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致中国读者001 R6.诉诸威力041 前言006 R7.结论不相干042 2.3预设性谬误045 第1章基本的逻辑概念001 P1.复杂问语045 1.1什么是逻辑?002 P2.虚假原因046 1.2命题和语句002 P3.窃取论题047 1.3论证、前提和结论003 P4.偶性047 1.4论证和说明006 P5.轻率概括(逆偶性)048 1.5论证的辨识008 P6.隐藏证据049 A.前提指示词和结论指示词008 P7.假二分法050 B.语境中的论证011 2.4歧义性谬误052 C.非陈述形式的前提011 A1.一词多义052 D.未陈述的命题012 A2.歧读053 1.6演绎和有效性015 A3.重读054 1.7有效性和真假017 A4.合举055 1.8归纳与概率020 A5.分举056 1.9论证的分析021 A.解析论证021 第3章直言命题063 B.图解论证022 3.1直言逻辑064 C.交织的论证023 3.2直言命题与类064 1.10复杂的论证性语段 024 3.3直言命题的符号表示和文恩图068 3.4周延性071 第2章非形式谬误031 3.5存在含义073 2.1什么是谬误? 032 3.6亚里士多德型对当方阵和 2.2相干性谬误033 直接推论075 R1.诉诸无知033 A.矛盾关系075 R2.诉诸不当权威035 B.反对关系076 R3.人身攻击038 C.下反对关系076 R4.诉诸情感039 D.差等关系077 R5.诉诸怜悯040 3.7布尔型对当方阵080 003
3.8逻辑等值和直接推论081 H,不具有标准形式但有逻辑等值 A.换位081 的标准形式供选的命题124 B.换质083 1.除外命题125 C.换质位085 J.另外的复杂量词125 5.4统一翻译127 第4章直言三段论093 5.5省略三段论129 4.1标准形式直言三段论094 A.大项、小项和中项094 第6章符号逻辑135 B.式095 6.1现代逻辑的符号语言136 C.格095 6.2符号语101:命题逻辑的语言136 4.2三段论论证的性质097 A.否定138 4.3用于检验三段论的文恩图方法099 B.合取138 4.4三段论规则和三段论谬误105 C.析取139 规则1:避免四词项105 D.实质蕴涵(实质条件句)139 规则2:中项必须至少在一个前提 E.双条件句(实质等值)140 中周延106 F.分组记号140 规则3:在结论中周延的词项必须 6.3作为复合命题分析工具的 在相关的前提中周延107 真值表146 规则4:避免两个否定前提108 6.4重言的、矛盾的和偶真的陈述 规则5: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形式151 那么结论必须是否定的108 6.5检验论证有效性之真值表156 规则6:从两个全称前提得不出特 A.若千常见的有效论证形式159 称结论109 B.常见的无效论证形式161 C.较复杂的论证162 第5章日常语言中的论证115 6.6不完全真值表和逆向真值表165 5.1日常语言中的三段论论证116 A.不完全真值表165 5.2三段论论证中词项数量的归约116 B.逆向真值表167 5.3直言命题的标准化119 6.7论证、条件句和重言式170 A.单称命题119 B.谓项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的 第7章演绎方法173 直言命题120 7.1与真值表相对的自然推演 174 C.动词不是标准形式联项“是” 7.2有效性的形式证明174 的直言命题121 7.3替换规则(1)182 D.语词不按标准顺序排列的直言 7.4替换规则(2)188 命题122 拇指规则:进行演绎证明的策略193 E.量词不标准的直言命题122 7.5条件证明198 F.区别命题123 7.6间接证明202 G.不带量词的命题124 004
第8章量词理论209 9.3类比论证的评价241 8.1命题逻辑不够用210 9.4说明与假说246 8.2符号语102:量词逻辑的语言210 9.5对最佳说明的论证250 A.单称命题、主项和谓项210 B.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212 附录真值树259 C.有时陈述更复杂213 A.1命题逻辑260 8.3有效性证明218 A.2量词逻辑266 8.4条件证明与间接证明225 量词否定266 构造量化条件证明和间接证明的 存在示例266 拇指规则227 全称示例267 8.5无效性的证明228 重要词汇273 第9章归纳235 译后记291 9.1归纳概述236 出版后记292 9.2类比论证239 005
第1章 基本的逻辑概念 1.1什么是逻辑? 1.2命题和语句 1.3论证、前提和结论 1.4 论证和说明 1.5论证的辨识 A.前提指示词和结论指示词 B.语境中的论证 C.非陈述形式的前提 D.未陈述的命题 1.6演绎和有效性 1.7有效性和真假 1.8归纳与概率 1.9论证的分析 A.解析论证 B.图解论证 C.交织的论证 1.10复杂的论证性语段
1.1什么是逻辑? 逻辑是研究论证的性质的。宽泛地说,一个论证就是试图为接受某一主张为真提供理由。 (我们将在1.3节给出一个关于论证的更为精确的定义)一些论证提供好的理由,一些论证并 不提供好的理由。本书将教你如何识别和评价论证以便你能够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逻 辑是属于自我防卫的。懂点逻辑将有助于你免于上当受骗。逻辑鼓励你为你的信念去寻找好 的理由。懂点逻辑也能使你为自己构造更好的论证。论证有助于我们确定是否相信我们在报 纸上读到的或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东西。论证帮助我们作出决策。它们是我们阅读和写作论 文的主要成分。甚至我们在同朋友交谈时也会使用论证。本书所教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都 是有用的。 1.2命题和语句 所有的论证都是由命题或陈述构成的,因此,我们先从讨论命题或陈述人手。命题就 是可以被肯定或否定的东西。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如果命题与它所描述的事实 相一致,则它为真,否则为假。在这一点上,命题不同于问题、请求、命令和感叹,这些都 不能被肯定或否定。虽然命题的一个明确特征就是或者为真或者为假,但我们可能并不总是 知道一个给定的命题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命题“大卫·菜特曼在他21岁生日时打了3次喷嚏”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但我们可能从不知道事实真相。 与命题不同,问题、命令、请求和感叹并不产生关于世界的断定,它们没有真值,它们本身 既不真也不假。 陈述句被用来在书面或口头上表达命题。语句并不是命题。一个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在 某一确定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两个语句可以陈述同样的命题。命题是独立于陈述它的语 言的。例如,“Il pleut'”、“Es regnet'”和“Estálloviendo'”是三个不同的语句,但它们断定同 样的命题:它们都断定下雨了。当然,在一个给定的语言中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断定同一个 命题。 A.乔治·布什赢得了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B.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获胜者是乔治·布什; C.乔治·布什在2004年被选为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