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沐阳县庙头中学 2010—201l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创面创痍独创 B.横肉横行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C.咽喉咽气呜咽咽头 D.角色角逐角力角斗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 噎废食的做法 C.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 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 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 油鼓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疫情很 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据中国气象局网站l1月1日消息,今晨,东北局地气温下降幅度超过20摄氏度以 上,全国普遍降温,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预寒准备。 C.10月31日麦当劳宣布它在冰岛的三间餐厅要撤出,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 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4.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2分)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 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 5.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 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对写作的感悟。(不超过80字,标点 不计。)(4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 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沐阳县庙头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创.伤 创.面 创.痍 独创. B.横.肉 横.行 横.冲直撞 飞来横.祸 C.咽.喉 咽.气 呜咽. 咽.头 D.角.色 角.逐 角.力 角.斗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 ....,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 噎废食 ...的做法。 C.第 14 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 巧言令色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 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 ....,大声为运动员加 油鼓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疫情很 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据中国气象局网站 11 月 1 日消息,今晨,东北局地气温下降幅度超过 20 摄氏度以 上,全国普遍降温,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预寒准备。 C.10 月 31 日麦当劳宣布它在冰岛的三间餐厅要撤出,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 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4.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2 分)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 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 5.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 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对写作的感悟。(不超过 80 字,标点 不计。)(4 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 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 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縹,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 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 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日: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 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ˆ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 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日:“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 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日:“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日 “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 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日:“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 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 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 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干斛。 [注①玄縹: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②典司:主管,主管部门。③客星: 外来的星座。④御坐:皇帝的星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物色:寻找 B.我竞不能下汝邪 下:使…屈于之下 C.车驾即日幸其馆 幸:驾临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特征:特别征召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直接表示严光“淡泊名利”的一项是()(3分) ①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②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③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④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⑤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⑥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 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①,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 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②,是 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 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 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 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 “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 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 客星③犯御坐③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 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 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注] ① 玄纁: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 ② 典司:主管,主管部门。 ③客星: 外来的星座。④御坐:皇帝的星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物色:寻找 B.我竟不能下.汝邪 下: 使……屈于之下 C.车驾即日幸.其馆 幸:驾临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特征:特别征召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直接表示严光“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3 分) ①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② 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③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④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⑤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⑥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 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见识的人 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光武帝比 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意识,他没有依从光武帝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 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3分) (2)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3分) (3)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荀子 (2)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李白) (3)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苏轼) (4)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李商隐)
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 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见识的人。 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光武帝比以 前 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意识,他没有依从光武帝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 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3 分) (2)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3 分) (3)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4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 军 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 军 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 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荀子 (2)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蜀道难》李白) (3)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苏轼) (4)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李商隐)
(5)君子之交淡如水, 。(《秋水》庄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 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晉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 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 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 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 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 望去,大家已然走岀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 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 政ˆ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 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 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 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 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囻 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ˇ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 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5)君子之交淡如水, 。(《秋水》庄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 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 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 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 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 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 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 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 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 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 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 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 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 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 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 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 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 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叉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 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 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 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种天地之大道,一种 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 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 如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 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 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岀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 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2.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5分) 13.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6分) 4.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价值”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6分)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 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 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 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 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 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 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 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 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 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 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 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 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2.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5 分) 13.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6 分) 14.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价值”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