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 赵梦高健罗子涵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3所大学大1~ 大4学生263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 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16.0%以上, 缺乏锻炼者占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 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肯 定意识越低(<0.05~p<0.001):③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均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 “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B=0.20~0.26,<0.01, <0.001)大于其他变量。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 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生活习惯,自我肯定意识,运动指数 Effects of Living Habits on 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Zhao Meng Gao Jian Luo Zi-H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iving habits on 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Methods by cluster sampling,263 college students ranging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among 3 universities in Tianjin were tested by the lifestyle scale and the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Results DThe data suggests that,among th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living habits,students that often rest and eat irregularly,stay up all night and get up late in morning accounts for 16.0%,students lack of exercise accounts for 26.6%;2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iving habits and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tates that the higher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includes dimensions of self-acceptance,self-fulfillment,self-enrichment and self-disclosure,the better living habits and the lower nega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contains self-isolation dimension and tension in the human dimension (p<0.05~p<0.001);3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oth suggest that living habits,family economical condition,grades,and whether or not the only child a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However,the predictability of sport index (B-0.18 0.26,p<0.01,p<0.001)is stronger than other variables.Conclusion good living habits help improve the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contributes to restrain the bad living habit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living habits,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中日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互动模式的比较研究一运用计划 行为理论进行探讨(项目编号:TJTY10-707)。 △通讯作者:高健,女,课题负责人。医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应 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e-mail:gaojian32@yahoo..com.cn 1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 赵梦 高健△ 罗子涵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天津市 3 所大学大 1~ 大 4 学生 263 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 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 16.0%以上, 缺乏锻炼者占 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 实和自我表露 4 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 2 项消极自我肯 定意识越低(p<0.05~p<0.001);③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均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 “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β=0.20~0.26,p<0.01, p<0.001)大于其他变量。结论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 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 生活习惯,自我肯定意识,运动指数 Effects of Living Habits on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Zhao Meng Gao Jian Luo Zi-H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iving habits on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Methods by cluster sampling, 263 college students ranging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among 3 universities in Tianjin were tested by the lifestyle scale and the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Results ①The data suggests that, among th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living habits, students that often rest and eat irregularly, stay up all night and get up late in morning accounts for 16.0%, students lack of exercise accounts for 26.6%;②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iving habits and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tates that the higher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includes dimensions of self-acceptance, self -fulfillment, self-enrichment and self-disclosure, the better living habits and the lower nega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contains self-isolation dimension and tension in the human dimension(p<0.05~p<0.001); ③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oth suggest that living habits, family economical condition, grad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 only child a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 predictability of sport index (β=0.18~ 0.26,p<0.01,p<0.001)is stronger than other variables. Conclusion good living habits help improve the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contributes to restrain the bad living habit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living habits, positive self-consciousness *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中日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互动模式的比较研究—运用计划 行为理论进行探讨(项目编号: TJTY10-707)。 △ 通讯作者:高健,女,课题负责人。医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应 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e-mail:gaojian32@yahoo.com.cn
1.前言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个性特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 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 据我国心理健康方面的学者近年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的大学生占20%~23%,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 有上升的趋势。 国内学者指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在于生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心理发展因素 等内部因素和家庭环境、教育模式、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来看,近几年, 吸烟和酗酒的比例逐渐上升,缺乏体育锻炼、毫无规律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十分普遍。不良的 生活习惯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体育 成绩难达标等。 关于抑制青少年危险行为、养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的策略,国外学者提出有必要实施包括培 养学生自我肯定意识在内的学校健康教育。自我肯定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一个维度,对个体的自 我认同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高自我肯定者具有更好的健康 习惯,而低自我肯定者更可能吸烟、酗酒、不吃早饭等阿。 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特点为喜欢熬夜、不吃早餐、不爱锻炼等☒,究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与 自我肯定意识有否关系,是否影响其自我肯定意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研究在调查大学生 生活习惯及自我肯定意识状况的基础上,从生活习惯来探讨其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 关系,希望能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添砖加瓦。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表1被试分布情况 全体(n=263) 男生(n=121) 女生(n=142) 项目 人数 % 人数 人数 % 医学 67 25.5 26 21.5 46 32.4 专业 文理 97 36.9 呢 24.8 62 43.7 工科 99 37.6 65 53.7 34 23.9 1-2年级 145 68.1 吧 43.0 93 65.5 年级 3-4年级 118 32.0 69 57.0 和 34.5 独生 116 44.1 56 46.3 60 是否独生 42.3 非独生 147 55.9 野 53.7 82 57.7 农村 118 44.9 e 43.0 66 46.5 来源地 城镇 145 55.1 57.0 76 53.5 富裕 17 6.5 5.0 11 7.7 家庭经济状况 一般 208 79.1 94 77.7 114 80.3 贫困 38 14.4 21 17.4 17 12.0 平均年龄(M士SD岁) 20.62±1.44 21.34±1.50 20.01±1.00 2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1.前言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个性特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 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 据我国心理健康方面的学者近年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的大学生占 20%~23%,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不容乐观,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 有上升的趋势[1]。 国内学者指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在于生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心理发展因素 等内部因素和家庭环境、教育模式、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1]。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来看,近几年, 吸烟和酗酒的比例逐渐上升,缺乏体育锻炼、毫无规律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十分普遍。不良的 生活习惯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体育 成绩难达标等[2]。 关于抑制青少年危险行为、养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的策略,国外学者提出有必要实施包括培 养学生自我肯定意识在内的学校健康教育[3]。自我肯定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一个维度,对个体的自 我认同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4]。有研究发现,高自我肯定者具有更好的健康 习惯,而低自我肯定者更可能吸烟、酗酒、不吃早饭等[6] 。 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特点为喜欢熬夜、不吃早餐、不爱锻炼等[2],究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与 自我肯定意识有否关系,是否影响其自我肯定意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研究在调查大学生 生活习惯及自我肯定意识状况的基础上,从生活习惯来探讨其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 关系,希望能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添砖加瓦。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医学 67 25.5 26 21.5 46 32.4 文理 97 36.9 30 24.8 62 43.7 工科 99 37.6 65 53.7 34 23.9 1~2年级 145 68.1 52 43.0 93 65.5 3~4年级 118 32.0 69 57.0 49 34.5 独生 116 44.1 56 46.3 60 42.3 非独生 147 55.9 65 53.7 82 57.7 农村 118 44.9 52 43.0 66 46.5 城镇 145 55.1 69 57.0 76 53.5 富裕 17 6.5 6 5.0 11 7.7 一般 208 79.1 94 77.7 114 80.3 贫困 38 14.4 21 17.4 17 12.0 项目 全体 (n =263) 男生 (n =121) 女生 (n =142) 专业 年级 家庭经济状况 平均年龄(M±SD岁) 20.62±1.44 是否独生 表1 被试分布情况 21.34±1.50 20.01±1.00 来源地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1~4年级大 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有效回收率为 93.9%),其中男生占46.0%,女生占54.0%:被试年龄范围为18~24岁。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生活习惯问卷 根据研究需要从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编制调查问卷,评定大学生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得分越高生活习惯越不良。作息包括起床时间和熬夜情况两方面:饮食包括早餐情况和饮食规律两 方面:体育锻炼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三方面。 2.2.2自我肯定意识量表 原量表由日本心理学者平尺贤二编制(日文版),中文版量表由高健进行翻译、修订,目前 已对天津市内2000余名大学生施测。根据因素分析结果,量表分为“对自我领域”和“对他人 领域”两个维度,其中对自我领域维度包含自我接纳(8个项目)、自我实现(7个项目)和自我 充实(8个项目)3个因子:对他人领域包含自我封闭(8个项目)、自我表露(7个项目)和对人 紧张(7个项目)3个因子。量表共计41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法(1=不符,2=基本不符,3=说不 清,4=基本符合,5=符合)。量表中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及自我表露4个子维度得分越 高自我肯定感越高: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个子维度得分越低自我肯定感越高。 本研究的量表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各维度Cronbach’sa系数在0.65~ 0.79之间:两周后重测相关系数为0.69~0.90之间,项目分与因子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0(均 为K0.001)。表明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结果 3.1不同个人背景的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从表2可见,自我表露维度显示年级差异,低年级更善于自我表露(t仁2.46,p<0.05)。 表2不同年级的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1~2年级(n=145)3~4年级(n=118) 维度 子维度 t值及显著性 SD SD 自我接纳 15.66 2.4915.10 2.80 1.69 对自己领域自我实现24.94 3.09 24.28 4.17 1.47 自我充实 26.26 4.52 25.41 5.14 1.42 自我封闭18.12 6.91 19.57 7.75 -1.60 对他人领域自我表露22.81 4.16 21.58 3.88 2.46* 对人紧张24.35 5.06 23.46 5.05 1.43 t值: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 从表3可见,自我表露维度显示是否是独生子女差异,独生子女更善于自我接纳和自我表露 (t=2.57,p<0.05)。 3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3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 1~4 年级大 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 300 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 263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9%),其中男生占 46.0%,女生占 54.0%;被试年龄范围为 18~24 岁。被试分布情况见表 1。 2.2 研究工具 2.2.1 生活习惯问卷 根据研究需要从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编制调查问卷,评定大学生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得分越高生活习惯越不良。作息包括起床时间和熬夜情况两方面;饮食包括早餐情况和饮食规律两 方面;体育锻炼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三方面。 2.2.2 自我肯定意识量表 原量表由日本心理学者平尺贤二编制(日文版)[4],中文版量表由高健进行翻译、修订,目前 已对天津市内 2000 余名大学生施测[5]。根据因素分析结果,量表分为“对自我领域”和“对他人 领域”两个维度,其中对自我领域维度包含自我接纳(8 个项目)、自我实现(7 个项目)和自我 充实(8 个项目)3 个因子;对他人领域包含自我封闭(8 个项目)、自我表露(7 个项目)和对人 紧张(7 个项目)3 个因子。量表共计 41 个项目,采用 5 点计分法(1=不符,2=基本不符,3=说不 清,4=基本符合,5=符合)。量表中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及自我表露 4 个子维度得分越 高自我肯定感越高;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 2 个子维度得分越低自我肯定感越高。 本研究的量表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 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在 0.65~ 0.79 之间;两周后重测相关系数为 0.69~0.90 之间,项目分与因子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30(均 为 P<0.001)。表明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结果 3.1 不同个人背景的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从表 2 可见,自我表露维度显示年级差异,低年级更善于自我表露(t=2.46, p<0.05)。 M SD M SD 自我接纳 15.66 2.49 15.10 2.80 1.69 对自己领域 自我实现 24.94 3.09 24.28 4.17 1.47 自我充实 26.26 4.52 25.41 5.14 1.42 自我封闭 18.12 6.91 19.57 7.75 -1.60 对他人领域 自我表露 22.81 4.16 21.58 3.88 2.46 * 对人紧张 24.35 5.06 23.46 5.05 1.43 t值: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P <0.05. 子维度 1~2年级(n=145) 3~4年级(n=118) 维度 t值及显著性 表2 不同年级的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从表 3 可见,自我表露维度显示是否是独生子女差异,独生子女更善于自我接纳和自我表露 (t=2.57, p<0.05)
表3独生-非独生子女的自我肯定意识比较 独生(n=116) 非独生(n=147) 维度 子维度 t值及显著性 M SD M SD 自我接纳 15.58 2.60 15.10 2.65 1.12 对自己领域 自我实现24.77 3.69 24.54 3.58 0.495 自我充实 26.53 4.69 25.364.87 1.959 自我封闭 18.01 6.53 19.37 7.86 -1.505 对他人领域 自我表露22.97 3.82 21.69 4.19 2.572* 对人紧张23.904.87 23.995.23 -0.153 t值: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 从表4可见,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维度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富裕 者维度分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者(均为0.05)。 表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自我肯定意识感比较 ①富裕(n=17)②一般(n=208) ③贫困(n=38) F值及显著性 纬度 子纬度 SD SD SD (事后检验) 自我接纳15.41 3.27 15.30 2.19 15.02 3.042.33 对自己领域 自我实现25.24 4.56 24.90 3.35 22.97 4.23 4.92*(①>②,③) 自我充实26.243.15 25.43 4.9323.71 5.91 4.61*(①>②,③) 自我封闭16.946.21 18.57 6.7020.71 10.321.96 对他人领域自我表露23.883.82 22.193.9420.76 4.524.13*(①>②,③) 对人紧张25.653.8924.065.1822.584.672.42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Scheffe法. *:P<0.05. 3.2不同生活习惯的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表5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在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中,作息不规律,经 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者达到16%以上,缺乏锻炼者竞达到26.6%。 从表5可见,不同起床时间在自我接纳(=9.63,K0.001)、自我实现(=4.18,K0.05) 和自我封闭(二3.37,K0.05)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起床时间越晚自我接纳和 自我实现维度分越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不同熬夜频率在自我实现(-3.81,PK0.05)和自我 封闭(仁4.23,K0.05)两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熬夜频率越高自我实现维度分越 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不同早餐摄取在自我实现(=6.44,0.01)、自我充实(=3.11,K0.05) 和自我封闭(=10.07,PK0.001)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早餐欠食品频率越高自 我实现和自我充维度分越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饮食规律与否在自我封闭(5.06,PK0.01) 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饮食规律性越好自我封闭维度分越低。 根据运动指数=运动频率×9+运动强度×5+运动时间×3,刀的公式求出运动指数,参照高 低端各27%的划分法,将运动指数划分为低、中、高3组,对不同运动行为水平被试的自我肯定意识 4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4 M SD M SD 自我接纳 15.58 2.60 15.10 2.65 1.12 对自己领域 自我实现 24.77 3.69 24.54 3.58 0.495 自我充实 26.53 4.69 25.36 4.87 1.959 自我封闭 18.01 6.53 19.37 7.86 -1.505 对他人领域 自我表露 22.97 3.82 21.69 4.19 2.572 * 对人紧张 23.90 4.87 23.99 5.23 -0.153 t值及显著性 t值: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P <0.05. 维度 子维度 独生(n=116) 非独生(n=147) 表3 独生-非独生子女的自我肯定意识比较 从表 4 可见,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维度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富裕 者维度分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者(均为 p<0.05)。 M SD M SD M SD 自我接纳 15.41 3.27 15.30 2.19 15.02 3.04 2.33 对自己领域 自我实现 25.24 4.56 24.90 3.35 22.97 4.23 4.92 * (①>②,③) 自我充实 26.24 3.15 25.43 4.93 23.71 5.91 4.61 * (①>②,③) 自我封闭 16.94 6.21 18.57 6.70 20.71 10.32 1.96 对他人领域 自我表露 23.88 3.82 22.19 3.94 20.76 4.52 4.13 * (①>②,③) 对人紧张 25.65 3.89 24.06 5.18 22.58 4.67 2.42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Scheffe 法. *:P <0.05. 纬度 子纬度 ①富裕(n=17) ②一般(n=208) ③贫困(n=38) F值及显著性 (事后检验) 表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自我肯定意识感比较 3.2 不同生活习惯的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比较 表 5 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在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中,作息不规律,经 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者达到 16%以上,缺乏锻炼者竟达到 26.6%。 从表 5 可见,不同起床时间在自我接纳(F=9.63,P<0.001)、自我实现(F=4.18,P<0.05) 和自我封闭(F=3.37,P<0.05)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 起床时间越晚自我接纳和 自我实现维度分越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不同熬夜频率在自我实现(F=3.81,P<0.05)和自我 封闭(F=4.23,P<0.05)两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 熬夜频率越高自我实现维度分越 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不同早餐摄取在自我实现(F=6.44,P<0.01)、自我充实(F=3.11,P<0.05) 和自我封闭(F=10.07,P<0.001)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 早餐欠食品频率越高自 我实现和自我充维度分越低,自我封闭维度分越高。饮食规律与否在自我封闭(F=5.06,P<0.01) 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 饮食规律性越好自我封闭维度分越低。 根据运动指数=运动频率×9 + 运动强度×5 + 运动时间×3[6,7]的公式求出运动指数,参照高 低端各 27%的划分法,将运动指数划分为低、中、高 3 组,对不同运动行为水平被试的自我肯定意识
差异性进行检验。从表4可见,在自我接纳(=18.41,PK0.001)、自我充实(=5.47,K0.01) 和自我封闭(仁4.61,PK0.05)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运动指数越高自我接纳和 自我充实维度分越高,自我封闭维度分越低。 表5不同生活习惯的自我肯定意识比较W士SD 对自己领域 对他人领域 项目 n() 自我接纳 自我实现 自我充实 自我封闭 自我表露 对人紧张 ①6:00-7:0072(27.4) 16.04±1.92 25.24±2.99 26.39±4.24 17.63±6.87 23.03±4.1124.75±5.07 起床 时间 ②7:00-8:00 146(55.5) 15.54±2.40 23.76±3.47 25.80±4.93 18.60±7.73 22.10±4.1423.55±5.12 ③8:00- 45(17.1) 13.96±3.72 22.31±4.65 25.29±5.31 21.16±6.18 21.51±3.6423.98±4.83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9.63"(③<①.②)4.18*(③<①.②) 0.76 3.37*(③>①.②) 2.17 1.36 ①偶尔 102(38.8) 15.55±2.38 25.02±2.99 26.17±4.25 17.86±8.02 22.63±4.0923.42±5.45 率②有时 熬夜 118(44.9) 15.51±2.31 24.81±3.52 26.17±5.08 18.52±6.66 21.86±3.9924.29±4.85 ③经常 43(16.4) 14.79±3.81 23.28±4.86 24.37±5.16 21.63±6.76 22.44±4.2624.28±4.70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1.41 3.81(①>③) 2.53 4.23(①>③) 1.01 0.91 ①按时吃 120(45.6) 15.72±2.50 25.16±2.93 26.35±4.53 16.81±6.72 22.59±4.1523.82±4.98 早餐 摄取 ②有时不吃 96(36.5) 15.30±2.23 24.63±3.43 25.87±4.72 20.47±7.78 22.24±3.8124.11±5.20 ③经常不吃 47(17.9) 14.53±3.90 22.71±5.57 24.06±5.81 21.32±6.22 21±4.39 24±5.15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2.87 6.44*(③<①.②)3.11(①>③)10.07*(①<②,③) 2.08 0.1 ①规律 99(37.6) 15.61±2.76 24.79±3.95 25.69±4.91 17.15±6.63 22.42±4.0224.24±5.12 饮食 规律②基本规律 112(42.6) 15.31±2.45 24.54±3.60 26.17±4.86 19.35±6.73 22.27±4.2423.64±5.21 ③不规律 52(19.8) 15.19±3.07 24.63±2.62 25.22±4.35 21.41±10.30 21.69±3.5724.34±4.29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0.48 0.13 0.63 5.06"(0<③) 0.39 0.51 ①高(0-40分)62(23.6) 15.69±2.45 24.81±3.39 27.59±4.93 17.59±7.63 22.62±3.8123.63±5.10 指数②中(41-5分)131(49.8) 运动 15±2.81 24.69±3.23 25.90±4.69 19.62±7.16 22.09±4.3824.53±4.80 ③低(56-80分)70(26.6) 10.9±5.04 23.74±5.39 20.17±6.18 21.45±5.27 21.16±4.1624.61±5.68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18.41"(③<①.②) 1.12 5.47"(③<①2)4.61(①<②.③)1.75 0.96 注:运动指数=运动频率×9+运动强度×5+运动时间×3(刃.参照高低端各27%的划分法,将运动指数划分为高、中、低3组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Scheffe法 *:P<0.05,*:P<0.01,*:P0.001 3.3不同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 从表6可见,生活习惯的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与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均呈不同程度的 负相关,与自我封闭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此外,早餐摄取和运动指数还与自我充实、起床时间 与自我表露呈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熬夜情况与对人紧张呈显著正相关。此结果显示,生活习惯越 良好有规律,自我肯定意识越积极,否则反之。 表6 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 (n=263) 变量 自我接纳 自我实现 自我充实 自我封闭 自我表露 对人紧张 起床时间 -0.24# -0.16林 -0.08 0.28* -0.13¥ -0.06 熬夜情况 -0.3】# -0.23+ -0.11 0.16* -0.04 0.18种 早餐摄取 -0.21林 0.14* -0.35* 0.25* -0.12 0.02 饮食规律 -0.14* -0.20林 -0.12 0.19# -0.11 0.04 运动指数 -0.30# -0.32# -0.41# 0.36# -0.05 -0.03 表内数值为Pearson相关系数,*:P<0.05,**:P<0.01, ***:P<0.001. 3.4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多元回归分析 5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5 差异性进行检验。从表 4 可见,在自我接纳(F=18.41,P<0.001)、自我充实(F=5.47,P<0.01) 和自我封闭(F=4.61,P<0.05)三个维度见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 运动指数越高自我接纳和 自我充实维度分越高,自我封闭维度分越低。 自我接纳 自我实现 自我充实 自我封闭 自我表露 对人紧张 ①6:00~7:00 72(27.4) 16.04±1.92 25.24±2.99 26.39±4.24 17.63±6.87 23.03±4.11 24.75±5.07 ②7:00-8:00 146(55.5) 15.54±2.40 23.76±3.47 25.80±4.93 18.60±7.73 22.10±4.14 23.55±5.12 ③8:00~ 45(17.1) 13.96±3.72 22.31±4.65 25.29±5.31 21.16±6.18 21.51±3.64 23.98±4.83 9.63***(③<①,②) 4.18* (③<①,②) 0.76 3.37* (③>①,②) 2.17 1.36 ①偶尔 102(38.8) 15.55±2.38 25.02±2.99 26.17±4.25 17.86±8.02 22.63±4.09 23.42±5.45 ②有时 118(44.9) 15.51±2.31 24.81±3.52 26.17±5.08 18.52±6.66 21.86±3.99 24.29±4.85 ③经常 43(16.4) 14.79±3.81 23.28±4.86 24.37±5.16 21.63±6.76 22.44±4.26 24.28±4.70 1.41 3.81* (①>③) 2.53 4.23* (①>③) 1.01 0.91 ①按时吃 120(45.6) 15.72±2.50 25.16±2.93 26.35±4.53 16.81±6.72 22.59±4.15 23.82±4.98 ②有时不吃 96(36.5) 15.30±2.23 24.63±3.43 25.87±4.72 20.47±7.78 22.24±3.81 24.11±5.20 ③经常不吃 47(17.9) 14.53±3.90 22.71±5.57 24.06±5.81 21.32±6.22 21±4.39 24±5.15 2.87 6.44**(③<①,②) 3.11* (①>③) 10.07***(①<②,③) 2.08 0.1 ①规律 99(37.6) 15.61±2.76 24.79±3.95 25.69±4.91 17.15±6.63 22.42±4.02 24.24±5.12 ②基本规律 112(42.6) 15.31±2.45 24.54±3.60 26.17±4.86 19.35±6.73 22.27±4.24 23.64±5.21 ③不规律 52(19.8) 15.19±3.07 24.63±2.62 25.22±4.35 21.41±10.30 21.69±3.57 24.34±4.29 0.48 0.13 0.63 5.06**(①<③) 0.39 0.51 ①高(0-40分) 62(23.6) 15.69±2.45 24.81±3.39 27.59±4.93 17.59±7.63 22.62±3.81 23.63±5.10 ②中(41-55分) 131(49.8) 15±2.81 24.69±3.23 25.90±4.69 19.62±7.16 22.09±4.38 24.53±4.80 ③低(56-80分) 70(26.6) 10.9±5.04 23.74±5.39 20.17±6.18 21.45±5.27 21.16±4.16 24.61±5.68 18.41***(③<①,②) 1.12 5.47**(③<①②) 4.61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 (①<②,③) 1.75 0.96 表5 不同生活习惯的自我肯定意识比较 M ±SD 项目 n (%) 对自己领域 对他人领域 注:运动指数=运动频率×9 + 运动强度×5 + 运动时间×3[6,7]. 参照高低端各27%的划分法,将运动指数划分为高、中、低3组.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Scheffe 法. *:P <0.05,**:P <0.01, ***:P <0.001. 早餐 摄取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饮食 规律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运动 指数注 起床 时间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熬夜 频率 F值及显著性(事后检验) 3.3 不同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 从表 6 可见,生活习惯的作息、饮食、体育锻炼三方面与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均呈不同程度的 负相关,与自我封闭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此外,早餐摄取和运动指数还与自我充实、起床时间 与自我表露呈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熬夜情况与对人紧张呈显著正相关。此结果显示,生活习惯越 良好有规律,自我肯定意识越积极,否则反之。 变量 起床时间 -0.24 *** -0.16 ** -0.08 0.28 *** -0.13 * -0.06 熬夜情况 -0.31 *** -0.23 *** -0.11 0.16 * -0.04 0.18 ** 早餐摄取 -0.21 ** -0.14 * -0.35 *** 0.25 *** -0.12 0.02 饮食规律 -0.14 * -0.20 ** -0.12 0.19 ** -0.11 0.04 运动指数 -0.30 *** -0.32 *** -0.41 *** 0.36 *** -0.05 -0.03 表内数值为Pearson相关系数, *:P <0.05,**:P <0.01, ***:P <0.001. 表6 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 (n =263) 自我接纳 自我实现 自我充实 自我封闭 自我表露 对人紧张 3.4 大学生自我肯定意识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