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6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至远。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意。(2分) 乡间的早晨,有夹着蚕豆花香味的清亮亮的晨风,有叩()响田野的清脆曼远 的牛铃;斜照的夕辉温柔地晕染着青紫色的薄暮,缕缕乳白色的炊烟飘飘袅()袅, 黄昏温馨的农家小院犹如一汪透明的湖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世界瞩目的2012年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精彩的比赛定会让世人大饱眼福 B、班长辩论时,引经据典,铿锵有力,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C、正在热播的《兵临城下》,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滔滔不绝的话题。 D、若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这次出赛能否入围,取决于平时的准备是否到位 C、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名列前茅 5、给下面新闻拟标题。(2分) 本报讯(通讯员赵丽)由南漳县委县政府策划、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具体负 责创作的《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摄影画册于1月出版 为打造古山寨文化品牌,申报全国、全省古山寨之乡,该县于2009年安排布置了 拍摄、印制《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画册。3年来,拍摄专班反复攀登了100 多座山寨,拍摄照片数万张。该画册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将成为展示南漳古山寨这 独特历史文化遗迹的一张亮丽名片 6、名著导读。(2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 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在《 》,他教导儿子做一个 的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 6 面,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至远。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意。(2 分) 乡间的早晨,有夹着蚕豆花香味的清亮亮的晨风,有叩.( )响田野的清脆曼远 的牛铃;斜照的夕辉温柔地晕染着青紫色的薄暮,缕缕乳白色的炊烟飘飘袅.( )袅, 黄昏温馨的农家小院犹如一汪透明的湖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全世界瞩目的 2012 年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精彩的比赛定会让世人大饱眼福 ....。 B、班长辩论时,引经据典 ....,铿锵有力,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C、正在热播的《兵临城下》,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滔滔不绝 ....的话题。 D、若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这次出赛能否入围,取决于平时的准备是否到位。 C、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名列前茅。 5、给下面新闻拟标题。(2 分) 本报讯(通讯员赵丽)由南漳县委县政府策划、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具体负 责创作的《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摄影画册于 1 月出版。 为打造古山寨文化品牌,申报全国、全省古山寨之乡,该县于 2009 年安排布置了 拍摄、印制《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画册。3 年来,拍摄专班反复攀登了 100 多座山寨,拍摄照片数万张。该画册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将成为展示南漳古山寨这一 独特历史文化遗迹的一张亮丽名片。 6、名著导读。(2 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 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在《 》,他教导儿子做一个 的
艺术家。 7、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3)月,是古诗人们常描绘或歌吟的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绘江上的 美景为:“ 。”苏轼被贬黄州,携友人夜游承天寺,所 绘庭院之景为:“庭下如积水空明, ”于中秋之夜, 怀念手足,苏轼抒写出了“⑤ 此事古难全”的旷达情 怀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面对当前土地荒芜、耕地被占的 现实,我们不得不呼吁:请珍惜土地!故而你班开展“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完成 (1)题写活动标语:请为活动的开展写一鲜明的主题标语。(2分) (2)策划板报宣传:为了活动开展的深入,请办一期板报。请根据已设计的栏目,再补充 两个 栏目一:介绍土地改革;栏目二:讲述土地故事;栏目三: 栏目四 (2分) (3)进行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出一个深刻的结论。(2分) 材料一: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 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 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材料二: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 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 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 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 出一切 (4)提出主张建议:每当看到荒芜的耕地,我心痛:每当看到耕地被蚕食,我心痛。请根 据耕地面临的危机,向政府官员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1011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诗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
艺术家。 7、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 1 分) ⑴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⑵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⑶月,是古诗人们常描绘或歌吟的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绘江上的 美景为:“ ① , ② 。”苏轼被贬黄州,携友人夜游承天寺,所 绘庭院之景为:“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 , ④ 。”于中秋之夜, 怀念手足,苏轼抒写出了“ ⑤ , ⑥ ,此事古难全”的旷达情 怀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 分)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面对当前土地荒芜、耕地被占的 现实,我们不得不呼吁:请珍惜土地!故而你班开展“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完成: ⑴题写活动标语:请为活动的开展写一鲜明的主题标语。(2 分) ⑵策划板报宣传:为了活动开展的深入,请办一期板报。请根据已设计的栏目,再补充 两个。 栏目一:介绍土地改革;栏目二:讲述土地故事;栏目三: ;栏目四: 。 (2 分) ⑶进行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出一个深刻的结论。(2 分) 材料一: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 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 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材料二: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 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 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 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 出一切。 ⑷提出主张建议:每当看到荒芜的耕地,我心痛;每当看到耕地被蚕食,我心痛。请根 据耕地面临的危机,向政府官员提出合理化建议。(2 分)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 10—11 题。(4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诗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
情感。(2分)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品读这一名句见到了什么样的“景”呢?请 描述。(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 未 有能与其奇者。 一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互相轩邈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不绝 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 (2分) 1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 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三)阅读记叙文《听梅》,完成17-21题。(13分)
情感。(2 分)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品读这一名句见到了什么样的“景”呢?请 描述。(2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 未 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⑴互相轩邈. 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不绝.。 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 文 “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 (2 分) 1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 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 分) (三)阅读记叙文《听梅》,完成 17—21 题。(13 分)
听梅 大卫 ①梅花是用来看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梅花,却是用来听的,比如,此刻正走在 山坡上的七个姑娘,从背景看,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姑且把大 的叫大姑娘,小的叫小姑娘。她们正走在春天的梅林里 ②这七个女孩,她们没有把目光带来,如何看——是的,她们没目光,她们的眼睛 是冬天的水塘,结了层厚厚的冰,在她们的视野里一一她们连视野也没有一—没有“瞅, 看,瞭望,端详,观察,注目”这些词,甚至可以说,这些词是她们的敌人。 ③从一数到七,七个姑娘,一个抓着一个肩膀,仿佛是春天的一串最甜的糖葫芦, 她们在梅树间移动。只见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只有十来岁光景的小姑娘,我不想用天使 这个词来形容她,因为她是天使的二次方,她手持一根小小的竹竿,摸摸索索往前走 七个姑娘走得多么整齐,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搬来搬去。七个姑娘,一边走,一边还哼着 什么歌儿。突然,走在最后面的那个,嚷嚷着停下,原来,她要“看”花,前面六人, 也停住了步子,领头的那个小姑娘,转过了身子,把她“领”到了一株梅树旁,只见她 用手来回在眼前摸索着,那只手,被阳光镀亮,仿佛是一只蝴蝶,随时可以展翅而飞, 羽毛一样的手指,在空中变得越来越软,软得像上帝手中的掸子,可以拂去尘世里的微 尘。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 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 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这个盲女孩 原谅我在春天的梅林,用盲这个词,我更愿意称她们为光明的热爱者一一恨不得把整 个人,埋在花里。 ④一朵花,像人一样,她的香气,就是她的性格,梅花有梅花的性格,一如桃花有 桃花的性格。走在最后的这个盲女孩,嗅够了,就把耳朵贴上去,终于看到她的脸了, 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阳光在上面弹跳,皮肤薄得吹弹可破。她 侧着脸,听梅,像她一样,另外六个盲女孩,也分别把耳朵贴近了离自己最近的花,每 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大点声喘气,这些梅花都会化作仙子,倏地飞去。也不知耳朵 变成了花朵,还是花朵变成了耳朵,七个盲姑娘,是春天新萌芽的七朵梅花,在春天的 剪剪风里,快乐着,芬芳着,馨香着。六个人团团围住了最后的那个盲姑娘,好似六朵 花瓣围住了花蕊 ⑤七个姑娘,仿佛看到别的游客在注视她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把耳朵从梅花 边搬开,她们恋恋不舍,好像不是在搬离一朵花,而是在搬离一座花园。我猜,她们在 听花的时候,肯定听到了水在花朵里流动的声音,就跟血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一样,甚 至是潺潺的,涓涓的。那些被听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摇晃,风把花瓣吹得动了起来,仿 佛一个人张着嘴唱歌,肯定有一朵花先领唱,别的花就一朵接一朵地跟上了,漫山的花 把自己唱得越来越芳香,越来越嘹亮,这是专场演出,所有的声音,只对七个盲姑娘 早春时节,她们把耳朵贴在梅花上,比我们更先听到了春的心跳,蜜蜂的翅膀,也一下 下地扇动,仿佛在打着节拍。七个盲姑娘,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走了。她们还要 听下一朵花。直至这漫山的花,被她们一朵一朵地听遍,直至每一朵花,不管开,还是 未开,都被她们听成春天 ⑥这是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原来,她们是同病室的病友,都有白血病,走在队尾的 那个,因为化疗药物作用,连听力也越来越低,几近于无。在一年前(那时她们还住在 医院)就约定,春天了,一定要来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她们还有一个约定,就是万 她们中的某个人提前离世了,第二年来听梅的时候,手里会多一根探路的竹竿。 ⑦今年春天,希望我能去梅花山,亲眼看看那听梅的盲姑娘,更希望走在前头的那 个小女孩子,手里永远只有一根探路的竹竿。和她们相比,我倍感羞愧,茫茫尘世,我 们忽略了多少美?和那些盲女孩相比,我们把梅花看在眼里,而她们却可以把梅花听在 心里。从这一点说,她们比我们更懂得梅花。 ⑧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听 梅 大卫 ① 梅花是用来看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梅花,却是用来听的,比如,此刻正走在 山坡上的七个姑娘,从背景看,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姑且把大 的叫大姑娘,小的叫小姑娘。她们正走在春天的梅林里。 ②这七个女孩,她们没有把目光带来,如何看——是的,她们没目光,她们的眼睛 是冬天的水塘,结了层厚厚的冰,在她们的视野里——她们连视野也没有——没有“瞅, 看,瞭望,端详,观察,注目”这些词,甚至可以说,这些词是她们的敌人。 ③从一数到七,七个姑娘,一个抓着一个肩膀,仿佛是春天的一串最甜的糖葫芦, 她们在梅树间移动。只见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只有十来岁光景的小姑娘,我不想用天使 这个词来形容她,因为她是天使的二次方,她手持一根小小的竹竿,摸摸索索往前走。 七个姑娘走得多么整齐,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搬来搬去。七个姑娘,一边走,一边还哼着 什么歌儿。突然,走在最后面的那个,嚷嚷着停下,原来,她要“看”花,前面六人, 也停住了步子,领头的那个小姑娘,转过了身子,把她“领”到了一株梅树旁,只见她 用手来回在眼前摸索着,那只手,被阳光镀亮,仿佛是一只蝴蝶,随时可以展翅而飞。 羽毛一样的手指,在空中变得越来越软,软得像上帝手中的掸子,可以拂去尘世里的微 尘。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 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 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这个盲女孩— —原谅我在春天的梅林,用盲这个词,我更愿意称她们为光明的热爱者——恨不得把整 个人,埋在花里。 ④一朵花,像人一样,她的香气,就是她的性格,梅花有梅花的性格,一如桃花有 桃花的性格。走在最后的这个盲女孩,嗅够了,就把耳朵贴上去,终于看到她的脸了, 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阳光在上面弹跳,皮肤薄得吹弹可破。她 侧着脸,听梅,像她一样,另外六个盲女孩,也分别把耳朵贴近了离自己最近的花,每 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大点声喘气,这些梅花都会化作仙子,倏地飞去。也不知耳朵 变成了花朵,还是花朵变成了耳朵,七个盲姑娘,是春天新萌芽的七朵梅花,在春天的 剪剪风里,快乐着,芬芳着,馨香着。六个人团团围住了最后的那个盲姑娘,好似六朵 花瓣围住了花蕊。 ⑤七个姑娘,仿佛看到别的游客在注视她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把耳朵从梅花 边搬开,她们恋恋不舍,好像不是在搬离一朵花,而是在搬离一座花园。我猜,她们在 听花的时候,肯定听到了水在花朵里流动的声音,就跟血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一样,甚 至是潺潺的,涓涓的。那些被听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摇晃,风把花瓣吹得动了起来,仿 佛一个人张着嘴唱歌,肯定有一朵花先领唱,别的花就一朵接一朵地跟上了,漫山的花, 把自己唱得越来越芳香,越来越嘹亮,这是专场演出,所有的声音,只对七个盲姑娘, 早春时节,她们把耳朵贴在梅花上,比我们更先听到了春的心跳,蜜蜂的翅膀,也一下 一下地扇动,仿佛在打着节拍。七个盲姑娘,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走了。她们还要 听下一朵花。直至这漫山的花,被她们一朵一朵地听遍,直至每一朵花,不管开,还是 未开,都被她们听成春天…… ⑥这是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原来,她们是同病室的病友,都有白血病,走在队尾的 那个,因为化疗药物作用,连听力也越来越低,几近于无。在一年前(那时她们还住在 医院)就约定,春天了,一定要来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她们还有一个约定,就是万 一她们中的某个人提前离世了,第二年来听梅的时候,手里会多一根探路的竹竿。 ⑦今年春天,希望我能去梅花山,亲眼看看那听梅的盲姑娘,更希望走在前头的那 个小女孩子,手里永远只有一根探路的竹竿。和她们相比,我倍感羞愧,茫茫尘世,我 们忽略了多少美?和那些盲女孩相比,我们把梅花看在眼里,而她们却可以把梅花听在 心里。从这一点说,她们比我们更懂得梅花。 ⑧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人民日报》2011年4月 11日 17、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18、文章重点描写了走在队尾的姑娘“看”花的细节。请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3 分) 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 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 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 19、请理解文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 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20、请从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方面品析文章的第⑥段。(3分) 21、请从文章的内容上谈一点收获。(3分) (四)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22-26题。(13分) 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 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利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 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 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 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 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 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 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 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 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杨利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 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 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 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 向太空的中国人 ④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 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 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 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 ⑤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
——《人民日报》2011 年 4 月 11 日 17、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 分) 18、文章重点描写了走在队尾的姑娘“看”花的细节。请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3 分) 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 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 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 19、请理解文尾一句话的含义。(2 分) 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20、请从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方面品析文章的第⑥段。(3 分) 21、请从文章的内容上谈一点收获。(3 分) (四)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 22—26 题。(13 分) 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 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利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 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 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 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 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 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 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 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 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杨利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 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 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 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 向太空的中国人。 ④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 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 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 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 准。 ⑤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