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工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瞭望(1io)罡风(gang)潜藏(qian)层峦叠嶂( zhang) B.绯红(fi)蹂躏(1n)话毁(ch)冠冕堂皇(midn) C.湮没 攻讦(j6)自诩(y)刎颈之交(jng) D.吝啬(se) 叱责(ch)园圃(pd) 睚瞅必报(z)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生态城市应该纳入整个国土生态平衡的 ②“海尔”独特的营销使其在国内市场更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③个人幸福从物质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包括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 A、范围方式不仅是/也 B、范围模式不是/而是 C、范畴模式不仅是/也 范畴方式不是/而是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 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两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C.2009年12月希腊危机开始爆发,距离前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如此之近。希腊危机再 次表明,全球以债治债的危机对策是抱薪救火 D.由NBA球星组成的美国梦之队,在球场上往往所向无敌,他们的高超球技和完美配合 令其他球队望尘莫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2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 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评定 B.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 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C.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 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选避检验所造成的。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 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1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瞭望(liáo) 罡风(gāng) 潜藏(qiǎn) 层峦叠嶂(zhàng) B.绯红(fěi) 蹂躏(lìn) 诋毁(chǐ) 冠冕堂皇(miǎn) C.湮没(yān) 攻讦(jié) 自诩(yǔ) 刎颈之交(jìng) D.吝啬(sè) 叱责(chì) 园圃(pǔ) 睚眦必报(zì)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①生态城市应该纳入整个国土生态平衡的 。 ②“海尔”独特的营销 使其在国内市场更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③个人幸福 从物质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 包括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 A、范围 方式 不仅是/也 B、范围 模式 不是/而是 C、范畴 模式 不仅是/也 D、范畴 方式 不是/而是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富丽堂皇 ....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 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C.2009 年 12 月希腊危机开始爆发,距离前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如此之近。希腊危机再 次表明,全球以债治债的危机对策是抱薪救火 ....。 D.由 NBA 球星组成的美国梦之队,在球场上往往所向无敌,他们的高超球技和完美配合 令其他球队望尘莫及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2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 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评定。 B. 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 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C.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 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 成为 21 世纪的新能源
5.下面是复旦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句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祝贺你跻身百年复且的星空!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退去童话 的色彩 A.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幻化出无限美好的未来 B.一个脚踏实地的今天可以牵引出无数个美丽的明天 C.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出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D.无限绚丽的未来已展现在幸运的你的眼前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了解作为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 坏处? B.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 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C.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分句内部出现逗号)所以第二个 分句后边也应该用分号。 D.别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 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题2分,共6分) “悬棺”之谜解朱友昌 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 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 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 棺或类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莽,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 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莽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 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 闻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莽都是 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 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 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 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 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 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 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
2 5.下面是复旦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句填在横线上最恰当 ...的一句是( ) 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退去童话 的色彩, ! A.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幻化出无限美好的未来 B.一个脚踏实地的今天可以牵引出无数个美丽的明天 C.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出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D.无限绚丽的未来已展现在幸运的你的眼前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了解作为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 坏处? B.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 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C.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分句内部出现逗号)所以第二个 分句后边也应该用分号。 D.别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 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悬棺”之谜解 朱友昌 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 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 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 10 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 棺或类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 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 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 闽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 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 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 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 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 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 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 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
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弹品中有 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 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 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除了溪中就只能选 择山崖了。 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 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 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 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论文选》,有改动) 7.下列关于“悬棺”或“崖葬”习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 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得出的结论。 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些地方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 地方,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 C.人们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且大都在溪流的悬崖上 D.研究一种风俗,不去研究该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是不科学的。早期渔民的生活环境,就 是悬棺葬或崖莽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越是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人类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 这里的“自然”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条件” B.早期在山溪中生活的渔民,由于山漢两边是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他们只能把灵柩放在 漢中或者山崖上。 C.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 的安身之“地”。这“地”指的是葬身之地 D.山体崩塌,形成悬崖,塌下的泥石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过世后只要把 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这些棺木就自然会成为后人所见的悬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棺”的形成有着难解之谜,作者从民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局部地质变迁的角度,对 这一特殊葬制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B.要弄清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悬棺是闯越人的遗物,就应该弄清闽越人的生活习俗与“悬 棺”这种崖葬方式的必然联系 C.除极个别基主可能因某种特殊需求对棺材作了特殊处理外,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很平淡
3 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 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 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 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 除了溪中就只能选 择山崖了。 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 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 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 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论文选》,有改动) 7.下列关于“悬棺”或“崖葬”习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散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 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得出的结论。 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些地方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 地方,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 C.人们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且大都在溪流的悬崖上。 D.研究一种风俗,不去研究该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是不科学的。早期渔民的生活环境,就 是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越是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人类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 这里的“自然”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条件”。 B.早期在山溪中生活的渔民,由于山溪两边是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他们只能把灵柩放在 溪中或者山崖上。 C.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 的安身之“地”。这“地”指的是葬身之地。 D.山体崩塌,形成悬崖,塌下的泥石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过世后只要把 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这些棺木就自然会成为后人所见的悬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悬棺”的形成有着难解之谜,作者从民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局部地质变迁的角度,对 这一特殊葬制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B.要弄清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就应该弄清闽越人的生活习俗与“悬 棺”这种崖葬方式的必然联系。 C.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需求对棺材作了特殊处理外,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很平淡
与山间小溪早期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符。 D.我们不能以农耕文明时的状况去设想早期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先民的这种葬制是 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无需奇思妙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2分,共6分)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 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蓍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成严颇峻,宣 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 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⑧,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成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威 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④死 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 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 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虎⑥,两得之势也。使裕 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 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 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 败。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①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②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③姚泓:后 秦国主,羌族人。④兴:姚泓的父亲姚兴。⑤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回卞庄刺 虎: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稍迁著作郎中 稍:稍微,略微。 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晚年。 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以后的祸患。 D.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①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①未若假之水道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
4 与山间小溪早期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符。 D.我们不能以农耕文明时的状况去设想早期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先民的这种葬制是 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无需奇思妙想。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 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 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 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 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④死 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 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 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虎⑥,两得之势也。使裕 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 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 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 败。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①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②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③姚泓:后 秦国主,羌族人。④兴:姚泓的父亲姚兴。⑤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⑥卞庄刺 虎: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稍.迁著作郎中 稍:稍微,略微。 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晚年。 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以后的祸患。 D.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①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①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①未若假之.水道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
于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 舰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 齿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 军打败。 第工卷(主观题,96分) 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四、古诗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①~②题。(8分) 咏笼莺①(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鸴: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①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 样写的用意。(3分 ②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15、名句填空(每空一分,任选三题,共6分) (1)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基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五人墓碑记》)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3)、长太息以掩涕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高骚(节选)》) (4)《史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代表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就曾
5 于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 觊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 齿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 军打败。 第Ⅱ卷(主观题,96 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四、 古诗鉴赏 1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①~②题。(8分)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① 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 样写的用意。(3 分) 答: 。 ②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 分) 答 : 。 15、名句填空(每空一分,任选三题,共 6 分) (1)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五人墓碑记》)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节选)》) (4)《史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代表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