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 二自由度模型忽略了前、后轴及左、右轮载荷 变化、车轮外倾角、悬架导向杆系及变形对轮胎侧偏 角的影响。因此,轮胎弹性侧偏角绝对值的大小取决 于整车质心位置和轮胎无外倾角也无载荷变化下的侧 偏刚度。 1弹性侧偏角: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产生的弹生侧偏角。 2侧倾转向角:侧向力使厢外倾导致转向杆运动 而产生的前轮平面绕主销的转动。 3变形转向角:侧向力使厢外倾导致悬架导向系 变形而产生的后轮平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 1/25
1/25 二自由度模型忽略了前、后轴及左、右轮载荷 变化、车轮外倾角、悬架导向杆系及变形对轮胎侧偏 角的影响。因此,轮胎弹性侧偏角绝对值的大小取决 于整车质心位置和轮胎无外倾角也无载荷变化下的侧 偏刚度。 变形而产生的后轮平面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 变形转向角:侧向力使车厢外倾导致悬架导向杆 系 而产生的前轮平面绕主销的转动。 侧倾转向角:侧向力使车厢外倾导致转向杆系运 动 弹性侧偏角: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产生的弹性侧偏角。 . . . 3 2 1
车身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瞬 时轴线。 侧倾中心:侧倾轴线通过车厢在前后轴 汽 处横断面的瞬时转动中心。 侧倾中心的位置由悬架的导向杋构所决 车 的 柄可用解析和图解两种方法获得侧倾中心 外 妫囹解方法是利用可逆原理,即假设车厢 不动而地面相对车厢发生转动求出地 倾「面相对车厢的瞬时转动中心,它也是车 厢的侧倾中心。 2/25
2/25 1. 车身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瞬 时轴线。 侧倾中心:侧倾轴线通过车厢在前后轴 处横断面的瞬时转动中心。 侧倾中心的位置由悬架的导向机构所决 定。 可用解析和图解两种方法获得侧倾中心。 图解方法是利用可逆原理,即假设车厢 不动而地面相对车厢发生转动,求出地 面相对车厢的瞬时转动中心,它也是车 厢的侧倾中心
无侧向力 有侧向力 E mg D 单横摆臂独立悬架及铏 32(<
3/25 D G 单横摆臂独立悬架及车厢 E F m gs Fy Fr Fl 无侧向力 有侧向力
C mg F D g 单横摆臂独立悬架车厢的侧倾中心 F→乃至=0F→个乃至F=mg 4/25
4/25 Om D G E F d g Fy mg C Fl Fr C
G 双横摆臂独立悬架及
5/25 D G Ol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