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子夜》创作的时代背景。 2、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3、赏析节选部分中吴老太爷所折射出来的 象征意义。 4、使学生理解《孑夜》对社会现实的描摹 对社会性质的解释以及史诗性艺术特征, 进而认识《子夜》的文学史地位,以及茅 盾对社会剖析小说的贡献
教学目标 • 1、了解《子夜》创作的时代背景。 • 2、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 3、赏析节选部分中吴老太爷所折射出来的 象征意义。 • 4、使学生理解《子夜》对社会现实的描摹、 对社会性质的解释以及史诗性艺术特征, 进而认识《子夜》的文学史地位,以及茅 盾对社会剖析小说的贡献
茅盾简介 蒴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 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 他常用的笔名。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1920年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 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1月成立了“文学研究
茅盾简介 • 茅盾 (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 动家。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茅盾是 他常用的笔名。 •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 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 1920年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 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 1月成立了“文学研究 会”
茅盾简介 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咀组。同年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 的党员之 1927年9月,发表《幻灭》,至1928年6月,又 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 的创作。 ·1927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阶 段。这期间,完成了长篇小说《子夜》
茅盾简介 • 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 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 的党员之一。 • 1927年9月,发表《幻灭》,至1928年6月,又 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 的创作。 • 1927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阶 段。这期间,完成了长篇小说《子夜》
茅盾简介 《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 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 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的40卷本的 《茅盾全集》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 ·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 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茅盾简介 • 《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 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 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 •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的40卷本的 《茅盾全集》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 • 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 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