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二中 2010—201l学年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6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切始于世博会 —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 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 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 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 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 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 进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 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 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 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 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 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山西省河津市二中 2010—2011 学年高三 9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6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 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 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 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 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 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 进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 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 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 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 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 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 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 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 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 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 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 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 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 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 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 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 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 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 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摘编自乔兆红《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ε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 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 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 年诺克 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 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 21 世 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 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 1851 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 年巴 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 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 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 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 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 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 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 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 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摘编自乔兆红《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改 动)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 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 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 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 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 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 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 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包公祠记 【清】王概 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器,复多高柳芙蕖 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谒,则旱已五 载,水泉尽枯竭,竹树枯赤者,桥半就圮。入顾,庭宇漫不扫除,一若终岁无人践履,因 而慨叹者久之。 公殁且六百年,而犹霜凛冽。凡有祈祷,畏其太聪明正直,率诣他所,未敢挠触,则是 神聪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况于人乎!顾余则有为公辩者,公以张方平故,致欧阳修有“蹊 田夺牛”③之语,然终谓公孝行直节。公性囧峭直,心甚嫉恶,然未尝不推本忠恕。而世传 诛合州妖僧,断嘉禾吏手,生埋少妇,力沉妖伎,皆包恢事。考宋有两包:一为孝肃;一为 文肃,乃包恢。恢亦进直龙图,两公姓同官同,吏治刚正明察又同。《宋史》于孝肃纪载寥 寥,而于文肃政纪特详,皆足悚人听。今则农夫红女知有考肃而不知有文肃者,岂非文肃 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又《宋名臣言行录》载孝肃公为京尹,杖吏宽囚, 卒为吏所卖,是王可观仁以过欤!余斯言也,非为孝肃要闾里之祷祀,诳愚俗而致矫诬也。 良以孝肃为古名臣,非仅搏激孤峻,有霜肃而无露滋者。窃恶后之君孑未善学公,故特标举 公之通体仁恕而扬厉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尝不可并驾欤!
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 21 世 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 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 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 2010 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 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 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包公祠记 【清】王概 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 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谒,则旱已五 载,水泉尽枯竭,竹树枯 赤者,桥半就圮。入顾,庭宇漫不扫除,一若终岁无人践履,因 而慨叹者久之。 公殁且六百年,而犹霜凛冽。凡有祈祷,畏其太聪明正直,率诣他所,未敢挠触,则是 神聪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况于人乎!顾余则有为公辩者,公以张方平故,致欧阳修有“蹊 田夺牛”①之语,然终谓公孝行直节。公性囧峭直,心甚嫉恶,然未尝不推本忠恕。而世传 诛合州妖僧,断嘉禾吏手,生埋少妇,力沉妖伎,皆包恢事。考宋有两包:一为孝肃;一为 文肃,乃包恢。恢亦进直龙图,两公姓同官同,吏治刚正明察又同。《宋史》于孝肃纪载寥 寥,而于文肃政纪特详,皆足悚人闻听。今则农夫红女知有考肃而不知有文肃者,岂非文肃 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又《宋名臣言行录》载孝肃公为京尹,杖吏宽囚, 卒为吏所卖,是王可观仁以过欤!余斯言也,非为孝肃要闾里之祷祀,诳愚俗而致矫诬也。 良以孝肃为古名臣,非仅搏激孤峻,有霜肃而无露滋者。窃恶后之君子未善学公,故特标举 公之通体仁恕而扬厉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尝不可并驾欤!
孝肃亲殁,庐墓终丧,犹不忍舍,为古孝子。乡之父老当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 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至来祷祀,惟民之于国、子之于亲,分所当为。而稍 设私心者,幸悉如前之远望却步,无以余言视公过宽,恐公又不尔矣。 孝肃宅在郡城凤凰桥,墓逾城十五里,是盖其读书处云。 (选自《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有删节) 【注】①据《宋史包拯传》,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欧阳修言 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庭宇漫不扫除 漫:完全 B.顾余则有为公辩者 顾:考虑 C.诳愚俗而致矫诬也 致:达到 D.良以孝肃为古名臣 良:的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而慨叹者久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公殁且六百年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有霜肃而无露滋润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无以余言视公过宽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下列对原文有关纳入那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恶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惧,避而远之,但他能以忠恕为本 有其宽和的一面 B.包拯与包恢同为宋代名臣,两人均有政绩,在当时有人对包拯的评价就有褒有贬, 后人也多有误传 C.文章以议论为主,记游为辅,作者阐明了自己对包拯的评价,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对 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为君之臣刚正严明,为人之子又极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内外大力宣扬,让 人们好好学习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 ②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 ③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孝肃亲殁,庐墓终丧,犹不忍舍,为古孝子。乡之父老当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 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至来祷祀,惟民之于国、子之于亲,分所当为。而稍 设私心者,幸悉如前之远望却步,无以余言视公过宽,恐公又不尔矣。 孝肃宅在郡城凤凰桥,墓逾城十五里,是盖其读书处云。 (选自《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有删节) 【注】①据《宋史·包拯传》,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欧阳修言: “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庭宇漫.不扫除 漫:完全 B.顾.余则有为公辩者 顾:考虑 C.诳愚俗而致.矫诬也 致:达到 D.良.以孝肃为古名臣 良:的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因而慨叹者久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公殁且.六百年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有霜肃而.无露滋润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无以.余言视公过宽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下列对原文有关纳入那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恶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惧,避而远之,但他能以忠恕为本, 有其宽和的一面。 B.包拯与包恢同为宋代名臣,两人均有政绩,在当时有人对包拯的评价就有褒有贬, 后人也多有误传。 C.文章以议论为主,记游为辅,作者阐明了自己对包拯的评价,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对 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为君之臣刚正严明,为人之子又极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内外大力宣扬,让 人们好好学习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 ②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 ③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 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荀鹤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注】①五字,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8.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4分) 9.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0.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选一组)(5分) 第一组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④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第二组 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⑧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⑨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 ⑩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给了我。毎天天一亮我就要来放鸭孑。我把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 到乌金荡。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水底下长满了水韭菜。水下的世界是鸭孑的天堂,它们的 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原因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荀鹤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注】①五字,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8.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4 分) 9.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10.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选一组)( .......5 分) 第一组: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③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④吾所以为此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第二组: 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⑧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 ⑨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 ⑩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塘月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给了我。每天天一亮我就要来放鸭子。我把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 到乌金荡。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水底下长满了水韭菜。水下的世界是鸭子的天堂,它们的 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