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 、积累·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分) 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阅兵式。在全 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本次阅兵式将“力行节约”。届时,气势如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要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其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的风貌,展示其维护祖国安 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力量和民族凝聚力。同 时,也是对那些欲挑战中国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慑(),让我们 共同期待、共同见证那踏着正步通过长安街的雷霆()万钧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慑( )霆(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先将有病句的句子找出来并用横线标出,然后逐一进 行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在现代社会,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我们青少年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树立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青少年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 范和准则,对我们提高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1)某班级拟组织一次主题为“周恩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的“地方文 化之旅”活动,请你模仿主题为“西游记、吴承恩、吴承恩故居”的“地方文化之旅”的 示例,拟写主题为“周恩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的“地方文化之旅”活动核心 内容的名称,并以简要的语言概括活动宗旨。不超过50字。(3分) 名称:探访吴承恩故居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宗旨:通过探访,认识吴承恩的情趣志向志向、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文学史地位 名称: 宗旨(不超过50字) (2)吴承恩是为我们淮安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 名著之一,里面的很多情节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试根据示例,用简明的语言从下面推 荐的几个情节中,选择一个概括其主要情节。(3分)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第1页共13页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第 1 页 共 13 页 涟水县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一、积累·运用(22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4 分) 2009 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的阅兵式。在全 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本次阅兵式将“力行节约”。届时,气势如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要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其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的风貌,展示其维护祖国安 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力量和民族凝聚力。同 时,也是对那些欲挑战中国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慑( ),让我们 共同期待、共同见证那踏着正步通过长安街的雷霆( )万钧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慑( ) 霆(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先将有病句的句子找出来并用横线标出,然后逐一进 行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 分) 在现代社会,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我们青少年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树立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青少年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 范和准则,对我们提高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1)某班级拟组织一次主题为“周恩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的“地方文 化之旅”活动,请你模仿主题为“西游记、吴承恩、吴承恩故居”的“地方文化之旅”的 示例,拟写主题为“周恩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的“地方文化之旅”活动核心 内容的名称,并以简要的语言概括活动宗旨。不超过 50 字。(3 分) 名称:探访吴承恩故居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宗旨:通过探访,认识吴承恩的情趣志向志向、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文学史地位。 名称: 。 宗旨(不超过 50 字): (2)吴承恩是为我们淮安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 名著之一,里面的很多情节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试根据示例,用简明的语言从下面推 荐的几个情节中,选择一个概括其主要情节。(3 分)
备选情节:拳打镇关西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草船借箭智取生辰纲 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为吃唐僧肉,三次变化成人形,骗过唐僧的信任, 但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不顾师傅的紧箍咒,最终将妖怪打回原形。 答:我选 情节: 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 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③“多难兴邦”是温家宝总理给震后的“北川中学”的题词,这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 ④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 争、地震、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⑤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答记者问时,用陆游的诗句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必将走出暂时 的困境、显示出更强大生命力的信心。这两句诗是“ ⑥请从下列所列举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表达他们的志趣 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情感的名言警句默写下来,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曹操柳宗元文天祥孔子 作者: 名言警句: 选答题:(任选两题作答)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必先利其器。(《论语》) ⑨勿以恶小而为之, (陈寿《三国志》) ⑩ ,绝知此事要躬行 、阅读·理解(68分) 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5~9题。(共16分) 藻类微生物燃料辟蹊径 陈一鸣 科技的进步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制造”出许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比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第2页共13页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第 2 页 共 13 页 备选情节:拳打镇关西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草船借箭 智取生辰纲 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为吃唐僧肉,三次变化成人形,骗过唐僧的信任, 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不顾师傅的紧箍咒,最终将妖怪打回原形。 答:我选 情节: 。 4.诗、文名句填空。(共 8 分,每题 1 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 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③“多难兴邦”是温家宝总理给震后的“北川中学”的题词,这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 名言: , 。 ④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 争、地震、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_________ , _____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⑤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答记者问时,用陆游的诗句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必将走出暂时 的困境、显示出更强大生命力的信心。这两句诗是“ _________ , _____ ”。 ⑥请从下列所列举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表达他们的志趣、 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情感的名言警句默写下来,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 曹操 柳宗元 文天祥 孔子 作者: 名言警句: 选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⑦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⑧ ,必先利其器。(《论语》) ⑨勿以恶小而为之, 。(陈寿《三国志》) ⑩ ,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阅读·理解(68 分) 藻类微生物燃料辟蹊径 陈一鸣 科技的进步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制造”出许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比 得 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 5~9 题。(共 16 分)
如,粮食应该给人吃还是给车“吃”。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近些日子却成了人们争议的 焦点 据英国《卫报》本月初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自2002年至今年2月,全 球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140%,而促成这一涨势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只 占15%,另外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慾料。 油价高企和随之而来的燃料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 赖,生物然料在一些国家便有了市场。不过,近期国际粮价的陡然上涨,生物燃料对粮食 资源的占用又招致了很多批评的声音。一些人指责说,一方面是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 甚至有很多人食不果腹,另一方面,有的国家却拿着穷人的口粮如玉米等农产品生产生物 燃料,让富人开着跑车兜风,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 在世界粮价暴涨这一事实中,不管生物燃料的推力实际上有多大,它目前面临的处境 都很尴尬,似乎有点进退两难。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 文章,倒是有可能給给困境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这篇文章说,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毎到夏季藻类在河流、湖泊 和近海“为害”的消息频繁见诸各国媒体,然而,藻类在适宜条件下疯狂繁殖的特性,却 可使其成为制取生物燃料“极富吸引力的原料″。英国藻类学会会长、敦提大学教授杰弗 里科德乐观地认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海藻,都为可持续的生物燃料生产提供了潜在的 可能性。 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其益处远不止于“除害”。用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制取生物 燃料,不仅会刺激这些农作物自身的价格,而且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与农作物或纤维原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摸拟试卷4第3页共13页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第 3 页 共 13 页 如,粮食应该给人吃还是给车“吃”。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近些日子却成了人们争议的 焦点。 据英国《卫报》本月初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自 2002 年至今年 2 月,全 球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 140%,而促成这一涨势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只 占 15%,另外 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 油价高企和随之而来的燃料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 赖,生物燃料在一些国家便有了市场。不过,近期国际粮价的陡然上涨,生物燃料对粮食 资源的占用又招致了很多批评的声音。一些人指责说,一方面是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 甚至有很多人食不果腹,另一方面,有的国家却拿着穷人的口粮如玉米等农产品生产生物 燃料,让富人开着跑车兜风,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 在世界粮价暴涨这一事实中,不管生物燃料的推力实际上有多大,它目前面临的处境 都很尴尬,似乎有点进退两难。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 文章,倒是有可能给困境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这篇文章说,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每到夏季藻类在河流、湖泊 和近海“为害”的消息频繁见诸各国媒体,然而,藻类在适宜条件下疯狂繁殖的特性,却 可使其成为制取生物燃料“极富吸引力的原料”。英国藻类学会会长、敦提大学教授杰弗 里·科德乐观地认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海藻,都为可持续的生物燃料生产提供了潜在的 可能性。” 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其益处远不止于“除害”。用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制取生物 燃料,不仅会刺激这些农作物自身的价格,而且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与农作物或纤维原
料不同,某些藻类植物天生就具有产生和积累天然撚料的特性。此外,藻类不仅能作为原 料制取生物柴油,用于内燃机的加热或发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合成化学品或制造药品。 栽培藻类非常容易,这种单细胞有机体只需要阳光、水和〓氧化碳就能生长。在仅仅 一天时间里,藻类的数量便能够翻两番,而且它还可帮助人们除去空气中的碳和废水中的 氮,同时具有颇高的环保效益。有报道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公司,计划明年在亚利 桑那州一座1000兆瓦发电厂的附近,建一家“藻类农场"。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 打算栽植足够多的藻类,一方面来处理这座发电厂产生的全部废气,另一方面可以每年生 产15亿升生物柴油和19亿升乙醇。 科技的力量是神奇的。人们由衷地希望,这股神奇的力量能够帮助生物燃料早日走出 尴尬,也为人类增添一段让藻类由害变宝的佳话。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7月17日) 5.文中说生物燃料目前面临的处境很尴尬,请说出它的尴尬是什么。(3分) 6.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有哪些好处?(3分) 7.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说说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有哪些可行性?(3分) 答 8.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另外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 答 (2)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文章,倒是有可能给困境 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第4页共13页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第 4 页 共 13 页 料不同,某些藻类植物天生就具有产生和积累天然燃料的特性。此外,藻类不仅能作为原 料制取生物柴油,用于内燃机的加热或发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合成化学品或制造药品。 栽培藻类非常容易,这种单细胞有机体只需要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就能生长。在仅仅 一天时间里,藻类的数量便能够翻两番,而且它还可帮助人们除去空气中的碳和废水中的 氮,同时具有颇高的环保效益。有报道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公司,计划明年在亚利 桑那州一座 1000 兆瓦发电厂的附近,建一家“藻类农场”。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 打算栽植足够多的藻类,一方面来处理这座发电厂产生的全部废气,另一方面可以每年生 产 1.5 亿升生物柴油和 1.9 亿升乙醇。 科技的力量是神奇的。人们由衷地希望,这股神奇的力量能够帮助生物燃料早日走出 尴尬,也为人类增添一段让藻类由害变宝的佳话。 (选自《人民日报》2008 年 7 月 17 日) 5.文中说生物燃料目前面临的处境很尴尬,请说出它的尴尬是什么。(3 分) 答: 。 6.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有哪些好处?(3 分) 答: 。 7.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说说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有哪些可行性?(3 分) 答: 。 8.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 分) (1)另外 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 ...”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 答: 。 (2)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文章,倒是有可能 ...给困境 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9.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请说出来。(3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一文,完成10~13题。(共16分) 坐对一山青 郭枫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采集风景的人们到哪儿去了? 竞把这一片宁静的山水,独留给我。这样最好,在冥坐中,我才能摄得两眼青青的山色! 我,愿望只有一个:我爱这座山。我不是没有见过那些耸峙的高峰的,匍匐在干仞绝壁之 下,人啊!便挣扎在无望的卑微里。因此,我爱这座山,爱就爱这份平凡。它安稳地矗立在 水之湄,不以巍峨震慑我,不以奇奥炫惑我,在金色的阳光下,却自有一份庄严在。九月 的阳光,像一脉透明的灵泉,把长空洗得好蓝好辽阔。满山林木,也沐着阳光的爽朗,绿 得纯净、绿得年轻、绿得好耀眼!在无边无际的亮蓝上抹下一大丛浓绿,除了自然,任谁的 彩笔也无法把风景画得这么令人惊心啊看这座山吧,毎一片林子,毎一块绿坡,甚至每一 张高举的叶片上,都屐示着最放纵的生命。不必解释也不能解释,我只能喃喃地独语:这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可是,别以为这么容易就认 识了山,山有一千个面貌,每个面貌都含蕴着奇异的风采。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山岚 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第5页共13页
2009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4 第 5 页 共 13 页 答: 。 9.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请说出来。(3 分) 答: 。 坐对一山青 郭 枫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采集风景的人们到哪儿去了? 竟把这一片宁静的山水,独留给我。这样最好,在冥坐中,我才能摄得两眼青青的山色! 我,愿望只有一个:我爱这座山。我不是没有见过那些耸峙的高峰的,匍匐在千仞绝壁之 下,人啊!便挣扎在无望的卑微里。因此,我爱这座山,爱就爱这份平凡。它安稳地矗立在 水之湄,不以巍峨震慑我,不以奇奥炫惑我,在金色的阳光下,却自有一份庄严在。九月 的阳光,像一脉透明的灵泉,把长空洗得好蓝好辽阔。满山林木,也沐着阳光的爽朗,绿 得纯净、绿得年轻、绿得好耀眼!在无边无际的亮蓝上抹下一大丛浓绿,除了自然,任谁的 彩笔也无法把风景画得这么令人惊心啊!看这座山吧,每一片林子,每一块绿坡,甚至每一 张高举的叶片上,都展示着最放纵的生命。不必解释也不能解释,我只能喃喃地独语:这 是神!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可是,别以为这么容易就认 识了山,山有一千个面貌,每个面貌都含蕴着奇异的风采。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山岚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一文,完成 10~13 题。(共 1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