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群氓的时代 我还以为我们在所有地方都会看到这种现象。一系列的危机在 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果是,到19世纪未叶,暗示真的变成 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其征兆。 首先是,在资本和革命的不断冲击下,资本主义时代之前的旧 制度(ancien regime)崩溃了。随之而崩溃的还有传统的宗教和政 治结构,以及精神方面的风俗习惯。,出家庭、邻里和农村组成的稳 定世界变得支离破碎,而扩大和发展中的城镇组成了一个不稳定 的世界。人]被从他们的土地和教堂里驱赶出来,被大量地吸入 这个不稳定的世界。从传统到现代的这种变化把无数无名的个人 抛入市场。他们是彼此没有联系的社会原子。德国社会学家滕尼 斯(Tonnies.,F.)①对于从社区或公社演变到社会的过程作了广为 人知的描述。更准确地说,这是从一个温暖、自然和自发的集体演 变为一个无情、人为、使人拘谨的集体的过程。前者的基础是宗 族、乡邻生活和共同的信仰,而后者的基础则是盈利的动机、相互 的好处,以及科学的逻辑。这种描述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解释了过 去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断裂,因而赢得了广泛的赞同。 蒸汽机以及男女老幼的聚集集中体现了工业领域迅猛的机械 化。这些人被工广敲打成型,服从机器的规则。他们把城镇变成 了战场。在那里,新产生的穷人和新产生的富人相互对抗。在每 个国家,这些后果都表现为庞大的工人阶级愤怒的崛起。工人阶 级把罢工之类的新行为方式作为武器,并获得了迄今为止闻所未 闻的组织形式,比如工会和政党。所有这些引导了人潮,给了它形 式和方向,并改变了政治游戏的规则。在那些日子里,当氓民们拥 上街头时,不再是为了庆贺某个保护神,或者参加某个狂欢饮宴, 或者是举行衣民起义。人们是在向他们的主人宣战。他们的声音 ①滕尼斯(1855一1936),德国社会学家,把社会有机说与社会契约说融为…体,认 为社会学是研究人及其心理、生理和杜会本,贡的实质科学、其对“社区”和“社会“的区分 在美国社会学界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章群体研究 。27· 盖过了他们那些并不圣洁的雇主。他们要求属于自己的权益。霍 布斯鲍姆(Hobsbawm,E.)①已经指出了他们的要求的持久性: 传统的氓民不会为了抗议而闹事骚乱。他们希望通过 闹事骚乱能够有所收获。他们认为当局会关注他们的动向, 并可能马上就会作出记步或妥协,因为氓民不只是为了某个 目的而随意聚集起来的一群人。他们虽然很少被持久地组 织起来,但是他们却是一个持久的实体。对此,大家都是承 认的。(霍布斯鲍姆,1971:111) 这段文字强调了氓民或暴民的存在,指出了他们集会的场所 (衔道),以及他们为达到自己的要求而采取的行动。尤其是他明 确指出了整个现象的危险性。仅仅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已经足以 使当局让步。 工人阶级不断受到革命即将来临的思想的鼓舞。他们的领袖 忙于彩排革命。社会主义也许是一个崭新的思想,在法国尤其是 如此。自从1789年革命以后,革命和反革命一场紧接一场,似乎 水无止境。雅道奥古斯都·孔德没有说过,社会改革的主要问题 是如何达成一致,如何重建道德整体吗?然而,随着事情的迅猛发 展,真正的问题却成了防御工事,以及有规律地不断重现的血腥街 战。这种现象预示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人类社会的新民众进 人历史舞台的可以触摸到的标志。 那个时代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过分拥挤的城镇中形成的一种 新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C)②曾经说到过“一个拥挤的城市,一 ①霍布斯鲍姆(1917一).伦敦大学经济学和杜会学名誉教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其最新著作《极端的年代:短暂的20世纪》具有广泛的影响。 @波德莱尔(1821一:867),法国诗人和评论家,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现代主义 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作品为以恶之花》
·28· 样氓的时代 个允满梦想的城市”。但是,对于工人阶级来说,那却是一个充满 失望和沮丧的城市,它的一系列的市场导致了文化和消费习惯的 大规模形成。集体的官僚、集体的知识分子,以及集体的消费者一 个接一个地在社会舞台上亮相。思想和感情都被标准化了,所有 这些社会粒子加速器都把个人分离成了更加细微的粒子,把他们 判为无名的、朝生夕死的存在物。流行的报道正在起着交流和沟 通工厂的作用。它侧把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注人统一一的模子,以确 保每个个人都与预先确定的模子相一致。葛兰西注意到了这种发 展。他指出,在当代世界,趋于一致性的倾向比过去更为广阔,更 为深刻。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标准化已经达到了全民族,甚至是整 个欧洲大陆的范围(葛兰西,1953:150)。 他同时也指出了一种新氓民的诞生。这种氓民完全依赖于其他 的人。他们受到各种不同寻常地广为流传的一致性潮流的影响,并 且在实际上屈从于两种一致性:一种是来自上层的少数人的一致性: 一种是来自下层的多数人的一致性。他看到了这两种一致性之间持 久的斗争,它们之间的一场战斗。他还看到了争夺霸权的战斗,以及 平民社会的危机(葛兰西,1953:130)。 如果循着葛兰西的思想作最终的阐述,我们就会被迫得出这 样的结论,在一个氓民的时代里,在导致社会动荡的冲突中,真正 处于危急之中的并不只是权力,或者说并不主要是权力。权力的 获得或放弃依赖于力量的相对强弱。真正处于危急之中的是影 响。因为影响之获得或失去,取决于两种一致性之中是否有一种 对另一种取得了支配地位。 二 19世纪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清晰的。在那个时代中,奔走变 化,爱好暴力的人群是可以塑造的,但也是不可遏止的。外界的观 察者从中看到,乱七八糟的人类事务聚集在一起。它们淹没并肢
第一章群休研究 ·294 解每个个人,使他们成为某种社会狂乱的牺牲品。福楼拜这样描 与他的男主人公弗雷德里克(Frederic),说他在1848年革命的集 体迷乱的冲击下,就像足“被情绪高昂的人群的磁力吸引住了”(福 楼拜,1952:323)。 奔走的人群就像是披着集体外衣的弗兰肯斯泰因 (Frankenstein)①,它制造出一种春风得意的气氛,而正是这种得意 洋洋使得人们神魂颠倒、烦躁不安。福楼拜描述了人群冲进皇宫 的情景,说他在不可预见的冲动的影响下,不断地向上拥来,吼 叫声此起彼伏,就像在春分和秋分海潮推动下向上回流的河水。” (福楼拜,1952:319-320) 这些深刻的印象让常人难以忘怀。人们像社会动物一样聚集 在一起。他们沉醉于从过度兴奋的人群中进发出来的神秘力量, 然后又逐步进入易受暗示影响的状态,就像那种由药物和催眠术 引发的状态。只要在那种状态中,别人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 别人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他们甚至会接受最没有意 义的劝告和训导。入们总是强调个别入的反应,就像在朝圣、爱国 游行、音乐节以及政治集会中发生的事情那样。福楼拜在他的男 主人公身上揭示了同样适用于群体人状态的症状。福楼拜描述他 的男主入公说:“一股巨大的爱流,一种至高无上的普遍的温柔传 遍全身,好像整个人类的心都在他的胸中跳动,使得他浑身颤抖。” (福楼拜,1952:323) 然而,直到近代之前,这种人群只是偶尔才出现。他们所起的 作用也相当有限。所以他们没有真的成为一个问题,也并不呼唤 某个特定学科的出现。然而,一且他们变得随处可见,情况就不同 了。也许我们该相信勒邦的话:群体通过选举或者反叛,有力量影 ①弗兰肯斯泰因,作法自毙的人,毁灭创造者白己之物。原为·个著名的电影怪 物角色,最初出现在科幻小说中。书中的弗兰肯斯泰因是个学生,他制造了··个怪物, 却被这个怪物杀死。后米弗兰肯斯泰因就成了怪物的名字
·30· 群氓钓时代 响事件的进程。这是一种新的历史现象,也是社会正在发生变化 的象征。事实上,社会中样体的团结正在不断遭到瓦解,传统的纽 带正日渐松弛,宗教信仰也不断受到破坏。个人就像是被分离的 原了,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在我]城镇的丛林里、工厂的沙漠 上,以及我办公室的阴郁中,个人成了他们自身需要的辆牲品。 这些不同的原子,大众中的颗粒,汇集起来,成为爱好暴力的不稳 定的混合物。它们形成了一种可以燃烧的空气,会在没有权威和 价值的社会真空中爆炸。它的爆炸力会随着其体积的扩大而增 强。这样的空气现在随处可见。勒邦是…个对此感兴趣的旁观 苔。他说: 我们所有的陈旧信念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社会的 古老支柱也正在一个个地倒塌。群体的力量成了惟一没 有受到任何威胁的力量,而且它的权威正处于不断的上 升之中。我们将要进入的时代真的将是一个群氓的时 代。(勒邦,1952:14) 三 我们总能在这幅图画上再描绘几笔。也许为了使其更符合实 际,这样的几笔甚至还是必需的。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群体象 征着一种新的社会状态,也就是指一场来自底层的、威胁社会组织 方式的反叛。然而,对现状的一致观点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其产生 的原因也达成了一致的观,点。所以,历史上的剧烈变化常常被用 来支持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关于大众社会的观点,另一种 是关于阶级社会的观点。 马克思和韦伯对阶级社会进行了理论阐述。他们为此都运用 了政治经济学。在这门学科中,群体被认为是一种新社会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