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语音 第1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语音的最小单位 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语音又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因此,作为语音一定 是无限可分的。但我们在研究物质时,完全有必要也只能根据研究的需要把物质 分解到相应的最小单位。如从一般物理的角度,我们只把物质看成是最小的单个 存在体。而从一般化学的角度,我们又把物质分析到分子、原子甚至原子内部。 对于语音,我们则分析到根据语音学家分析、比较了人类多种语言以后概括出来 的最小语音单位一一音素。 、音标 虽然我们已经确定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但它仍旧是一种声音。而我们 般对一种事物进行描写,总要把它用书面文字写下来,才能保存并仔细琢磨。但 一般字母的数量远远不够用来描写音素,而汉字则更只能用来描写比音素要大得 多的音节。因此,人们编制了各种各样的书写符号来描写音素。其中最通行的是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国际音标的制定原 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国际音标采用 大写拉丁字母、小写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或者将拉丁字母倒写,或者将两个拉 丁字母合写在一起,甚至在字母上再加一些符号等方法,保证了音标和人类语言 中所有音素的一一对应。我们在书写国际音标时,一般把它放在方括号中,如同 我们在大多数英语词典中所看到的情形,例如 how hau] 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都不能满足对其所记录语言的音素进行详细描写的要 求。如汉语的方言中有许多音素是普通话中没有的,而汉语拼音是专为记录普通 话语音服务的,即使是普通话的音素,在语流中也可能产生汉语拼音无法记录的 变化,所以在学习语音学时一定要掌握常用国际音标的使用 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语音共有三个环节,这就是发音一一传递一一感知。这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 语音的生理一—物理一一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语音的发音当然是从人的口腔(包括鼻腔)中发出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研 究人的与发音有关的生理现象,否则就不可能弄清楚语音发音的本质 语音在传递过程中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如噪音的干扰、传递距离的远近等 等,这就需要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语音和语音的传递。 而语音的感知环节,不仅和生理、物理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和听者的心理 关系更为密切。比如,即使是不懂英语的人在听到英国人带着洋腔洋调说出 “ Beijing”时,都会马上知道是“北京”的意思
第 3 章 语音 第 1 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一、语音的最小单位 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语音又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因此,作为语音一定 是无限可分的。但我们在研究物质时,完全有必要也只能根据研究的需要把物质 分解到相应的最小单位。如从一般物理的角度,我们只把物质看成是最小的单个 存在体。而从一般化学的角度,我们又把物质分析到分子、原子甚至原子内部。 对于语音,我们则分析到根据语音学家分析、比较了人类多种语言以后概括出来 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 二、音标 虽然我们已经确定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但它仍旧是一种声音。而我们一 般对一种事物进行描写,总要把它用书面文字写下来,才能保存并仔细琢磨。但 一般字母的数量远远不够用来描写音素,而汉字则更只能用来描写比音素要大得 多的音节。因此,人们编制了各种各样的书写符号来描写音素。其中最通行的是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 1888 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国际音标的制定原 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国际音标采用 大写拉丁字母、小写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或者将拉丁字母倒写,或者将两个拉 丁字母合写在一起,甚至在字母上再加一些符号等方法,保证了音标和人类语言 中所有音素的一一对应。我们在书写国际音标时,一般把它放在方括号中,如同 我们在大多数英语词典中所看到的情形,例如 how[hau]。 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都不能满足对其所记录语言的音素进行详细描写的要 求。如汉语的方言中有许多音素是普通话中没有的,而汉语拼音是专为记录普通 话语音服务的,即使是普通话的音素,在语流中也可能产生汉语拼音无法记录的 变化,所以在学习语音学时一定要掌握常用国际音标的使用。 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语音共有三个环节,这就是发音——传递——感知。这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 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语音的发音当然是从人的口腔(包括鼻腔)中发出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研 究人的与发音有关的生理现象,否则就不可能弄清楚语音发音的本质。 语音在传递过程中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如噪音的干扰、传递距离的远近等 等,这就需要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语音和语音的传递。 而语音的感知环节,不仅和生理、物理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和听者的心理 关系更为密切。比如,即使是不懂英语的人在听到英国人带着洋腔洋调说出 “Beijing”时,都会马上知道是“北京”的意思
第2节音响 、语音四要素 声音是一种物质。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离子的振动。从声学的角度 出发,声音可以从音高、音重(也称作音强)、音长和音质(也称作音色)四个 方面去解释。 1、音高。从物理学的角度描写,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声音的频 率。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16-20,000赫兹(即每秒振动16-20, 000次)之间,因此,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物体振动我们就不去研究了。从另 个角度来说,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物体振动我们也就不称为声音。长而粗厚的物 体振动慢,也就是发出的声音频率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快,也就是发出的声音 频率髙。语音的频率从生理学的角度,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般来说,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妇女大致在150 300赫兹,儿童大致在200-350赫兹);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 些(大致在60-200赫兹)。当然,不同的人之间也会有差别。如有的男子声 音特别低,有的男子声音则特别高,好像是歌手中男低音和男高音的区别。经过 一定的训练,甚至男子也可以发出不仅频率而且音质都同女子完全相似的音,如 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就是男子发女声、扮演女角,被人们称为比女人更 像女人。而一个人要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则可以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实现 2、音重(又称音强)。音重就是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物体的振幅, 即振动着的空气离子的压力大小。语音的强弱同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 力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就重,反之就弱就轻。但人们 对音高和音强往往容易混淆起来。人的耳朵对相对较髙的音和相对较强的音都比 较敏感。当人们听不见对方说话的声音时,一定会要求对方说得响一点,而对方 把声音提得高一点或把声音发得重一点都能使人听清楚,这就使许多人误以为音 高和音重是一回事。只要我们把唱歌和说话对照起来分析,就可以感觉到音高和 音重的区别。一名歌手是男高音,他唱歌的音就相对较高:一名歌手是男低音, 他唱歌的音就相对较低。即使男低音再用力唱,也不可能唱出像男髙音那样唱出 的最高音来 3、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但 在我们的实际发语音时,音长和音重又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因为想要把音发得 长一些,往往必须大一点用力发音。但这时候由于心理的原因,我们感觉到的是 长短的区别而不是强弱的区别 、音质(也称音色)。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不同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 原因造成的。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从语音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带 也就是有不同的发音体。甚至同一个人从小时候到成人到老年,声带也会产生变 化,也就是不同的发音体。二是发音的方法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发语 音时口腔张得大小属于共鸣器形状的不同。 语音的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这四大特征,可以说都有相对的成分。如音 高,在普通话中表现为声调,但只要变化趋势相同,男人和女人发出不同频率的 音,我们还是可以辨别出是第几声。 音质是语音中最重要的特征,因此音素的划分是以音质为标准的。所以,音 素的定义完整的应该是
第 2 节 音响 一、语音四要素 声音是一种物质。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离子的振动。从声学的角度 出发,声音可以从音高、音重(也称作音强)、音长和音质(也称作音色)四个 方面去解释。 1、音高。从物理学的角度描写,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声音的频 率。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16-20,000 赫兹(即每秒振动 16-20, 000 次)之间,因此,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物体振动我们就不去研究了。从另一 个角度来说,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物体振动我们也就不称为声音。长而粗厚的物 体振动慢,也就是发出的声音频率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快,也就是发出的声音 频率高。语音的频率从生理学的角度,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 般来说,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妇女大致在 150- 300 赫兹,儿童大致在 200-350 赫兹);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 一些(大致在 60-200 赫兹)。当然,不同的人之间也会有差别。如有的男子声 音特别低,有的男子声音则特别高,好像是歌手中男低音和男高音的区别。经过 一定的训练,甚至男子也可以发出不仅频率而且音质都同女子完全相似的音,如 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就是男子发女声、扮演女角,被人们称为比女人更 像女人。而一个人要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则可以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实现。 2、音重(又称音强)。音重就是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物体的振幅, 即振动着的空气离子的压力大小。语音的强弱同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 力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就重,反之就弱就轻。但人们 对音高和音强往往容易混淆起来。人的耳朵对相对较高的音和相对较强的音都比 较敏感。当人们听不见对方说话的声音时,一定会要求对方说得响一点,而对方 把声音提得高一点或把声音发得重一点都能使人听清楚,这就使许多人误以为音 高和音重是一回事。只要我们把唱歌和说话对照起来分析,就可以感觉到音高和 音重的区别。一名歌手是男高音,他唱歌的音就相对较高;一名歌手是男低音, 他唱歌的音就相对较低。即使男低音再用力唱,也不可能唱出像男高音那样唱出 的最高音来。 3、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但 在我们的实际发语音时,音长和音重又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因为想要把音发得 长一些,往往必须大一点用力发音。但这时候由于心理的原因,我们感觉到的是 长短的区别而不是强弱的区别。 4、音质(也称音色)。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不同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 原因造成的。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从语音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带, 也就是有不同的发音体。甚至同一个人从小时候到成人到老年,声带也会产生变 化,也就是不同的发音体。二是发音的方法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发语 音时口腔张得大小属于共鸣器形状的不同。 语音的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这四大特征,可以说都有相对的成分。如音 高,在普通话中表现为声调,但只要变化趋势相同,男人和女人发出不同频率的 音,我们还是可以辨别出是第几声。 音质是语音中最重要的特征,因此音素的划分是以音质为标准的。所以,音 素的定义完整的应该是: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音质的音响分析 物体的振动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按照物体振动的 具体情况,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 语音学上的乐音和噪音同我们在生活中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中我们 般把听起来感到比较和谐悦耳的音称为乐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音称为噪音。 而声学则按照物体振动是否有规律来区分乐音和噪音。振动复杂而有规则的称为 乐音,振动复杂而不规则的称为噪音。 乐音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合而成的。所谓纯音,就是物体振动时只 保持一个固定的频率。乐音中频率最低的称为基音,其他所有的都称为陪音。基 音的强度最大,人们一般只感觉到基音的存在。基音的频率决定了整个音的调子。 陪音的强度比较弱,由于陪音的不同,才可以区别出不同种类的乐音。比如,小 提琴、单簧管奏出一个同样高的音阶,但我们还是可以区别出哪是小提琴,哪是 单簧管。关键就在于陪音的不同 在语音中,元音都属于乐音,辅音则大多属于噪音 研究音响的仪器 语音具有时间的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因此就需要把语音固化下来,以便 于详尽地分析。此外,正像前面所说的,语音往往不是纯音,而是由若干个不同 的纯音组合成的乐音甚至是噪音。不把语音的内部结构分解并记录下来,同样无 法研究语音。 常见的研究音响的仪器有浪纹计和语图仪等。这些仪器是把听觉信号转变为 视觉信号,并且也是把语音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的角度放大,以便于清晰地看到 语音内部的结构。 浪纹计是早期使用的仪器,它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以曲线的变化来记录声音 的髙低、长短等。它的缺点是基因和配音混合在一起,不够精确 语图仪则是显示出一个一个的音在某一范围内的全部频率的分布情况,也就 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基音和陪音的全部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普通话中“mim i mi mi”的不同语图记录。 计算机把语音分析成一串串数据,实际上也是根据语图仪的原理进行换算 的 第3节发音 、发音器官 语音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因此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发音器官的大致构造。可 参见附图。 人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类:动力、发音体和共鸣腔。 1、肺。肺是发音的动力,因为肺是供给气流的源头。气流的作用有两条, 是发音体振动要靠气流的力量,二是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才能传播。人类的语言 大多数是呼气发音,但非洲也有少数语言有吸气发音的现象 2、喉头和声带。喉头和声带属于发音体,语音就是靠喉头和声带振动才产 生的。喉头由软骨构成,喉头的外表是喉结,中间有一对声带。声带就是两片很 小的薄膜,声带中间称为声门。我们发语音时,有时声门闭拢,气流就冲击声带, 使声带振动发音,这就构成乐音;有时声门张开,气流自由通过,声带不振动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二、音质的音响分析 物体的振动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按照物体振动的 具体情况,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 语音学上的乐音和噪音同我们在生活中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中我们一 般把听起来感到比较和谐悦耳的音称为乐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音称为噪音。 而声学则按照物体振动是否有规律来区分乐音和噪音。振动复杂而有规则的称为 乐音,振动复杂而不规则的称为噪音。 乐音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合而成的。所谓纯音,就是物体振动时只 保持一个固定的频率。乐音中频率最低的称为基音,其他所有的都称为陪音。基 音的强度最大,人们一般只感觉到基音的存在。基音的频率决定了整个音的调子。 陪音的强度比较弱,由于陪音的不同,才可以区别出不同种类的乐音。比如,小 提琴、单簧管奏出一个同样高的音阶,但我们还是可以区别出哪是小提琴,哪是 单簧管。关键就在于陪音的不同。 在语音中,元音都属于乐音,辅音则大多属于噪音。 三、研究音响的仪器 语音具有时间的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因此就需要把语音固化下来,以便 于详尽地分析。此外,正像前面所说的,语音往往不是纯音,而是由若干个不同 的纯音组合成的乐音甚至是噪音。不把语音的内部结构分解并记录下来,同样无 法研究语音。 常见的研究音响的仪器有浪纹计和语图仪等。这些仪器是把听觉信号转变为 视觉信号,并且也是把语音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的角度放大,以便于清晰地看到 语音内部的结构。 浪纹计是早期使用的仪器,它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以曲线的变化来记录声音 的高低、长短等。它的缺点是基因和配音混合在一起,不够精确。 语图仪则是显示出一个一个的音在某一范围内的全部频率的分布情况,也就 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基音和陪音的全部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普通话中“mī m í mǐ mì”的不同语图记录。 计算机把语音分析成一串串数据,实际上也是根据语图仪的原理进行换算 的。 第 3 节 发音 一、发音器官 语音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因此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发音器官的大致构造。可 参见附图。 人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类:动力、发音体和共鸣腔。 1、肺。肺是发音的动力,因为肺是供给气流的源头。气流的作用有两条, 一是发音体振动要靠气流的力量,二是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才能传播。人类的语言 大多数是呼气发音,但非洲也有少数语言有吸气发音的现象。 2、喉头和声带。喉头和声带属于发音体,语音就是靠喉头和声带振动才产 生的。喉头由软骨构成,喉头的外表是喉结,中间有一对声带。声带就是两片很 小的薄膜,声带中间称为声门。我们发语音时,有时声门闭拢,气流就冲击声带, 使声带振动发音,这就构成乐音;有时声门张开,气流自由通过,声带不振动
仅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这就属于噪音。 3、口腔、鼻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咽腔是共鸣器,发音体发出的声音很 弱,除了自己以外,别人是听不见的,必须通过共鸣器使语音放大才行。 口腔可以分成上腭和下腭两个部分。附在上腭的是上唇、上齿、齿龈、硬腭 软腭和小舌,硬腭又可以分为前腭、中腭和后腭。附在下腭的有下唇、下齿和舌 头,舌头又可以分为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其中舌面还可以分成舌面前、舌 面中和舌面后。 鼻腔就是鼻子内部的空间,它是不能活动的。 咽腔在喉头上面,由咽腔向上则有两个通道,一个是通往口腔的,一个是通 往鼻腔的。当软腭(连同小舌)下垂时,鼻腔的通路就被打开,而口腔的通路则 被关上;当软腭(连同小舌)抬起时抵住喉壁,口腔的通路被打开,而鼻腔的通 路则被关上。当然,语音中有时也会出现软腭横在中间,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的 现象。 上述的发音器官中,上唇和下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自身是能够活 动的,因此称为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自身是不能活动的,所以称 作被动发音器官。发语音时,就是主动发音器官向被动发音器官靠拢或接触的 个过程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按照发音的特点分为两大类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 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时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 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 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 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三、元音 由于发元音时,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 衡的紧张,因此,要发出不同的元音,只能是改变共鸣腔的形状。鼻腔是不能活 功的,所以改变共鸣腔的形状实际上就是改变口腔的形状。口腔改变的方法只有 三种:(1)把嘴张得大些或小些,(2)把舌头伸得前面一点或后面一点,(3)把 嘴唇撮起或展平。由于舌头和下腭是连动的,嘴张得大一些,舌头的位置就低 嘴张得小一点,舌头的位置自然而然就髙。因此,上面的三个方法可以归结为舌 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 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了原因的不同音质,也就是形成 了不同的元音。 经过语言学家的总结,人类语言的主要元音有8个。舌位在前的有4个,舌 位在后的也有4个。舌位在前的4个元音,舌位的高低分别是最高、半高、半低 和最低;舌位在后的4个元音,舌位高低也分别是最高、半高、半低和最低。这 8个元音中,舌位在前的4个全是嘴唇展平的,舌位在后的4个中,只有舌位最 低的是嘴唇平展的,其余3个都是嘴唇撮起即圆唇的。这8个元音用国际音标写 下来就是[i、[e]、[L]、[a]、[u]、[o]、[]和[a]。 音标发音特征(即名称)例词
仅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这就属于噪音。 3、口腔、鼻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咽腔是共鸣器,发音体发出的声音很 弱,除了自己以外,别人是听不见的,必须通过共鸣器使语音放大才行。 口腔可以分成上腭和下腭两个部分。附在上腭的是上唇、上齿、齿龈、硬腭、 软腭和小舌,硬腭又可以分为前腭、中腭和后腭。附在下腭的有下唇、下齿和舌 头,舌头又可以分为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其中舌面还可以分成舌面前、舌 面中和舌面后。 鼻腔就是鼻子内部的空间,它是不能活动的。 咽腔在喉头上面,由咽腔向上则有两个通道,一个是通往口腔的,一个是通 往鼻腔的。当软腭(连同小舌)下垂时,鼻腔的通路就被打开,而口腔的通路则 被关上;当软腭(连同小舌)抬起时抵住喉壁,口腔的通路被打开,而鼻腔的通 路则被关上。当然,语音中有时也会出现软腭横在中间,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的 现象。 上述的发音器官中,上唇和下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自身是能够活 动的,因此称为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自身是不能活动的,所以称 作被动发音器官。发语音时,就是主动发音器官向被动发音器官靠拢或接触的一 个过程。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音素可以按照发音的特点分为两大类。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 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时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 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 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 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三、元音 由于发元音时,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 衡的紧张,因此,要发出不同的元音,只能是改变共鸣腔的形状。鼻腔是不能活 功的,所以改变共鸣腔的形状实际上就是改变口腔的形状。口腔改变的方法只有 三种:(1)把嘴张得大些或小些,(2)把舌头伸得前面一点或后面一点,(3)把 嘴唇撮起或展平。由于舌头和下腭是连动的,嘴张得大一些,舌头的位置就低; 嘴张得小一点,舌头的位置自然而然就高。因此,上面的三个方法可以归结为舌 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 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了原因的不同音质,也就是形成 了不同的元音。 经过语言学家的总结,人类语言的主要元音有 8 个。舌位在前的有 4 个,舌 位在后的也有 4 个。舌位在前的 4 个元音,舌位的高低分别是最高、半高、半低 和最低;舌位在后的 4 个元音,舌位高低也分别是最高、半高、半低和最低。这 8 个元音中,舌位在前的 4 个全是嘴唇展平的,舌位在后的 4 个中,只有舌位最 低的是嘴唇平展的,其余 3 个都是嘴唇撮起即圆唇的。这 8 个元音用国际音标写 下来就是[i]、[e]、[]、[a]、[u]、[o]、[ ]和[ɑ]。 音标 发音特征(即名称) 例词
[i]前高不圆唇 普通话“衣”[i英语beat[bi/t [e]前半高不圆唇 普通话“梅”[mei]英语red[red] [L]前半低不圆唇 普通话“列”[l_]英语fair[f] [a]前低不圆唇 普通话“担”[tan]英语fy[fai] [u]后高圆唇 普通话“屋”[u]英语room[r二m] [o]后半高圆唇 普通话“哦”[o] []后半低圆唇 英语all[1 [a]后低不圆唇 普通话“刀”[tau]英语haf[ha/f] 以上8个元音的发音位置可参看标准元音图。 从上述8个基本元音可以推出其他常见的元音 首先,在前元音和后元音的中间可以增加央元音的系列。这个系列的高元音 是[订],低元音是[z],中央元音是[u 其次,从嘴唇的圆展可以增加: 音标发音特征 例词 y][i]的圆唇 普通话“女”[ny] [][e]的圆唇 上海话“干”[k] [][L]的圆唇 广州话“靴”[h [:]在[][a]之间 英语map[m:p] [][o]的不圆唇 普通话“哥”[k] [][]的不圆唇 英语but[bt] 可参见元音国际音标舌位图 四、辅音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发辅音时声门张开,气 流自由通过,主要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有时声带不振动,有时声带也 振动,其中主要是噪音的成分。我们把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称为发音部位(因 为辅音主要是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的),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则称为 发音方法 除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辅音外,还有三种方法可以形 成不同的辅音 清和浊。虽然辅音主要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但也有的辅音是 声带同时也振动发声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称呼,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叫浊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清音 2、送气和不送气。发辅音时,气流要比发元音时强得多,因为气流要冲破 阻碍才能形成声音。但在发辅音时,还有一个是否把较强的气流用力送出去的区
[i] 前高不圆唇 普通话“衣”[i]英语 beat[bit] [e] 前半高不圆唇 普通话“梅”[mei]英语 red[red] [] 前半低不圆唇 普通话“列”[li]英语 fair[f] [a] 前低不圆唇 普通话“担”[tan]英语 fly[flai] [u] 后高圆唇 普通话“屋”[u]英语 room[rum] [o] 后半高圆唇 普通话“哦”[o] [ ] 后半低圆唇 英语 all[ l] [ɑ] 后低不圆唇 普通话“刀”[tɑu]英语 half[hɑf] 以上 8 个元音的发音位置可参看标准元音图。 从上述 8 个基本元音可以推出其他常见的元音。 首先,在前元音和后元音的中间可以增加央元音的系列。这个系列的高元音 是[i],低元音是[],中央元音是[]。 其次,从嘴唇的圆展可以增加: 音标 发音特征 例词 [y] [i]的圆唇 普通话“女”[ny] [] [e]的圆唇 上海话“干”[k] [ ] []的圆唇 广州话“靴”[h ] [] 在[][a]之间 英语 map[mp] [] [o]的不圆唇 普通话“哥”[k] [] [ ]的不圆唇 英语 but[bt] 可参见元音国际音标舌位图。 四、辅音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发辅音时声门张开,气 流自由通过,主要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有时声带不振动,有时声带也 振动,其中主要是噪音的成分。我们把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称为发音部位(因 为辅音主要是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的),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则称为 发音方法。 除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辅音外,还有三种方法可以形 成不同的辅音。 1、清和浊。虽然辅音主要靠气流在冲破阻碍时振动发声,但也有的辅音是 声带同时也振动发声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称呼,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叫浊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清音。 2、送气和不送气。发辅音时,气流要比发元音时强得多,因为气流要冲破 阻碍才能形成声音。但在发辅音时,还有一个是否把较强的气流用力送出去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