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家法是在日常生活学习或活动情况下有目的、有计 划地直接观察被试者心理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的规律由于 研究的目的要求不同,观察法可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时 间上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内容上分)。 要使观察法获得预定的效果,必须自始至終有明确的目 的,根据观察的目的,提出观察的具体任务,并围绕目的任 务,有选择地观察和记录有关的心理表现。观察法应在自然条 件下进行,使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是被人现察,否则行为表现 的自然性就会消失 观察法虽能保持被观察者心理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但 是,其缺点是研究者处于被动地飩,他只能消极等待所关心的 现象的出现,不能在必要时反复观察。并且案所得到的材料 既难以作数量分析,也难以嵴确地确定某种心理淝衾发生的原 因 、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 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法观察法相比,其犹点可以 主动地引起他要研究的心理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蘗种理 现象的出现,研究者通过控制和改变条件,容易判断和分析其 被试者的心理现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及其心爆产生的原困这 种方法也适用于教师心的研究。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验室多歌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粲件下,研究着有意改变 和创造某些条件引起被试者某些心理现象的出现。其优点是既 主动创造条件,又是在自然情景下进行,因此兼有现察法的优 点,不过,它不如观察法广泛。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研究的方法。它是 11·
用各种仪器严格控制外部条件和相应心理反应的特点,按照研 究者规定好了的条件引起被试者的心理现象,在研究个别心理 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心理的生理机制方面,这种 方法常被广泛应用。 三、请查法 当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不能直接观察到人的内隐行为,或 需要研究过去出现的与长时期的行为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 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这种研究方法叫调查法。调查法的 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话、问卷和作品分析等。这也 是研究救师心理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被试者谈话,查明和确定他的某些心理特 点。研究者要根据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定谈话的话题和 内容。谈话的话题和內容应该是被试者能够并乐于回答的,而 且能从中分析出被试者的心理活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被试 者的心理特征的结论是由其自身口头回答作出的,这往往不可 靠,因而一般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这样可以互相补充和验证。 问卷就是研究者用书面提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要 求被试着或有关人员提供书面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 动。这弊方法要求被试者回答问魉要明确,从而确定某一类墾 人们的心理倾向和心理水平。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被试者活动产品来分析其心理特征。这 种方法可以揭示被试者的技能和熟练程度、能力水平和知识的 范围等。在用这种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仅研究活动产品, 而鱼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因为在产品创作过程中心理特征 表现得更加明显。 四、个桌法 个案法就是对某一被试者,在较长时间里甚至长达几年
几卜年连续进行察、实验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研 究方法叫做个案法。在某种意义上说,个案法实际上就是对某 被试者作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个案法常用于个别 对象的追踪研究,如研究个别教师的心理特征。其优点是研究 结果具有连续性,也较寞实,但它的缺点是往往不带普遍性, 而且研究时间长,难于堅持到底。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其步骤一般是 1.选祥和确定研究的问题和对象(被试者) 2.制定研究计划 3.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 4.分析材料,对材料作出心理学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师在教育教学 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以及个性特征的 有关规律,其恻重点是探讨和研究教师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的有美律。教师心理的研究有利于提 高教师心理修养和学校的科学管理。 教虾心理学,是心理学请多分支的一个边缘科学和应用科 学,旨在帮助教师加深理解在教书育人活动中教师应有的心理 品质及提高心理效能的规律,因此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教师 的心理特征、教师的心理卫生、教师的人际关、教师的智力 技能和教师心理发展的动力。 研究教师心理的方法,尽管同样可以采取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法和个案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在实验设计、材料收集 等方面均比几童心理研究的难度大。为了深入开展教师心理的 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方法上应该有所突破 和创新,并需力求应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a、: 13
第二章教师心理品质的特点 教师心理是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的;它具有某些鲜明而稳定的职业特点。根据教师心理结构的 内涵,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r 教师心理=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 换句话说,教师心理结构是由其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 材施敦的职业技能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三个要素构成的。由 于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此,教狮不论在任何时候 或从事饪何活动时,总会自然面然地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 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位置上;也由于教 师吴有对学生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师感知敏锐,兴趣 广泛,求知欲强,善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还由于教师重视为 人师表的职业行为修养因此教师不仅以向学生无私地转授知 识为职责,而且总是以自己的言行。品德去教育和影鸭学生。 第一节教师心理品质特点概述 教师的工作特点 14
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形成教师心理品质的客观条件。大家 知避,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 识所以,研究教师心理特征不能离开教师的社会她位,物质生 活条件,特别是不能离开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来考赛。与 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最鲜明、最突出、最集中 地体现在“教书育人”上。教书育人,既反映了教师的职业地 位,也反映了教师工作最本质的特征。从这个基点出发,我们 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工作有如下四个特点 (-)潜移默化的教育性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 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体力的社会主义 新人。这就决定了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患想塑遣一代 新人的过程中,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所以,人民 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思想战线的战士,杜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建设者和带头人。教师工作质量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健 康成长,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工作的 这一特点,不只与那些以“物”为对象的工作有所不同,就是与 以人为对象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教 师是以自己优秀品质的总和来影响学生的。正如鲁迅先生所 说,思想品行荒谬的教师,只能教给学生“怎样敷符、偷生、 献媚、弄权、自私,然后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这不仅不 能造就新的战士,而只会给社会增刘黑暗。显然,敦师对学生 的一切工作,事无巨细,始终具有教育性,始终是为了培养 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活楼样。崮家的未来,寄希望予青少 年,而广大在学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的 昂德修养。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对学生的成长有誉特殊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