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1节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 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 从现代汉和古代汉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虽然由于古代许多事物的消失, 些古词也随之消亡了,但随着更多新事物的出现,大量的新词不断出现,如“手 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词的语音形式也从单音节过渡到双音节为主并出 现了大量的多音节。此外,还有组词造句的格式也多样化了。 2、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 由于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开放,汉语在最近几年大量从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语 中吸收新词汇,甚至有打破汉语音节结构和书写形式的现象,如ⅹ光、UFO 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分别读作[ eks kua∴]、[ ju ef lu]、[ wind us],清辅音 实际上充当了韵尾。这种现象在普通话中本来是不允许的。同时,在书写上已经 打破了汉字的一统天下。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也向汉语借了不少词,如 Kungfu (功夫)、 chaum ian(炒面)等,这些词的语音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汉语普通 话的音节结构。 总之,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 语言发展的方式,是由语言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与社会发 展没有直接的联系。语言作为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 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其中一种因素为了新的表达需要等原因而发生变 化,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而此时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其他因素就会重新调整相互 的关系,以达到新的平衡。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以至于引起语言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干扰,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古汉语的语音系 统比较复杂,如中古时期声母就有36个,比今天普通话的21个要多一半以上 声调也有8个,比今天的普通话多一倍。因此,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就不会 区别不开。但随着汉语的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失、调类减少 等变化,北京话(官话)的音节(包含声调的区别)大致只有1000多个,这就 出现了单音节词难以区别的困难,因此,北京话(官话)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词 为主。 语言某一要素内部的局部变化,往往会引起语言系统内部相互联系和制 约关系的连锁反应。如汉语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失、调类减 少等变化,使得汉语的整个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词汇系统。古汉 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当然单音节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属于单纯词,而语音系 统的简化导致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就既可能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能由两个 语素构成,这就出现了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发展到今天合成词反而占了汉
第 7 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 1 节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 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 从现代汉和古代汉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虽然由于古代许多事物的消失,一 些古词也随之消亡了,但随着更多新事物的出现,大量的新词不断出现,如“手 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词的语音形式也从单音节过渡到双音节为主并出 现了大量的多音节。此外,还有组词造句的格式也多样化了。 2、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 由于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开放,汉语在最近几年大量从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语 中吸收新词汇,甚至有打破汉语音节结构和书写形式的现象,如 x 光、UFO、 windows 操作系统等等,分别读作[eks kua]、[ju ef u]、[windus],清辅音 实际上充当了韵尾。这种现象在普通话中本来是不允许的。同时,在书写上已经 打破了汉字的一统天下。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也向汉语借了不少词,如 Kungfu (功夫)、chaumian(炒面)等,这些词的语音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汉语普通 话的音节结构。 总之,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 语言发展的方式,是由语言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与社会发 展没有直接的联系。语言作为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 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其中一种因素为了新的表达需要等原因而发生变 化,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而此时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其他因素就会重新调整相互 的关系,以达到新的平衡。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以至于引起语言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干扰,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古汉语的语音系 统比较复杂,如中古时期声母就有 36 个,比今天普通话的 21 个要多一半以上; 声调也有 8 个,比今天的普通话多一倍。因此,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就不会 区别不开。但随着汉语的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失、调类减少 等变化,北京话(官话)的音节(包含声调的区别)大致只有 1000 多个,这就 出现了单音节词难以区别的困难,因此,北京话(官话)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词 为主。 2、语言某一要素内部的局部变化,往往会引起语言系统内部相互联系和制 约关系的连锁反应。如汉语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失、调类减 少等变化,使得汉语的整个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词汇系统。古汉 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当然单音节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属于单纯词,而语音系 统的简化导致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就既可能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能由两个 语素构成,这就出现了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发展到今天合成词反而占了汉
语总词量的绝大多数,汉语的词汇系统起了巨大的变化。 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1、渐变性。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虽然 语言由于社会发展和语言内部各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如果变动过快或 过大,使大部分人都无法在交际中准确地使用,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交际的作用。 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最灵敏,变化相对最快,但它的基础仍十分稳固。 是基本词汇反映了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因而很不容易起变化;二是构造新 词的材料除了少数从外语接入外,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而且构成新 词的格式也使语言中现成的格式。依次绝大部分新都是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格 式重新组合,使人似曾相识,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 至于语音和语法,其发展速度要比词汇缓慢得多。其中语法的发展是最缓慢 的 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的发展有快有 慢,甚至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有快有慢,此外,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 方向,在不同地区也可以不一样。 语言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中,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最直接的是词汇,所 以,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最灵敏,变化也最快。语音、语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明显不如词汇,因而变化相对较慢。 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语法中格的范畴,古 英语名词、代词和形容词都有主格、宾格、属格(又称所有格)、与格和工具格 五种。发展到现代英语,代词还保留三种格:主格、宾格和属格(如Ⅰ、me、my); 名词则只剩下两种格:通格和属格(如john和 johns)。 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可以不一样。如古汉语有八个声 调,其中入声在今天的北方方言区中已经基本消失了(晋语除外),但在吴方言 粤方言等南方的方言区中还存在。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原因。 第2节语言的分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语言的分化主要有两种形式: 1、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等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 社团。 2、一个生产不发达的统一的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降雨的日益扩大 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无法再保持统一的局面,这时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 分化。 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 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如北京一些年轻 女性在发声母j、q、x,带有明显的齿间特征,被称为“女国音”。但社会方言最 明显的特点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如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有各自的一些 特殊用语,如医药界的“处方”、“急诊”等;不同的学科也有自己的术语,如语 言学的“音质”、“语法意义”等;不同的阶级有自己的特殊用语和对一些词语的
语总词量的绝大多数,汉语的词汇系统起了巨大的变化。 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1、渐变性。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虽然 语言由于社会发展和语言内部各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如果变动过快或 过大,使大部分人都无法在交际中准确地使用,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交际的作用。 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最灵敏,变化相对最快,但它的基础仍十分稳固。一 是基本词汇反映了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因而很不容易起变化;二是构造新 词的材料除了少数从外语接入外,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而且构成新 词的格式也使语言中现成的格式。依次绝大部分新都是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格 式重新组合,使人似曾相识,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 至于语音和语法,其发展速度要比词汇缓慢得多。其中语法的发展是最缓慢 的。 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的发展有快有 慢,甚至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有快有慢,此外,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 方向,在不同地区也可以不一样。 语言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中,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最直接的是词汇,所 以,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最灵敏,变化也最快。语音、语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明显不如词汇,因而变化相对较慢。 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语法中格的范畴,古 英语名词、代词和形容词都有主格、宾格、属格(又称所有格)、与格和工具格 五种。发展到现代英语,代词还保留三种格:主格、宾格和属格(如 I、me、my); 名词则只剩下两种格:通格和属格(如 john 和 john’s)。 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可以不一样。如古汉语有八个声 调,其中入声在今天的北方方言区中已经基本消失了(晋语除外),但在吴方言、 粤方言等南方的方言区中还存在。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原因。 第 2 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语言的分化主要有两种形式: 1、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等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 社团。 2、一个生产不发达的统一的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降雨的日益扩大, 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无法再保持统一的局面,这时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 分化。 二、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 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如北京一些年轻 女性在发声母 j、q、x,带有明显的齿间特征,被称为“女国音”。但社会方言最 明显的特点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如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有各自的一些 特殊用语,如医药界的“处方”、“急诊”等;不同的学科也有自己的术语,如语 言学的“音质”、“语法意义”等;不同的阶级有自己的特殊用语和对一些词语的
特殊理解。 社会方言的系统性并不是非常稳固的,尤其在不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形 式。如医药界,我国南方和北方医药界的社会方言在语音上就有巨大的差别,甚 至在一些词语的运用上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此外还会由于受到交际环境和交际对 象不同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一般我们提到方言时, 是不包含社会方言的。 三、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我们一般所说的方言就是指地域 方言。 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往下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往下又可以分出各种 土语。如杭州话,一般划为吴方言中的太湖片次方言中的杭州土语。 什么是方言的划分标准?主要在于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只有社会 的统一而没有语言的差异,当然不存在什么地域方言;虽然同源并有差异的语言 如果不是属于一个统一的社会,一般也不能算作方言。但也有例外,如英国、美 国、澳大利亚等都说英语而且各自的英语都有特点,但不能算是不同的语言。 方言间的主要差别是语音。如汉语的方言之间交流就十分困难,甚至次方言 之间、土语之间交流也十分困难,首先就是因为语音的差别。方言间词汇的主要 差别是名异实同,用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事物。方言间的语法差别是最小的。 由于地域方言是古代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所以,可以 根据方言来推断古代这种语言的状况 地域方言形成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或分化)的状态,方言就 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作 为该语言的方言。如汉语的方言。如果社会完全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社会,方言就 可能失去约束,不断扩大自己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如拉丁语的 各个方言发展成为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但在现代社会,由于交 际的国际化趋势,这种发展往往是不会出现的。如美国英语并没有发展成独立的 语言。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亲属语言是指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人类语言的确切数量,至今也没有定论。一方面,由于一些边远的地区里 还有一些与世隔绝的人们在生活,他们使用的语言不为语言学界所了解;另一方 面,有一些“语言”特别是从一种祖语分化出来的“语言”,是否能被认可为单 独的语言,语言学界也有不同的争论,尤其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受到民族 观念的影响。由于语言和方言的界限区分比较困难,因此,世界上己经被描写的 语言总数有很大的差别,一种说法有2000-5000种,另一种说法则是4000-800 种。其中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独立语言的大致为2790种。由于这2790种语言中有 70%左右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且大部分使用人数并不多,而语言学家分析并研究 过的语言更只有500种左右。使用人口超过6000万的大语种只有13个:汉语、 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日语、印尼语、德语、孟加 拉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其中汉语的使用人数最多,英语的使用地域最广 联合国将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列为正式工作语言。 语言学界给人类语言的分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根据各种语言的来源(即 亲属关系)划分的,一般称为谱系分类法。也就是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那些语 言就划分为一个语族;几个语族如果是从同一个语言分化而来的,这些语族就划
特殊理解。 社会方言的系统性并不是非常稳固的,尤其在不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形 式。如医药界,我国南方和北方医药界的社会方言在语音上就有巨大的差别,甚 至在一些词语的运用上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此外还会由于受到交际环境和交际对 象不同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一般我们提到方言时, 是不包含社会方言的。 三、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我们一般所说的方言就是指地域 方言。 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往下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往下又可以分出各种 土语。如杭州话,一般划为吴方言中的太湖片次方言中的杭州土语。 什么是方言的划分标准?主要在于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只有社会 的统一而没有语言的差异,当然不存在什么地域方言;虽然同源并有差异的语言 如果不是属于一个统一的社会,一般也不能算作方言。但也有例外,如英国、美 国、澳大利亚等都说英语而且各自的英语都有特点,但不能算是不同的语言。 方言间的主要差别是语音。如汉语的方言之间交流就十分困难,甚至次方言 之间、土语之间交流也十分困难,首先就是因为语音的差别。方言间词汇的主要 差别是名异实同,用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事物。方言间的语法差别是最小的。 由于地域方言是古代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所以,可以 根据方言来推断古代这种语言的状况。 地域方言形成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或分化)的状态,方言就 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作 为该语言的方言。如汉语的方言。如果社会完全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社会,方言就 可能失去约束,不断扩大自己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如拉丁语的 各个方言发展成为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但在现代社会,由于交 际的国际化趋势,这种发展往往是不会出现的。如美国英语并没有发展成独立的 语言。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亲属语言是指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人类语言的确切数量,至今也没有定论。一方面,由于一些边远的地区里, 还有一些与世隔绝的人们在生活,他们使用的语言不为语言学界所了解;另一方 面,有一些“语言”特别是从一种祖语分化出来的“语言”,是否能被认可为单 独的语言,语言学界也有不同的争论,尤其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受到民族 观念的影响。由于语言和方言的界限区分比较困难,因此,世界上已经被描写的 语言总数有很大的差别,一种说法有 2000-5000 种,另一种说法则是 4000-8000 种。其中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独立语言的大致为 2790 种。由于这 2790 种语言中有 70%左右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且大部分使用人数并不多,而语言学家分析并研究 过的语言更只有 500 种左右。使用人口超过 6000 万的大语种只有 13 个:汉语、 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日语、印尼语、德语、孟加 拉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其中汉语的使用人数最多,英语的使用地域最广。 联合国将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列为正式工作语言。 语言学界给人类语言的分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根据各种语言的来源(即 亲属关系)划分的,一般称为谱系分类法。也就是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那些语 言就划分为一个语族;几个语族如果是从同一个语言分化而来的,这些语族就划
分为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按照它们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 语群。另外,还有按照词的类型给语言分类的叫做类型分析法,按照地理相邻给 语言分类的叫做区域分类法。 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并小作修饰) 、汉藏语系(亦称藏汉语系或印支语系,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 另外还有泰国、缅甸、老挝、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 1、汉语族 汉语(包括七大方言:官话方言(亦称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粵 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 2、藏缅语族 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等 景颇语支:景颇语(分布于缅甸的亦称克钦语)等 彝语支:彝语傈僳语哈尼语拉祜语纳西语等 缅语支:缅甸语库启-钦语载瓦语阿昌语等 语支未定:羌语普米语珞巴语独龙语怒语土家语白语等 3、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布努语等 瑶语支:勉语(亦称瑶语或勉话) 语支未定:畲语 4、壮侗(侗台)语族 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旧称毛难语)拉珈语等 壮傣语支:壮语(旧称僮语)布衣语泰语傣语老挝语掸语侬 语土语等 黎语支:黎语 仡佬语支:仡佬语 、印欧语系(亦称印度-日耳曼语系或雅利安语系,是就使用人数和分布区域 而言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分布于欧洲、南北美洲、亚洲南部和西部、非洲南 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日耳曼语族 西语支:英语德语荷兰语弗拉芒语依地语卢森堡语弗里西亚 语阿非利堪斯语等(依地语和卢森堡语都是从德语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北语支: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等 东语支:哥特语(1000多年前已消亡) 2、罗曼语族(亦称意大利克语族或拉丁语族,都是从拉丁语分化出来的) 西语支: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卡塔兰语(亦 称加泰隆语)等 东语支:罗马尼亚语摩尔达维亚语 (克里奥耳化语言:帕皮亚门托语克里奥耳法语等)
分为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按照它们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 语群。另外,还有按照词的类型给语言分类的叫做类型分析法,按照地理相邻给 语言分类的叫做区域分类法。 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并小作修饰) 一、汉藏语系(亦称藏汉语系或印支语系,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 另外还有泰国、缅甸、老挝、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 1、汉语族 汉语(包括七大方言:官话方言(亦称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粤 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 2、藏缅语族 藏语支:藏语 嘉戎语 门巴语等 景颇语支:景颇语(分布于缅甸的亦称克钦语)等 彝语支:彝语 傈僳语 哈尼语 拉祜语 纳西语等 缅语支:缅甸语 库启-钦语 载瓦语 阿昌语等 语支未定:羌语 普米语 珞巴语 独龙语 怒语 土家语 白语等 3、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 布努语等 瑶语支:勉语(亦称瑶语或勉话) 语支未定:畲语 4、壮侗(侗台)语族 侗水语支:侗语 水语 仫佬语 毛南语(旧称毛难语) 拉珈语等 壮傣语支:壮语(旧称僮语) 布衣语 泰语 傣语 老挝语 掸语 侬 语 土语等 黎语支:黎语 仡佬语支:仡佬语 二、印欧语系(亦称印度-日耳曼语系或雅利安语系,是就使用人数和分布区域 而言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分布于欧洲、南北美洲、亚洲南部和西部、非洲南 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日耳曼语族 西语支:英语 德语 荷兰语 弗拉芒语 依地语 卢森堡语 弗里西亚 语 阿非利堪斯语等(依地语和卢森堡语都是从德语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北语支:瑞典语 丹麦语 挪威语 冰岛语等 东语支:哥特语(1000 多年前已消亡) 2、罗曼语族(亦称意大利克语族或拉丁语族,都是从拉丁语分化出来的) 西语支:拉丁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卡塔兰语(亦 称加泰隆语)等 东语支:罗马尼亚语 摩尔达维亚语 (克里奥耳化语言:帕皮亚门托语 克里奥耳法语等)
3、凯尔特语族 北语支(统称盖德尔诸语言):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等 南语支(统称不列颠诸语言):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等 4、波罗的语族 立陶宛语拉脱维雅语(亦称莱蒂语)等 5、斯拉夫语族 东语支: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等 西语支: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等 南语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 6、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语支(亦称东语支或印度-雅利安语支,其近代语言都是从梵语衍生 出来的):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 马拉提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奧利亚语拉贾斯坦语尼泊 尔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帕哈里语信德语梅瓦尔语僧 伽罗语吉普赛语等 伊朗语支(亦称西语支):波斯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库 尔德语奥塞梯语等 7、希腊语族 希腊语 8、阿尔巴尼亚语族 阿尔巴尼亚语 9、亚美尼亚语族 亚美尼亚语 10、安纳托利亚语族(已消亡) 赫梯语卢维亚语 ll、吐火罗语(已消亡) 分为焉耆方言和龟兹方言 三、高加索语系(大部分分布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区,小部分分布于伊 朗和土耳其) 1、南部语族 格鲁吉亚语等 2、北部语族 西北语支:卡巴尔达语等 东北语支:车臣语印古什语阿瓦尔语莱兹金语等 四、乌拉尔语系(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以东直达亚洲西北部的广阔地带) 1、芬兰乌戈尔语族 芬兰语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拉普语莫尔多维亚语马里语沃 恰克语沃古尔语 2、萨莫耶德语族 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等 五、阿尔泰语系(分布地域西起土耳其,经原苏联的中亚地区,直达蒙古及中国, 东至太平洋的广阔地带) 、突厥语族
3、凯尔特语族 北语支(统称盖德尔诸语言):爱尔兰语 苏格兰盖尔语等 南语支(统称不列颠诸语言):威尔士语 布列塔尼语等 4、波罗的语族 立陶宛语 拉脱维雅语(亦称莱蒂语)等 5、斯拉夫语族 东语支:俄语 乌克兰语 白俄罗斯语等 西语支:波兰语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等 南语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马其顿语 保加利亚语 等 6、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语支(亦称东语支或印度-雅利安语支,其近代语言都是从梵语衍生 出来的):梵语 巴利语 印地语 乌尔都语 孟加拉语 旁遮普语 马拉提语 古吉拉特语 比哈尔语 奥利亚语 拉贾斯坦语 尼泊 尔语 阿萨姆语 克什米尔语 帕哈里语 信德语 梅瓦尔语 僧 伽罗语 吉普赛语等 伊朗语支(亦称西语支):波斯语 普什图语 俾路支语 塔吉克语 库 尔德语 奥塞梯语等 7、希腊语族 希腊语 8、阿尔巴尼亚语族 阿尔巴尼亚语 9、亚美尼亚语族 亚美尼亚语 10、安纳托利亚语族(已消亡) 赫梯语 卢维亚语 11、吐火罗语(已消亡) 分为焉耆方言和龟兹方言 三、高加索语系(大部分分布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区,小部分分布于伊 朗和土耳其) 1、南部语族 格鲁吉亚语等 2、北部语族 西北语支:卡巴尔达语等 东北语支:车臣语 印古什语 阿瓦尔语 莱兹金语等 四、乌拉尔语系(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以东直达亚洲西北部的广阔地带) 1、芬兰-乌戈尔语族 芬兰语 匈牙利语 爱沙尼亚语 拉普语 莫尔多维亚语 马里语 沃 恰克语 沃古尔语 2、萨莫耶德语族 涅涅茨语 塞尔库普语等 五、阿尔泰语系(分布地域西起土耳其,经原苏联的中亚地区,直达蒙古及中国, 东至太平洋的广阔地带) 1、突厥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