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共39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 欧阳修对李白 王国维 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 、贾岛、杜甫D、孟郊、陆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一一编年体;《战国策》一一断代史;《史记》一一纪传体;《汉 书》一一国别体 B、《左传》一一断代史:《战国策》一一国别体;《史记》一一纪传体;《汉 书》一一编年体 C、《左传》一一编年体;《战国策》一一纪传体;《史记》一一断代史;《汉 书》一一国别体 D、《左传》—一编年体;《战国策》一一国别体;《史记》一一纪传体;《汉 书》 断代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 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髙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 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 常建等 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 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 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 巩、韩愈、柳宗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共 39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 )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 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 )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 游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 书》——国别体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 书》——编年体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 书》——国别体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 书》——断代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 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 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 常建等。 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 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 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 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 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 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 的赞语。 7、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 倡导的“古 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8、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 等为代表的 婉约派和以辛弃疾、 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9、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 与 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 1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 父子”是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87分) 三、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A、(2)战士军前半死生,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山一程,水一程 (纳 兰性德《长相思》) (5)漠漠水田飞白鹭,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6)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8)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四、诗歌鉴赏(共1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 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 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 对 的赞语。 7、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 、 倡导的“古 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 8、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 等为代表的 婉约派和以辛弃疾、 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9、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 与 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 1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 “三父子”是 、 、 。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共 87 分) 三、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 1 小题,共可选 4 小题。8 分)。 11、 (1)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A、 (2)战士军前半死生, ! ,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B、 (4)山一程,水一程, , 。(纳 兰性德《长相思》) (5)漠漠水田飞白鹭, 。 ,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 (6)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江月年年望相似。 ,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 (8)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四、诗歌鉴赏(共 17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12—13 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泂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 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 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 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19题(共12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 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 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14—16 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 分) 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 分)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7—19 题(共 12 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为天下笑。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事不目见耳闻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8、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 1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分) (2)、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20~23题。(14分)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 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 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建炎二年 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 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可求仰曰: “君于我胡大无情。”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 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 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 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 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徽言曰:“吾为建炎天 子守。”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 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 “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 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为天下笑。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事不目.见耳闻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8、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 1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 分) (2)、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 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 20~23 题。(14 分)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 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 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建炎二年 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 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可求仰曰: “君于我胡大无情。”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 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 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 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 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 徽言曰:“吾为建炎天 子守。”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 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 “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 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
觊其惧状。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以酒持掷袭宿我尚饮这 酒平慢骂不忌金人知不可属遂射杀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②噍:jio,责备。③猥:形容人多。 (节选自《宋史·忠义》) 20、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拔:攻下 B.义不见蔑敌手 见:看见 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 尸:陈尸示众 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 21、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 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 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 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 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22、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 (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分) 23、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 饮以酒持杯掷娄宿曰我尚饮汝酒 乎慢骂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 七、现代文阅读鉴赏(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觊其惧状。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 以 酒 持 杯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 遂 射 杀 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②噍:jiào,责备。③猥:形容人多。 (节选自《宋史•忠义》) 20、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拔:攻下 B.义不见.蔑敌手 见:看见 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 尸:陈尸示众 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 21、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 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 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 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 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22、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 分) (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 分) 23、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 分) 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 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遂 射 杀 之。 七、现代文阅读鉴赏(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