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医学、卫生发展理论,推动了卫生事业 是50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健康观产 生重大变化。 是60年代,人们认识到健康应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人类在享 有卫生服务方面应该得到公平的待遇。人类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 对象是人类 三是70年代,人们认识到卫生保健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而卫生保健的发展同时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即社会医学关 于“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性作用”的观点。 四70年代后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和基本途径
(二) 社会医学、卫生发展理论,推动了卫生事业 一是50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健康观产 生重大变化。 二是60年代,人们认识到健康应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人类在享 有卫生服务方面应该得到公平的待遇。人类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 对象是人类。 三是70年代,人们认识到卫生保健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而卫生保健的发展同时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即社会医学关 于“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性作用”的观点。 四70年代后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和基本途径
三)我国卫生保健成功经验的启发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文化十分 落后,医药设施极为贫乏,疾病流行非常严重。广大农村除了在少数集 镇上有散在的开业医生外,基本上是无医无药。全国2000多个县,仅有 1400所设备极其简陋的县卫生院,病床仅2万张,只能为少数有钱人服 务。广大农民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生命和健康毫无保障。婴儿死亡率 高达200‰,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人口死亡率仅为25‰,人均期望 寿命35岁。 解放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取得了 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我国卫生工作在正确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在五六十年代,用了 较短时间建立健全了一个遍布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多层次、多渠道 培养了一支庞大的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医疗保健 制度,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国家、集体、群众共同集资兴办 卫生事业等,从而使人民的健康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三) 我国卫生保健成功经验的启发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文化十分 落后,医药设施极为贫乏,疾病流行非常严重。广大农村除了在少数集 镇上有散在的开业医生外,基本上是无医无药。全国2 000多个县,仅有 1 400所设备极其简陋的县卫生院,病床仅2万张,只能为少数有钱人服 务。广大农民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生命和健康毫无保障。婴儿死亡率 高达200‰,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人口死亡率仅为25‰,人均期望 寿命35岁。 解放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取得了 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我国卫生工作在正确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在五六十年代,用了 较短时间建立健全了一个遍布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多层次、多渠道 培养了一支庞大的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医疗保健 制度,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国家、集体、群众共同集资兴办 卫生事业等,从而使人民的健康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早在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哈夫丹马勒博士来 到我国考察,看到我国卫生保健工作仅用了25年的时间取 得很大成绩,特别是广大农民获得了较好的卫生保健服务 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马勒博士从中国的宝贵经验中受到 很大的启发,结合当时国际的社会经济和卫生状况,受社 会医学和卫生发展理论的影响,因而提出了“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的设想。这一设想在1977年5月第三十届世界卫 生大会上形成决议,使得“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成为各国 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的主要卫生目标
早在1975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哈夫丹·马勒博士来 到我国考察,看到我国卫生保健工作仅用了25年的时间取 得很大成绩,特别是广大农民获得了较好的卫生保健服务 ,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马勒博士从中国的宝贵经验中受到 很大的启发,结合当时国际的社会经济和卫生状况,受社 会医学和卫生发展理论的影响,因而提出了“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的设想。这一设想在1977年5月第三十届世界卫 生大会上形成决议,使得“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成为各国 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的主要卫生目标
三、HFA是全球卫生战略和社会目标 20世纪70年代初,在对9个国家调查的研究报告中已明确提出“ 必须用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来解决世界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卫生 服务的问题”,并第一次运用了“ Primary Health Care(初级卫生保 健〕这一术语,提出了初级卫生保健的理论雏形:卫生保健理论 的发展,要求卫生部门和其它部门密切联系、各部门间全面协调 强调卫生服务的社会公正精神 1978年9月6~12日,来自134个国家的代表,同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正式联系的专门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67名 代表来到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府阿拉木 图,参加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
三、HFA是全球卫生战略和社会目标 20世纪70年代初,在对9个国家调查的研究报告中已明确提出“ 必须用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来解决世界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卫生 服务的问题” ,并第一次运用了“Primary Health Care(初级卫生保 健)”这一术语,提出了初级卫生保健的理论雏形:卫生保健理论 的发展,要求卫生部门和其它部门密切联系、各部门间全面协调 ,强调卫生服务的社会公正精神。 1978年9月6~12日,来自134个国家的代表,同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正式联系的专门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67名 代表来到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府阿拉木 图,参加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
这次大会的目的是: 促进所有国家对初级卫生保健的理解 交流各国发展初级卫生保健的经验并交换情报资料 评价全世界卫生和卫生保健工作现状及其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 探讨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改善卫生状况的途径。 确定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筹学方法。 ●确定各国政府、国家组织与国际性组织在卫生技术合作和支持初 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提出有关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建议。 阿拉木图会议明确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并在《阿拉木图宣言 》中明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 的关键和基本途径。m
这次大会的目的是: l 促进所有国家对初级卫生保健的理解。 l 交流各国发展初级卫生保健的经验并交换情报资料。 l 评价全世界卫生和卫生保健工作现状及其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 ,探讨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改善卫生状况的途径。 l 确定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筹学方法。 l 确定各国政府、国家组织与国际性组织在卫生技术合作和支持初 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l 提出有关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建议。 阿拉木图会议明确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并在《阿拉木图宣言 》中明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 的关键和基本途径。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