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U 1地面制动力 W a T F “ F p 2制动器制动力 F xb T F μ F Braking Force 1/12
1/12 a u Fp Fz Fxb T W r T Fxb = r T F = F 1 地面制动力 2 制动器制动力 Braking Force
W FrAY 2 图4-1制动时车轮受力条件 2/12
2/12 a u Fp Fz Fxb T W F 图4-1 制动时车轮受力条件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E6>>F F bmax F 踏板力,N E<F=F 踏板力,N rh=F rb max 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 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它们同时大才好。 3/12
3/12 踏板力,N F F Fxbmax = F Fxb = F C 踏板力,N 3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 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它们同时大才好
4硬路面上的附着系勤 仔细观察汽车的制动过程可发现,轮胎留 在地面上的印痕从车轮滚动到滑动是一个渐变 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 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一可辨别轮胎花纹的 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 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 纹越来越模糊。 第三阶段:拖滑一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 痕,看不出花纹。 >P0O,→m,=0 W 42
4/12 仔细观察汽车 的制动过程可发现,轮胎留 在地面上的印痕从车轮滚动到滑动是一个渐变 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 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可辨别轮胎花纹的 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 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 纹越来越模糊。 第三阶段:拖滑-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 痕,看不出花纹。 w r w u r 0 uw rr0 w w = 0 w r w w r w u r 0 u r 0
不同滑动率轮胎印迹变化规律
5/12 不同滑动率轮胎印迹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