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记忆力创造、保持和巩固心灵间纽带的作用就成为首要的。对于某 处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们,在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同时,兄弟姐妹也共 同生活着,每一个孩子对愉快的印象和经验的缅怀必然会包含着他的 兄弟姐妹及其活动。愈是如此,则这个群体将结合得愈是紧密,尤其 是受到外界威胁时,将不得不在斗争和行动中保持一致团结。并且, 习惯了的生活也会更轻松和更亲密。同时,在兄弟间可以期望最大可 能相似的性格和一样强壮的体魄,即便在作为纯粹人性的或精神要素 的智力和经验方面不难察觉他们间的种种差异。 其他关系与基本关系的统一性 其它许多不那么亲密的关系都与最基本的和最亲密的关系类型 相关联。在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这些关系的完整的和完满的 形式。父亲与子女通过肉体的承嗣,还联结着子女的智性存在。这一 有机基础的存在使父子关系在最重要的方面近似于先前提到的母亲 与子女的联系,不同之处只在于父子关系在本能部分上较为脆弱而 已。由此,父子关系与夫妻关系的结合方式极为相近,并且更容易被 认为是强制性的。但是丈夫对妻子的感情,就其持续性而非强度而言 是不如母亲对子女的感情的,而父爱之不同于母爱正好相反,是强度 而非持续性较弱。因此,在任何考虑得到的程度里,藉心灵的性质父 爱是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相似的,与后者不同的是,父子之爱受制 于自然的不平等,尤其是年龄和智力上的不平等。 因此在共同体内,权威观念充分体现为父权或夫权。然而,这个
6 性记忆力创造、保持和巩固心灵间纽带的作用就成为首要的。对于某 一处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们,在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同时,兄弟姐妹也共 同生活着,每一个孩子对愉快的印象和经验的缅怀必然会包含着他的 兄弟姐妹及其活动。愈是如此,则这个群体将结合得愈是紧密,尤其 是受到外界威胁时,将不得不在斗争和行动中保持一致团结。并且, 习惯了的生活也会更轻松和更亲密。同时,在兄弟间可以期望最大可 能相似的性格和一样强壮的体魄,即便在作为纯粹人性的或精神要素 的智力和经验方面不难察觉他们间的种种差异。 其他关系与基本关系的统一性 其它许多不那么亲密的关系都与最基本的和最亲密的关系类型 相关联。在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这些关系的完整的和完满的 形式。父亲与子女通过肉体的承嗣,还联结着子女的智性存在。这一 有机基础的存在使父子关系在最重要的方面近似于先前提到的母亲 与子女的联系,不同之处只在于父子关系在本能部分上较为脆弱而 已。由此,父子关系与夫妻关系的结合方式极为相近,并且更容易被 认为是强制性的。但是丈夫对妻子的感情,就其持续性而非强度而言 是不如母亲对子女的感情的,而父爱之不同于母爱正好相反,是强度 而非持续性较弱。因此,在任何考虑得到的程度里,藉心灵的性质父 爱是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相似的,与后者不同的是,父子之爱受制 于自然的不平等,尤其是年龄和智力上的不平等。 因此在共同体内,权威观念充分体现为父权或夫权。然而,这个
意义上的权威并不意味着以主人的利益占有和使用权威;它意味着为 了养育子嗣而做的教育和指导,即与孩子分享丰富的人生阅历,逐渐 成长的孩子则回赠父辈的恩惠,并从而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共同关系 在此过程中,长子具有一个天生的优势——他最亲近于他的父亲,而 且当他年老的父亲离去以后占据这个位置。因此,完全的父亲的权威, 在他的长子一出世时就预示着要传给他。因此在父子一代代的继嗣 中,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得到展现。我们知道继嗣的规则并不是原初的 规则。母权制度及兄弟从母规则明显是先于父权制度的。即使旁系继 嗣制也是先于长子继承权的,但这种先于的地位也只建立在与上一辈 的关系基础上:继承者并不是从他的兄弟身上得到权利,而是从共同 的父亲那里得到权利。 血缘共同体一地缘共同体一意缘共同体 亲属关系一邻里关系一朋友关系 血缘共同体,表明人类存在的统一性,而区别于地缘共同体,后 者是基于共同的居住地。一个与之区别更大的是意缘共同体 ( Gemeinschaft of mind),它意味着仅仅为了共同目的而进行的合作 和一致的行动。地方性共同体可视为物质生活的共同体,而意缘共同 体可视为精神生活的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类型相比较,最后一种类 型的共同体反映了真实的人,是共同体的最高形式。第一种共同体或 亲属关系共同体,展现了对人自身的共同的和分享的关系;第二种共 同体则通过对土地的集体拥有而建立起来;在第三种共同体里,关系
7 意义上的权威并不意味着以主人的利益占有和使用权威;它意味着为 了养育子嗣而做的教育和指导,即与孩子分享丰富的人生阅历,逐渐 成长的孩子则回赠父辈的恩惠,并从而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共同关系。 在此过程中,长子具有一个天生的优势──他最亲近于他的父亲,而 且当他年老的父亲离去以后占据这个位置。因此,完全的父亲的权威, 在他的长子一出世时就预示着要传给他。因此在父子一代代的继嗣 中,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得到展现。我们知道继嗣的规则并不是原初的 规则。母权制度及兄弟从母规则明显是先于父权制度的。即使旁系继 嗣制也是先于长子继承权的,但这种先于的地位也只建立在与上一辈 的关系基础上:继承者并不是从他的兄弟身上得到权利,而是从共同 的父亲那里得到权利。 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意缘共同体 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 血缘共同体,表明人类存在的统一性,而区别于地缘共同体,后 者是基于共同的居住地。一个与之区别更大的是意缘共同体 (Gemeinschaft of mind),它意味着仅仅为了共同目的而进行的合作 和一致的行动。地方性共同体可视为物质生活的共同体,而意缘共同 体可视为精神生活的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类型相比较,最后一种类 型的共同体反映了真实的人,是共同体的最高形式。第一种共同体或 亲属关系共同体,展现了对人自身的共同的和分享的关系;第二种共 同体则通过对土地的集体拥有而建立起来;在第三种共同体里,关系
的纽带是共同的圣地和共同崇拜的神灵。所有三种共同体类型既在空 间上,也在时间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们既在单一的现象及其发 展中彼此相关,也与一般人类文化及其历史相联系。不论何地,人类 只要他们的意志是通过有机方式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肯定对方,那么 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这三种共同体类型中的一种或是另一种。早先的 共同体类型中可以包含后来的类型,后来的类型中则通过发展而独立 于早先的类型。因此,可以把1)亲属关系、2)邻居关系和3)朋友 关系视为共同体原始类型的确定的和有意义的衍生物。 屋宇划定了亲属的范围,规定了亲属成员。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 个屋檐下,分享财产和快乐;他们吃同样的食物,坐在同一张桌子边。 亡灵受到供奉,虽然不可见,却仿佛仍具有力量,保护着家庭。共同 的恐惧和共同的荣誉因而确保了安宁的生活与互助。然而,意志和亲 情并未被房子的墙壁所限,也不为身体的接触所限;但在这种最为接 近和亲密的关系中,如果亲属关系是强大而生气勃勃的,共同体就能 自我维持,只靠记忆就能兴旺,通过情感、亲密的意象以及共同的行 动,就能克服任何距离。而且,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尽可能地亲近,不 放弃任何机会,单是这种亲近就可以满足人们对爱的渴求。因此,普 通人——最终和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一如果生活在家庭和亲人之中,会 感到最大和最多的欢悦。他融入了他自身的世界中 邻里关系描述了乡村共同生活的一般特征。邻近的住房、公有的 田地、甚至仅仅是所有物的接近,都使人类接触成为必然,而且彼此 导致习惯、知根知底。他们也必然合作开展劳动、维持秩序和实施管
8 的纽带是共同的圣地和共同崇拜的神灵。所有三种共同体类型既在空 间上,也在时间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们既在单一的现象及其发 展中彼此相关,也与一般人类文化及其历史相联系。不论何地,人类 只要他们的意志是通过有机方式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肯定对方,那么 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这三种共同体类型中的一种或是另一种。早先的 共同体类型中可以包含后来的类型,后来的类型中则通过发展而独立 于早先的类型。因此,可以把 1)亲属关系、2)邻居关系和 3)朋友 关系视为共同体原始类型的确定的和有意义的衍生物。 屋宇划定了亲属的范围,规定了亲属成员。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 个屋檐下,分享财产和快乐;他们吃同样的食物,坐在同一张桌子边。 亡灵受到供奉,虽然不可见,却仿佛仍具有力量,保护着家庭。共同 的恐惧和共同的荣誉因而确保了安宁的生活与互助。然而,意志和亲 情并未被房子的墙壁所限,也不为身体的接触所限;但在这种最为接 近和亲密的关系中,如果亲属关系是强大而生气勃勃的,共同体就能 自我维持,只靠记忆就能兴旺,通过情感、亲密的意象以及共同的行 动,就能克服任何距离。而且,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尽可能地亲近,不 放弃任何机会,单是这种亲近就可以满足人们对爱的渴求。因此,普 通人——最终和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生活在家庭和亲人之中,会 感到最大和最多的欢悦。他融入了他自身的世界中。 邻里关系描述了乡村共同生活的一般特征。邻近的住房、公有的 田地、甚至仅仅是所有物的接近,都使人类接触成为必然,而且彼此 导致习惯、知根知底。他们也必然合作开展劳动、维持秩序和实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