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由市场交易机制的收益与成本 (1)使用自由市场交易机制的收益(Benefits (A)通过市场交易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而如果只是为内部所需而进行的生产 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市场交易,企业经营必然受到市场规则约束,因 此企业必须具有效率和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交易关系;而如果 某种活动只是为企业内部所需而设置,他就不会有足够的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力。 (2)使用自由市场交易机制的成本(Cost) (A)某种活动由一家独立的市场厂商来供应,而不是自己内部生产,纵向链 条上的生产协调可能会被破坏,或至少不协调,导致高成本;(B)与独立厂商发 生商业关系,企业的某些私有信息可能会被泄露;(C)厂商之间的交易由于契约 的不完全性而可能会发生许多费用,如:搜寻信息和对象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 本、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成本等等
自由市 长期契约 联盟伙伴 合资企业 层级组织 场交易 关系 交易结构的选择范围(The Spectrum of Governance Structures)
管理视角:专用性资产 资产专用性是投资支持某个特定交易项目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资产的一些 生产率,或者不对这种资产进行再投资以适合新的交易活动,专用性资产就不可 能用于别的交易.(Asset specificity is an asst that is dedicated or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资产专用性的形式包括: (1)地点的专用性Site specificity occurs when buyers and sellers locate fixed assets in close proximity to minimize transport and inventory costs. (2)物质资产的专用性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 occurs when one party or both parties to a transaction invest in equipment that is dedicated to a particular,limited use. (3)人力资本的专用性Human asset specificity occurs when employees develop skills that are specialized to a particular relationship or a given organization. 一种专用投资产生一种资产锁定(Lock-in)效应,使资产的投资报酬出现租 和准租(Quasi--rent)。“租”和“准租”的差异在于“租”是事前契约,“准租”是 事后契约。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有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可能就会使交易关系发生 根本性的转变,有可能使事前的契约关系发生扭曲,有可能受到卖方垄断和买方 垄断的威胁,这就是交易中的要挟问题(Holdup prob1lem),这种要挟会导致专用性 资产的准租金据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m)。这种机会主义在一定 意义上使合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事先的最优化安排,并且使合约的 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造成现货市场交易的费用高居不下
管理视角 企业在决定是制造还是购买时,通常存在三个错误认识 第一、厂商应该购买而不是自己生产,这样可以避免支付大量的生产成本; 第二、厂商应该生产,而不是购买,这样可以避免独立厂商与企业共同分享利润: 第三、厂商应该生产,而不是购买,因为纵向一体化的制造商可以在需求旺盛和 供应短缺的时避免支付昂贵的市场价格。 关于这三种观点,应该说都是片面的。当一个下游的制造企业(委托者)需要在 如下方案中做出选择:在市场上从一个上游独立厂商购买一个非标准件,或是在企业 内自己投资制造。 如果他决定制造,那么他就必须雇佣一个管理者来负责这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委托者可以掌握关于生产、成本和质量的信息,但是监督的成本就会很大,而且从事 这项工作的管理者也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决定从外 部购买,作为委托者,企业不可能掌握关于生产、成本和质量的信息,但是独立厂商 的管理者为了增加利润和维持长期性的商业关系,在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和服务改进 等方面会有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个结论,可以这样说,纵向一体化虽然能够较好地传递生产信息,传递有关成 本和质量的信息,虽然能够使生产决策更加定量化和有序化,但是这种投资经营行为 却不自觉地破坏了管理者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和提高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区位优势(邓宁理论) 二、OIL范式(OIL Paradigm) 所有权优势(O) 内部化(I) 区位优势(L) 直接投资 契约投资 贸易 OIL范式与直接投资、契约投资和贸易的关系 三、对折衷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区位优势(邓宁理论) 二、OIL范式(OIL Paradigm) 三、对折衷理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