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一级语文试卷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荇(xing)颓圮(pi)百舸(9e)挥斥方遒(qiu) B.拜谒(ye)忤视(w)目眩(xuan)偏袒(tan) C.遏制(ye)彳亍(ch)瞋目(chen)未雨绸缪(mou) D.须臾(yu) 戮没(I) 自刎(wen)夜缒而出(chui)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映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 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 D.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 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样做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尤其是专门为我们设计安装这 种隔板的房产部门的授权。 B.昨日,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比亚迪的王传福以拥有58亿美元的财富成为 新科状元,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以拥有5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第二首富。 C.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发动代号“铸铅”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 与巴方激烈交火,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伤亡
1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一级 语文试卷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荇.(xìnɡ) 颓圮.(pǐ) 百舸.(ɡē) 挥斥方遒.(qiú) B.拜谒.(yè) 忤.视(wǔ) 目眩.(xuàn) 偏袒.(tǎn) C.遏.制(yè) 彳亍.(chù) 瞋.目(chēn) 未雨绸缪.(móu) D.须臾.(yú) 戮.没(lù) 自刎.(wěn) 夜缒.而出(chuí)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映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 观止。 C.随着 21 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 能助了。 D.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 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做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尤其是专门为我们设计安装这 种隔板的房产部门的授权。 B.昨日,2009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比亚迪的王传福以拥有 58 亿美元的财富成为 新科状元,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以拥有 55 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第二首富。 C.2008 年 12 月 27 日,以色列发动代号“铸铅”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 与巴方激烈交火,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伤亡
D.三天之内就要学会打架子鼓,这个任务对于没有一点儿音乐基础的刘星来说,无疑 不是一个大难题。 4.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 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②④③D.①②④③⑤ 二、本大题为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5-8题,每小题3分。)(共22分) 陈稀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 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予。平谓何曰: 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 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 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 有佐军,如陈稀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 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貢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 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 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 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 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注】①贳(shi):赊买。②貢(te):向人求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平独吊 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2 D.三天之内就要学会打架子鼓,这个任务对于没有一点儿音乐基础的刘星来说,无疑 不是一个大难题。 4.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 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②④③ D.①②④③⑤ 二、本大题为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5—8 题,每小题 3 分。)(共 22 分)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 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 “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 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 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 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 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 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 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 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 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赊买。 ②貣(tè):向人求物。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平独吊. 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君自谢民 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民所上书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②让封辞赏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8.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 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4分)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 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3分) 译文: ②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诗中第一、二句中的“都”“惊”二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3 C.君自谢.民 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民所上书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7.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8.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 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4 分 )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 纣 主 而 相 国 为 贤 相 吾 故 系 相 国 欲 令 百 姓 闻 吾 过 (2)翻译下面句子(6 分) ①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3 分) 译文: ②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3 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 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2)诗中第一、二句中的“都”“惊”二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 园田居》) (4)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 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剌秦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 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 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 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 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般到处讲学,贩卖 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 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 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 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騙;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 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 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
4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陶渊明《归 园田居》) (4)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 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 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 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 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 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般到处讲学,贩卖 “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 意义在哪里。 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 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 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 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 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
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 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 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 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 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 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 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 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 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 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 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 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 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 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 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 生态 12.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思想评论,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 层层深人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本文第六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
5 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 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 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 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 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 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 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 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 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 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 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 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 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 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 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 生态。 12.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这篇思想评论,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 层层深人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本文第六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