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若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简化为:2V2=KA?t= Kt(7.2.14a)(7.2.14b)K可通过实验测定如果恒压过滤是在滤液量已达到V1,即滤饼层厚度已累计到L的条件下开始时,应如何计算?(V2 - V2) + 2V.(V - V) = KA°t(7.2.15)
若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简化为: V KA t 2 2 = q = Kt 2 如果恒压过滤是在滤液量已达到V1,即滤饼层厚度已 累计到L1的条件下开始时,应如何计算? K可通过实验测定。 L1 V1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7.2.14a) (7.2.14b) V V V V V KA t e 2 1 2 1 2 ( − ) + 2 ( − ) = (7.2.15)
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如何应用恒压过滤方程?设计型:已知要处理的悬浮液量和推动力,求所需的过滤面积操作型:已知过滤面积和推动力,求悬浮液的处理量;已知过滤面积和悬浮液的处理量,求推动力
如何应用恒压过滤方程? 设计型: 已知要处理的悬浮液量和推动力,求所需的过滤面积 操作型: 已知过滤面积和推动力,求悬浮液的处理量; 已知过滤面积和悬浮液的处理量,求推动力。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例7.2.1在实验室中用过滤面积为0.1m2的滤布对某种水悬浮液进行过滤试验,在恒定压差下,过滤5min得到滤液1L,又过滤5min得到滤液0.6L。如果再过滤5min,可以再得到多少滤液?解:在恒压过滤条件下,过滤方程为q2+2qq。=Kt1×10-3=1×10-2m/m2, t, = 5×60 =300 sq1 =0.1(1+0.6)×10-3=1.6×10-2 m2/m2, t =600 s920.1代入过滤方程得(1×10-~) +2×1×10~q。=300K (1)(1.6×10-2) +2×1.6×10-2q。= 600K【(2)
例 7.2.1 在实验室中用过滤面积为 0.1m2 的滤布对某种水悬浮液进 行过滤试验,在恒定压差下,过滤 5min 得到滤液 1L,又过滤 5min 得到滤液 0.6L。如果再过滤 5min,可以再得到多少滤液? 解:在恒压过滤条件下,过滤方程为 2 2 e q qq Kt + = 3 2 1 1 10 1 10 0.1 q − − = = m 3 / m2 , 1 t = = 5 60 300 s ( ) 3 2 2 1 0.6 10 1.6 10 0.1 q − + − = = m 3 / m2 , 2 t = 600 s 代入过滤方程得 ( ) 2 2 2 1 10 2 1 10 300 e q K − − + = (1) ( ) 2 2 2 1.6 10 2 1.6 10 600 e q K − − + = (2)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