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丝鹅依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褶皱的形成机制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系 2021年3月
构造地质学 褶皱的形成机制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系 2021年3月
完拉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根据褶皱的形成条件、褶皱类型及形态,可将褶皱的 形成机制分为: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 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构造地质学 根据褶皱的形成条件、褶皱类型及形态,可将褶皱的 形成机制分为: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 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光挂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一、 纵弯褶皱作用 1.纵弯褶皱作用的概念 原始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受到侧向的顺层挤压力的作用 后发生褶皱弯曲叫做纵弯褶皱作用。 图1纵弯褶皱作用
构造地质学 一、纵弯褶皱作用 1.纵弯褶皱作用的概念 原始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受到侧向的顺层挤压力的作用 后发生褶皱弯曲叫做纵弯褶皱作用。 图1 纵弯褶皱作用
完丛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2.单层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1)弯曲层外凸的一侧受到平行于弯曲面的引张而拉伸。 (2)弯曲层内凹的一侧受到挤压而压缩。 (3)二者之间的一排小圆表现为既无拉伸又无压缩,为一中和面。 (4)中和面以上的张应力呈水平方向分布。 (5)中和面以下的压应力也呈水平方向分布。 初始单元体 +61 中和面 中和面的特点一 应变分布型式 图2单层纵弯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
构造地质学 2.单层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1)弯曲层外凸的一侧受到平行于弯曲面的引张而拉伸。 (2)弯曲层内凹的一侧受到挤压而压缩。 (3)二者之间的一排小圆表现为既无拉伸又无压缩,为一中和面。 (4)中和面以上的张应力呈水平方向分布。 (5)中和面以下的压应力也呈水平方向分布。 图2 单层纵弯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
光性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3.单层岩层纵弯褶皱中形成的小构造 在单一岩层受侧向挤压形成纵弯褶皱时,在岩层的不同部位可形成一系 列有规律分布的小构造。如果岩层韧性较高,岩层外凸侧因拉伸而变薄,内 凹侧因挤压压缩而变厚;如果是较脆性的岩层,在褶皱岩层外凸侧常形成与 层面垂直呈扇形排列的楔形张节理或小型正断层;而在褶皱岩层的内凹侧因 压缩而形成逆断层;若内凹侧微层理发育,还可形成一系列小型褶皱。 无应变面(中和面) 图3单层纵弯曲的应变状态及内部小构造 A一纵弯曲的应变状态,B一韧性层的变形,C一脆性层的断裂变形;D一上部断裂下部褶皱
构造地质学 3.单层岩层纵弯褶皱中形成的小构造 在单一岩层受侧向挤压形成纵弯褶皱时,在岩层的不同部位可形成一系 列有规律分布的小构造。如果岩层韧性较高,岩层外凸侧因拉伸而变薄,内 凹侧因挤压压缩而变厚;如果是较脆性的岩层,在褶皱岩层外凸侧常形成与 层面垂直呈扇形排列的楔形张节理或小型正断层;而在褶皱岩层的内凹侧因 压缩而形成逆断层;若内凹侧微层理发育,还可形成一系列小型褶皱。 图3 单层纵弯曲的应变状态及内部小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