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饮食民俗的形成、饮食惯制 2、教学难点:地方风味与菜系 【教学内容】 3.1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3.1.1饮食民俗的形成 3.1.2饮食民俗的结构和类型(膳食平衡) 3.1.3饮食惯制(食物浪费、勤俭节约) 3.2地方风味与菜系 3.2.1京菜与鲁菜 3.2.2菜与徽菜 3.2.3川菜与湘菜 3.2.4粤菜与闽菜 3.3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1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2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3西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饮食民俗?饮食民俗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饮食民俗的差异性。 2、试述饮食民俗的形成过程。 3、满族人忌食狗肉,回族人禁吃猪肉,这种饮食禁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观察了解高校食堂中大学生食物浪费现象、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和“三高”问题,谈谈你对 国家粮食安全、食物浪费,勒俭节约和膳食平衡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中国茶艺民俗(2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茶叶的分类与名茶,理解茶的沏泡与茶具,掌握古代与当 代茶文化。 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的各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饮食民俗的形成、饮食惯制 2、教学难点:地方风味与菜系 【教学内容】 3.1 中国饮食民俗概述 3.1.1 饮食民俗的形成 3.1.2 饮食民俗的结构和类型(膳食平衡) 3.1.3 饮食惯制(食物浪费、勤俭节约) 3.2 地方风味与菜系 3.2.1 京菜与鲁菜 3.2.2 菜与徽菜 3.2.3 川菜与湘菜 3.2.4 粤菜与闽菜 3.3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1 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2 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3.3 西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饮食民俗?饮食民俗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饮食民俗的差异性。 2、试述饮食民俗的形成过程。 3、满族人忌食狗肉,回族人禁吃猪肉,这种饮食禁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观察了解高校食堂中大学生食物浪费现象、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和“三高”问题,谈谈你对 国家粮食安全、食物浪费,勤俭节约和膳食平衡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 中国茶艺民俗(2 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茶叶的分类与名茶,理解茶的沏泡与茶具,掌握古代与当 代茶文化。 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的各类
特色及代表名品,领会中国茶具的生产与种类,熟悉茶具与茶的搭配。 3、课程思政目标及要求:通过中国数千年的茶俗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文化自信”“工匠精 神”“奋斗精神”等精神内涵,并养成对自己职业的职业精神:主张学生关注美好生活、弘扬正能 量的正确价值观:启发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熟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以及品饮习惯, 穿越历史古今、跨越国界中西的融会和贯通,通过茶艺民俗鉴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古代与当代茶文化、茶叶的种类与名茶 2、教学难点:中国茶文化人士与作品 【教学内容】 4.1饮茶的历史与传统 4.1.1古代茶文化 4.1.2当代茶文化 4.1.3中国茶文化人士与作品(品茶情趣) 4.2茶叶的种类与名茶 4.2.1绿茶类 4.2.2白茶类 4.2.3黄茶类 4.2.4青茶类 4.2.5黑茶类 4.2.6红茶类 4.3茶的沏泡与茶具 4.4中国特色茶文化(文化自信) 4.5茶文化旅游(茶艺表演一一工匠精神) 【复习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中国茶文化的看法。 2.在宋代以后,茶成为了大众饮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类型有哪些? 4.以四川茶馆为例,谈谈茶艺民俗在中国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特色及代表名品,领会中国茶具的生产与种类,熟悉茶具与茶的搭配。 3、课程思政目标及要求:通过中国数千年的茶俗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文化自信”“工匠精 神”“奋斗精神”等精神内涵,并养成对自己职业的职业精神;主张学生关注美好生活、弘扬正能 量的正确价值观;启发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熟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以及品饮习惯, 穿越历史古今、跨越国界中西的融会和贯通,通过茶艺民俗鉴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古代与当代茶文化、茶叶的种类与名茶 2、教学难点:中国茶文化人士与作品 【教学内容】 4.1 饮茶的历史与传统 4.1.1 古代茶文化 4.1.2 当代茶文化 4.1.3 中国茶文化人士与作品(品茶情趣) 4.2 茶叶的种类与名茶 4.2.1 绿茶类 4.2.2 白茶类 4.2.3 黄茶类 4.2.4 青茶类 4.2.5 黑茶类 4.2.6 红茶类 4.3 茶的沏泡与茶具 4.4 中国特色茶文化(文化自信) 4.5 茶文化旅游(茶艺表演——工匠精神) 【复习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中国茶文化的看法。 2.在宋代以后,茶成为了大众饮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类型有哪些? 4.以四川茶馆为例,谈谈茶艺民俗在中国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