错。民族的四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地域。 5、错。“从部落到民族”只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民族的形成是多 元的、多途径的。 6、错。只有民族同化是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 7、答: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可以这么看。 8、答:错误。只有在消除产生民族问题的一切社会原因的条件下,消 除民族差异,才能最终消除民族问题。 9、答:正确。 10、错误。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未能及处理民族问题的 纲领、政策,有阶级性。 11、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不反对具有历史进步作用的民族 主义。 12、错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里,也可保证每个民族当家作主
13、错误。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必须是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 即只能是平等互利的爱国主义,不能是本国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 14、错误。有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 15.错误。只有区、州、县三级。 16.错误。还指居住在自治地方内,但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17.错误。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来担 任,但不能排斥使用其他民族的干部。 18.错误。只有少数民族聚居区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正确。 20.错误。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 21.错误。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80种左右的语言。 22.错误。我国各种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 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普通话是为了各民族之间能更好地交流。 23、正确。 24、错误。除地理环境外,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遭遇和社会 斗争都有密切的关系。 25、错误。某些风俗习惯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宗教有关 26、正确。 27、错误。坚持政教分离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错误。宗教信徒不能利用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犯罪活动。 29、正确。 30、正确。 31、正确 32、错误。只有大、小凉山地区彝族还处于奴隶制阶段,其他地区彝族 不处于这一阶段
13、错误。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必须是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 即只能是平等互利的爱国主义,不能是本国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 14、错误。有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 15.错误。只有区、州、县三级。 16.错误。还指居住在自治地方内,但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17.错误。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来担 任,但不能排斥使用其他民族的干部。 18.错误。只有少数民族聚居区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正确。 20.错误。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 21.错误。我国 56 个民族共使用 80 种左右的语言。 22.错误。我国各种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 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普通话是为了各民族之间能更好地交流。 23、正确。 24、错误。除地理环境外,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遭遇和社会 斗争都有密切的关系。 25、错误。某些风俗习惯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宗教有关。 26、正确。 27、错误。坚持政教分离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错误。宗教信徒不能利用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犯罪活动。 29、正确。 30、正确。 31、正确。 32、错误。只有大、小凉山地区彝族还处于奴隶制阶段,其他地区彝族 不处于这一阶段
、不定项选择题 1.A2.B3.B4.C5.A6.B7.A8.AC9 ABCD10、ABCD11、AB12、ABC13.A14.C15.ABC 16.BCD17.B18、AD 19、 a 20. ABc 21.C 22c 23 AbCd 24 ABCD 25. ABD 26.A BCD27.ABC28.ABC29.ABCD30、AB31、C32、A 33、B34、B35、A36、B37、A C39.B40.B41.A42.D43.AB44.AB45.ABC 46D 47.a 48 ABCD 49 AbCd 50 B 四、填空 1.民族民族问题2.具体一般3、自然同化、强制同化 、部落 5、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基础结果 7、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8.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10.云南 9.53011910.内容古自治区11.使用发展12.保持改革 13.健康有益的无所谓好坏的落后有害的14.泼水节15.蒙古族16.10 个17.喇嘛教(藏传佛教) 18、奴隶制 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藏族 五、思考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A 8.AC 9、 ABCD 10、ABCD 11、AB 12、ABC 13.A 14.C 15.ABC 16.BCD 17.B 18、AD 19、 A 20.ABC 21.C 22.C 23.ABCD 24.ABCD 25.ABD 26.A BCD 27.ABC 28.ABC 29.ABCD 30、AB 31、C 32、A 33、B 34、B 35、A 36、B 37、A 38、 C 39.B 40.B 41.A 42.D 43.AB 44.AB 45.ABC 46.D 47.A 48.ABCD 49.ABCD 50、B 四、填空 1. 民族 民族问题 2. 具体 一般 3、自然同化、强制同化 4、部落 5、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6、基础 结果 7、大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 8. 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10. 云南 9.5 30 119 10.内容古自治区 11.使用发展 12.保持 改革 13.健康有益的 无所谓好坏的 落后有害的 14.泼水节 15.蒙古族 16.10 个 17.喇嘛教(藏传佛教) 18、奴隶制 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藏族 五、思考题
1、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2、eq\o\ac(O,1)1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eq\o\ac(O,2)2民族问 题发展的一般规律。eq\o\ac(○,3)3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eq o\ac(O,4)4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①有助于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②有助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 行。③有助于做好民族工作。④有助于开展民族研究。 4、①民族与氏族部落:A、定义不同。B、内在结合的因素不同。②民 族与种族: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C、识别的依据不同。③ 民族与国家: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 5、①区别:变化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同化反映的是民族间单向和双向 交往的结果,一体化则反映了多向的交往结果,融合则是世界范围内民 族界限的消失。 ②联系:A、都是民族相互作用的形式。B、在历史过程中都有民族特性 消失的现象。 6、①从部落到民族。②多民族融合形成新民族。③异族通婚。④宗教 作用。⑤由氏族飞跃为民族。⑥从部族发展为民族 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从部落到民族”,其历史过程为: 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②血缘关系的废驰。③部落联盟的建立。 ④国家的产生。 8、 eq oac(O,1)1自然因素:民族间差异的存在。eq\oac(O,2)2 社会因素:人为地违背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导致的问题。 9、①民族问题内容广泛,同社会革命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②社会 问题包括民族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原则同样适用于民族问题。 ③民族问题的形成发展受社会矛盾变化的影响
1、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2、 eq \o\ac(○,1)1 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eq \o\ac(○,2)2 民族问 题发展的一般规律。eq \o\ac(○,3)3 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eq \o\ac(○,4)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①有助于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②有助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 行。③有助于做好民族工作。④有助于开展民族研究。 4、①民族与氏族部落:A、定义不同。B、内在结合的因素不同。②民 族与种族: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C、识别的依据不同。③ 民族与国家: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 5、①区别:变化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同化反映的是民族间单向和双向 交往的结果,一体化则反映了多向的交往结果,融合则是世界范围内民 族界限的消失。 ②联系:A、都是民族相互作用的形式。B、在历史过程中都有民族特性 消失的现象。 6、①从部落到民族。②多民族融合形成新民族。③异族通婚。④宗教 作用。⑤由氏族飞跃为民族。⑥从部族发展为民族。 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从部落到民族”,其历史过程为: 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②血缘关系的废驰。③部落联盟的建立。 ④国家的产生。 8、 eq \o\ac(○,1)1 自然因素:民族间差异的存在。 eq \o\ac(○,2)2 社会因素:人为地违背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导致的问题。 9、①民族问题内容广泛,同社会革命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②社会 问题包括民族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原则同样适用于民族问题。 ③民族问题的形成发展受社会矛盾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