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题 时间:2013年4月23日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敏 缅怀 冠冕堂皇 童心未泯 B.炫酷 绚烂 徇私舞弊 头晕目眩 C.亲家 钟磬 沁人心脾 罄竹难书 D.跻身 缉查 畸轻畸重 无可稽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盘桓 九州 屏蔽门 以身作责 B.攀缘 国粹 蛾眉巅 婆娑起舞 C.嬉闹 凭添 必需品 绿草如茵 D.敲榨妨碍顷刻间按部就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些作家们在 暗黄的灯影里 的时候,他们 不会 预先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在那 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歌声已经喑哑,有前辈们如丰碑 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 奋笔疾书 或许 惟B.抹 笔耕不 辍 兴许 却 片 埋头苦干 也许 更 缕 舞文弄 可能 只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 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 B.智能系统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从信息的获取、决策 处理到控制等各方面,无处不蕴含着智能系统的概念。 C.中国“海巡31”,带领巡航编队从广西防城港码头徐徐启航,标志着由 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南方四省(区)海事部门共同开展的南海海区联合巡航 执法活动正式启动。 D.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不合理的开发,海南环岛海防林遭到大面积毁坏,导 致海南屡遭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劝学》就是其思想 的代表之作。 B.《雷雨》中的周冲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 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 带四凤一起去往 新世界。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
武汉市 2013 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题 考试 时间:2013 年 4 月 23 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灵敏 缅怀 冠冕堂皇 童心未泯 B.炫酷 绚烂 徇私舞弊 头晕目眩 C.亲家 钟磬 沁人心脾 罄竹难书 D.跻身 缉查 畸轻畸重 无可稽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盘桓 九州 屏蔽门 以身作责 B.攀缘 国粹 蛾眉巅 婆娑起舞 C.嬉闹 凭添 必需品 绿草如茵 D.敲榨 妨碍 顷刻间 按部就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些作家们在一 暗黄的灯影里 的时候,他们 不会 预先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在那 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歌声已经喑哑, 有前辈们如丰碑一 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 A.晕 奋笔疾书 或许 惟 B.抹 笔耕不 辍 兴许 却 C.片 埋头苦干 也许 更 D.缕 舞文弄 墨 可能 只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 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 B.智能系统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从信息的获取、决策、 处理到控制等各方面,无处不蕴含着智能系统的概念。 C.中国“海巡 31”,带领巡航编队从广西防城港码头徐徐启航,标志着由 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南方四省(区)海事部门共同开展的南海海区联合巡航 执法活动正式启动。 D.上世纪 90 年代期间不合理的开发,海南环岛海防林遭到大面积毁坏,导 致海南屡遭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劝学》就是其思想 的代表之作。 B.《雷雨》中的周冲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 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 带四凤一起去往 新世界。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
C.《红楼梦》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 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统治者的世界。还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两个人对同 事的不同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 D.《安东诺夫卡苹果》《炼金术士》《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的作 者分别是俄国的蒲宁、巴西的保罗·戈埃罗、日本的志贺直哉和美国的辛格,他 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 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侠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这三句话,是对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 良人生模式的总结 张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韩国贵族之家。韩国灭亡时, 张良因年幼未授官职,但他早已有了强烈的报国之心。韩国的灭亡,对他来说, 是命运的一个根本性的急转,他不再是贵族,而由庙堂走入了江湖。他来不及埋 葬死去的兄弟,他荡尽家财结交刺客,从此进入了一个武林江湖之侠的世界。他 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120斤大铁锤的勇士,在博浪沙狙击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可 惜功亏一篑,只击中了副车。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更名改姓,最后在下邳 找到了落脚之地 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他人生“三游”的基础。他以从容、忍让 谦退的敬老之心,获得神仙黄石公的青睐,交给他《太公兵法》秘籍。十年之间 他成为下邳“少年”的首领,俨然一代大侠。陈胜起义,张良率侠客百余人自成 军,路上遇到了沛公刘邦,遂投于刘邦麾下。其后辅助刘邦,一统天下。汉初 论功行赏,封为留侯。 汉高祖六年,张良促成刘邦定都关中。时天下大定,他“即道引不食谷, 杜门不出岁余”。直到戚夫人得宠,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太子出主 意,招来他的“云霞之友”当世大隐“商山四皓”,在汉高祖十二年使太子地位 得到巩固。这一年,刘邦驾崩 其后八年,张良去世。据道家经典,他“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赤眉 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 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 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张良的一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那雍容悠闲的结局,令人羡慕;他那壮怀激烈的经历,令人遐想;他 那平定天下、位极人臣的功绩,令人叹为观止。司马迁感叹说:“余以为其人计 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这又开启了才如子建、貌如潘安而又 内蕴着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名士之侠风貌的先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完美圆 满、优游闲雅、和融同光的高级人生模式。 游宦”就是作官。在中年人生最旺盛的时代,把精力投向官场,去博 得现实社会中世俗生活的辉煌 游宦作官,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生追求 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更使这种倾向得到强化。子思《中庸》第二十章说: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C.《红楼梦》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 一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统治者的世界。还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两个人对同 一事的不同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 D.《安东诺夫卡苹果》《炼金术士》《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的作 者分别是俄国的蒲宁、巴西的保罗·戈埃罗、日本的志贺直哉和美国的辛格,他 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 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侠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这三句话,是对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 良人生模式的总结。 张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韩国贵族之家。韩国灭亡时, 张良因年幼未授官职,但他早已有了强烈的报国之心。韩国的灭亡,对他来说, 是命运的一个根本性的急转,他不再是贵族,而由庙堂走入了江湖。他来不及埋 葬死去的兄弟,他荡尽家财结交刺客,从此进入了一个武林江湖之侠的世界。他 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 120 斤大铁锤的勇士,在博浪沙狙击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可 惜功亏一篑,只击中了副车。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更名改姓,最后在下邳 找到了落脚之地。 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他人生“三游”的基础。他以从容、忍让、 谦退的敬老之心,获得神仙黄石公的青睐,交给他《太公兵法》秘籍。十年之间, 他成为下邳“少年”的首领,俨然一代大侠。陈胜起义,张良率侠客百余人自成 一军,路上遇到了沛公刘邦,遂投于刘邦麾下。其后辅助刘邦,一统天下。汉初 论功行赏,封为留侯。 汉高祖六年,张良促成刘邦定都关中。时天下大定,他“即道引不食谷, 杜门不出岁余”。直到戚夫人得宠,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太子出主 意,招来他的“云霞之友”当世大隐“商山四皓”,在汉高祖十二年使太子地位 得到巩固。这一年,刘邦驾崩。 其后八年,张良去世。据道家经典,他“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赤眉 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 一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 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张良的一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那雍容悠闲的结局,令人羡慕;他那壮怀激烈的经历,令人遐想;他 那平定天下、位极人臣的功绩,令人叹为观止。司马迁感叹说:“余以为其人计 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这又开启了才如子建、貌如潘安而又 内蕴着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名士之侠风貌的先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完美圆 满、优游闲雅、和融同光的高级人生模式。 “游宦”就是作官。在中年人生最旺盛的时代,把精力投向官场,去博 得现实社会中世俗生活的辉煌。 游宦作官,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生追求。 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更使这种倾向得到强化。子思《中庸》第二十章说: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其最后的 人生层次,是“天下国家”,而报“天下国家”的途径是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最 直接的就是作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上升为大一统封建帝国 的统治思想,带来了儒学的极大繁荣,也带来了儒生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利益。 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牢固 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学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中人 生价值的主流追求,其现实途径是作官,而文化中则弥漫了一股“官本位”的浓 雾。 孔子说:“三十而立。”游宦是中年之事,因此它并不妨碍“而立”之 前自由挥洒的豪情,于是有“少年游侠”;它也无妨于官场半生而厌倦于“利禄 之路”后功成身退,超然于身心的倦怠,追求生命的永恒,于是有“老年游仙” 游侠与游仙,并不妨碍文化主流精神的承传,也有了余地可以将自我的 个性充分地张扬、发舒。于是“三游”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种 圆满人生结局。 (选自韩云波《中国侠文化》,有改动) 6.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深受侠文化的影响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成为一些人的人生模式。 B.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人生模 式:壮怀激烈的经历、位极人臣的功绩、雍容悠闲的结局 C.游侠经历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基础,并给予了实现理想 的过程中自我个性充分张扬的空间。 随着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游宦作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中最 重要的追求,也是完成治国平天下抱负的现实途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浪沙狙击失败,张良不得不亡命江湖,选择游侠生活:;黄石公三试张良 赠以兵书,成为他游宦的起点。 B.报“天下国家”的途径只有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参与,这样才能攀上最后的 人生层次,获得世俗社会的现实利益。 C.张良功成身退,潇洒地跳脱出功名利禄之途,去放飞倦怠的身心,他的 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D.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游宦一直就是儒生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并逐渐 演变成为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精力投向官场,以博取世俗生活的辉煌,对此传统文人孜孜以求,使“官 本位”文化根深蒂固。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上升为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思想,始终 顺利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 C.随着张良的出现,侠不再是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专有名词,才貌双全、 风度翩翩的儒生也可以成为名士之侠 D.“三游”是对张良所成就的高级人生模式的总结,也是传统文化主流基础 上融合万类的一种圆满人生结局。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其最后的 人生层次,是“天下国家”,而报“天下国家”的途径是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最 直接的就是作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上升为大一统封建帝国 的统治思想,带来了儒学的极大繁荣,也带来了儒生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利益。 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牢固 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学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中人 生价值的主流追求,其现实途径是作官,而文化中则弥漫了一股“官本位”的浓 雾。 孔子说:“三十而立。”游宦是中年之事,因此它并不妨碍“而立”之 前自由挥洒的豪情,于是有“少年游侠”;它也无妨于官场半生而厌倦于“利禄 之路”后功成身退,超然于身心的倦怠,追求生命的永恒,于是有“老年游仙”。 游侠与游仙,并不妨碍文化主流精神的承传,也有了余地可以将自我的 个性充分地张扬、发舒。于是“三游”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种 圆满人生结局。 (选自韩云波《中国侠文化》,有改动) 6.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深受侠文化的影响,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成为一些人的人生模式。 B.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人生模 式:壮怀激烈的经历、位极人臣的功绩、雍容悠闲的结局。 C.游侠经历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基础,并给予了实现理想 的过程中自我个性充分张扬的空间。 D.随着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游宦作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中最 重要的追求,也是完成治国平天下抱负的现实途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博浪沙狙击失败,张良不得不亡命江湖,选择游侠生活;黄石公三试张良 赠以兵书,成为他游宦的起点。 B.报“天下国家”的途径只有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参与,这样才能攀上最后的 人生层次,获得世俗社会的现实利益。 C.张良功成身退,潇洒地跳脱出功名利禄之途,去放飞倦怠的身心,他的一 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D.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游宦一直就是儒生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并逐渐 演变成为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精力投向官场,以博取世俗生活的辉煌,对此传统文人孜孜以求,使“官 本位”文化根深蒂固。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上升为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思想,始终 顺利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 C.随着张良的出现,侠不再是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专有名词,才貌双全、 风度翩翩的儒生也可以成为名士之侠。 D.“三游”是对张良所成就的高级人生模式的总结,也是传统文化主流基础 上融合万类的一种圆满人生结局。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纪言 清·恽敬 嘉庆元年,敬以富阳县知县,饷贵州平苗军。五月丁巳,次益阳,有大 星陨于西南,声隆隆然。癸亥,次武陵,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闻嘉勇贝子薨。 庚午,次桃源。 同饷军者裘乌程世璘曰:“吾属在浙,贝子方平林爽文凯旋,自三衢方 舟下严陵江,舟设重楼,陈百戏,中流鼓吹竞作,从官舟衔舳舻,并两岸疾下, 顷之,有哗于从官舟者,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争酒佐。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 和。贝子曰:‘汝二人何功?’叩颡曰:‘花翎,通诸罗道赐。比旋役,各进 官。’贝子曰:‘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然重惩 汝,非优功盛也。’目左右曰:‘花翎不称,去之!’二人叩颡下,卒不问所坐 何事。” 方绍兴应逵曰:“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顷有府经历三年至 同知,试用知县五年至分守道者。” 钟慈溪德溥曰:“吾乡人尝事贝子,官亦分守道矣。往岁贝子舆夫与守 备争,殴之伤额,乡人杖舆夫四十。贝子曰:‘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 乡人惧,数月不敢见 语有间,敬告之曰:“吾闻之张皋文,皋文闻之副都御史方葆岩先生…… 曰:‘贝子征卫藏,有隘道几一里,贼屯军守隘北甚严,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 贝子调军伏隘东西,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战一日,盖数十胜负。贝 子在大军中,前军军报沓至,不动。及三更,前军大败,退不止。贼逐前军出隘 南,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燕,照耀如同白昼,东西伏军皆起。贼惊退,相蹂躏, 我军蹙之入隘。贝子急上马,万骑齐足,顷刻至隘口。前军、伏军已过隘,闻贝 子至,勇气百倍,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追逐五十里而后止。 (有删节) 【注】①嘉勇:福康安的封号,福康安因功得贝子爵位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月丁巳,次益阳 次:驻扎 B.卒不问所坐何事 坐:因……犯罪 C.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 夷:荡平 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 迭:屡次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贝子高深莫测的一组是(3分) ①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 ②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和 ③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 ④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 ⑤前军军报沓至,不动 ⑥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燕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第一段介绍贝子在出兵镇压贵州苗民时殉职,死前西南方向有颗 很大的流星坠落,发出隆隆的巨响。 B.在平定林爽文叛乱胜利归来的途中,贝子发现随从官员饮酒滋事,出于优 待功臣和光大圣旨的考虑,没有惩罚他们 C.贝子重用亲信,偏袒近侍,府里属官三五年就提拔,钟德溥的同乡因惩治 了贝子的轿夫却受到严厉斥责
纪 言 清·恽敬 嘉庆元年,敬以富阳县知县,饷贵州平苗军。五月丁巳,次益阳,有大 星陨于西南,声隆隆然。癸亥,次武陵,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闻嘉勇贝子薨。 庚午,次桃源。 同饷军者裘乌程世璘曰:“吾属在浙,贝子方平林爽文凯旋,自三衢方 舟下严陵江,舟设重楼,陈百戏,中流鼓吹竞作,从官舟衔舳舻,并两岸疾下。 顷之,有哗于从官舟者,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争酒佐。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 和。贝子曰:‘汝二人何功?’叩颡曰:‘花翎,通诸罗道赐。比旋役,各进一 官。’贝子曰:‘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然重惩 汝,非优功盛也。’目左右曰:‘花翎不称,去之!’二人叩颡下,卒不问所坐 何事。” 方绍兴应逵曰:“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顷有府经历三年至 同知,试用知县五年至分守道者。” 钟慈溪德溥曰:“吾乡人尝事贝子,官亦分守道矣。往岁贝子舆夫与守 备争,殴之伤额,乡人杖舆夫四十。贝子曰:‘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 乡人惧,数月不敢见。” 语有间,敬告之曰:“吾闻之张皋文,皋文闻之副都御史方葆岩先生…… 曰:‘贝子征卫藏,有隘道几一里,贼屯军守隘北甚严,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 贝子调军伏隘东西,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战一日,盖数十胜负。贝 子在大军中,前军军报沓至,不动。及三更,前军大败,退不止。贼逐前军出隘 南,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燕,照耀如同白昼,东西伏军皆起。贼惊退,相蹂躏, 我军蹙之入隘。贝子急上马,万骑齐足,顷刻至隘口。前军、伏军已过隘,闻贝 子至,勇气百倍,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追逐五十里而后止。’” (有删节) 【注】①嘉勇:福康安的封号,福康安因功得贝子爵位。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五月丁巳,次益阳 次:驻扎 B.卒不问所坐何事 坐:因……犯罪 C.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 夷:荡平 D.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 迭:屡次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贝子高深莫测的一组是(3 分) ①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 ②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和 ③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 ④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 ⑤前军军报沓至,不动 ⑥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燕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开篇第一段介绍贝子在出兵镇压贵州苗民时殉职,死前西南方向有颗 很大的流星坠落,发出隆隆的巨响。 B.在平定林爽文叛乱胜利归来的途中,贝子发现随从官员饮酒滋事,出于优 待功臣和光大圣旨的考虑,没有惩罚他们。 C.贝子重用亲信,偏袒近侍,府里属官三五年就提拔,钟德溥的同乡因惩治 了贝子的轿夫却受到严厉斥责
D.贝子善于用兵,在征讨西藏时,他调遣兵力埋伏在隘道的东西两旁,待敌 人追击溃兵到隘口时,依计围歼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比旋役,各进一官。(3分) (2)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3分) (3)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破”字与“有 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 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 者生痰瘤。 (选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作料少与作料多》)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 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AB两组中任选一组作答)(5分) A组 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 说》) (4)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B组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3)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贾平凹 (1)去年秋季,我去兴庆宫公园划了一次船。去的那天,天阴,没有太 阳,但也没有下雨,游人少极少板的。我却觉得这时节最好了,少了那人的吵闹, 也少了那风声雨声;天灰灰的,略见些明朗,好像一位端庄的少妇,退了少女的 欢悦,也没上了年纪的人的烦躁,恰是到了显着本色的好处
D.贝子善于用兵,在征讨西藏时,他调遣兵力埋伏在隘道的东西两旁,待敌 人追击溃兵到隘口时,依计围歼。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比旋役,各进一官。(3 分) (2)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3 分) (3)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破”字与“有 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 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 者生痰瘤。 (选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作料少与作料多》)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 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 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 AB 两组中任选一组作答)(5 分) A 组 (1)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 说》) (4)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B 组 (1)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3)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静 贾平凹 (1)去年秋季,我去兴庆宫公园划了一次船。去的那天,天阴,没有太 阳,但也没有下雨,游人少极少板的。我却觉得这时节最好了,少了那人的吵闹, 也少了那风声雨声;天灰灰的,略见些明朗,好像一位端庄的少妇,退了少女的 欢悦,也没上了年纪的人的烦躁,恰是到了显着本色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