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任务三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与要求课程名称水环境监测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授课专业环境监测技术专业4学时授课方式理实一体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项目一理论基础授课内容任务三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与要求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1知识和技能基础分析2.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不成体系。1.会完成基本的实验报告;认知和实践能力分析2.掌握文章排版的基本技巧。学情分析1.对具体的实验感兴趣,对综合性报告的编制兴趣久缺:学习特点分析2.部分学生粗枝大叶,缺乏稳重。1.通过教师讲解提高学生对报告的编制能力,优化思维过程;评估结果2.结合企业真实案例,提升学生学习乐趣。13
13 项目一、任务三 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与要求 课程名称 水环境监测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授课专业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 授课方式 理实一体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课时 4 学时 授课内容 项目一 理论基础 任务三 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与要求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基础分析 1. 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2. 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不成体系。 认知和实践能力分析 1.会完成基本的实验报告; 2.掌握文章排版的基本技巧。 学习特点分析 1.对具体的实验感兴趣,对综合性报告的编制兴趣欠缺; 2.部分学生粗枝大叶,缺乏稳重。 评估结果 1.通过教师讲解提高学生对报告的编制能力,优化思维过程; 2.结合企业真实案例,提升学生学习乐趣
1.掌握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方法:知识目标2.了解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流程。1.能够编制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报告;教学目标能力目标2.能够胜任简单的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工作。1.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统筹思考的能力:素质目标2.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教学重点1.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教学难点1.具体报告编制的掌握。根据课程标准和人才塔养方案与水环境监测员工作岗位需求,以企业真实的水环境监测报告编教学理念制为例,培养学生综合统筹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教学组织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弱点/优点与性格特点,合理分组,完成真实岗位的报告编制任务。教学策略1.课前在智能课堂学习平台发布前测试题、自主学习资料等,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教学难点重点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手段2.运用智能课堂平台完成课中问答与过程评价等:3.课后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作业。14
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方法; 2.了解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流程。 能力目标 1.能够编制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报告; 2.能够胜任简单的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统筹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 教学难点 1.具体报告编制的掌握。 教学策略 教学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与水环境监测员工作岗位需求,以企业真实的水环境监测报告编 制为例,培养学生综合统筹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教学组织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弱点/优点与性格特点,合理分组,完成真实岗位的报告编制任务。 教学手段 1.课前在智能课堂学习平台发布前测试题、自主学习资料等,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教学难点重点 并调整教学策略; 2. 运用智能课堂平台完成课中问答与过程评价等; 3. 课后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作业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讨论法等,优化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阶段一:课前-任务准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教师活动1.发布预习资料,根据任务单,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资料的学习。发布课前测试1.通过自行查询资料,使学生对行业的工任务准备题,根据学生线上答题情况针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辅导,完成课前测试。作范畴和未来的工作内容有一定了解。阶段二:课中-任务实施一、任务导入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1.引导学生回顾大一学过的实验,分析之前写过的实验报告:任务导入1.通过实验报告分析,培养学生的一双“慧2.课前测试点评;眼”,使其养成“匠心”。(10 ")3.以真实的工作案例为契机,引入本次课内容。15
15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讨论法等,优化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阶段一:课前-任务准备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 教师活动 任务准备 1.发布预习资料,根据任务单,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资料的学习。发布课前测试 题,根据学生线上答题情况针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辅导,完成课前测试。 1.通过自行查询资料,使学生对行业的工 作范畴和未来的工作内容有一定了解。 阶段二:课中-任务实施 一、任务导入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 任务导入 (10 ’) 1.引导学生回顾大一学过的实验,分析之前写过的实验报告; 2.课前测试点评; 3.以真实的工作案例为契机,引入本次课内容。 1.通过实验报告分析,培养学生的一双“慧 眼”,使其养成“匠心
二、任务剖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任务剖析1.根据岗位需要,剖析水环境监测报告的必备内容:1.通过具体的写作任务分析,培养学生细心、路实、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习惯。2.详细讲解水环境监测报告的撰写方法,并实时互动。(40 ')三、任务实施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1.学生登陆智能课堂,看老师发布的水环境监测报告,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1.通过真实的监测报告练习,给学生灌输端情景实练2.学生分组、分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问题查询,并完成纠错、改正、补充;正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2.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学生“有序”3.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组间PK:(40 ")4.分组完成思维导图,总结出编制水环境监测报告的最优方法。的逻辑思维。1.通过优胜组分享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分查缺补漏1.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缺补漏:享的快乐,真正体会“独乐乐与人乐乐,敦2.邀请做的好的组上来给大家分享学习方法。(20 ")乐?”的感受。1.根据教师给定的数据和资料,修正查缺补漏环节出现的问题,学生分组完成1.通过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强化技能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纂。识,通过共同完成报告的编写,培养学生的16
16 二、任务剖析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 任务剖析 (40 ’) 1.根据岗位需要,剖析水环境监测报告的必备内容; 2.详细讲解水环境监测报告的撰写方法,并实时互动。 1.通过具体的写作任务分析,培养学生细 心、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习惯。 三、任务实施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思政元素 情景实练 (40 ’) 1.学生登陆智能课堂,看老师发布的水环境监测报告,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 2.学生分组、分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问题查询,并完成纠错、改正、补充; 3.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组间 PK; 4.分组完成思维导图,总结出编制水环境监测报告的最优方法。 1.通过真实的监测报告练习,给学生灌输端 正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2.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学生“有序” 的逻辑思维。 查缺补漏 (20 ’) 1.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缺补漏; 2.邀请做的好的组上来给大家分享学习方法。 1.通过优胜组分享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分 享的快乐,真正体会“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的感受。 强化技能 1.根据教师给定的数据和资料,修正查缺补漏环节出现的问题,学生分组完成 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编纂。 1.通过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通过共同完成报告的编写,培养学生的
统等能力和环保意识。(50)四任务总结1.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理工科的学生对1.组织评价:组织学生完成自评、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总结评价2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回顾本次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文字的编辑和写作要求同样较高,培养其综(20 ')合能力。五课后-任务升华1.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和后测试习题;1.通过企业报告的网络调研,让学生更深入任务升华2.布置学生完成相关企业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网络调研活动。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激发其职业使命感。1.考核评价内容:课前-任务准备(30%):自学测试情况:考核评价课中-任务实施(40%):报告的修改、思维导图和组间PK:课后-任务升华(30%):作业、后测题、调研等拓展任务完成情况。2.考核评价形式: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同教学组评价占比为2:3:3:2。1.在纯知识讲解中,穿插案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措施2、在案例教学中,穿插相关法律常识,提高学生职业责任感。17
17 (50) 统筹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任务总结 总结评价 (20 ’) 1.组织评价:组织学生完成自评、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 2 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回顾本次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理工科的学生对 文字的编辑和写作要求同样较高,培养其综 合能力。 五 课后-任务升华 任务升华 1.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和后测试习题; 2.布置学生完成相关企业水环境监测报告的网络调研活动。 1.通过企业报告的网络调研,让学生更深入 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激发其职业使命感。 考核评价 1.考核评价内容: 课前-任务准备(30%):自学测试情况; 课中-任务实施(40%):报告的修改、思维导图和组间 PK; 课后-任务升华(30%):作业、后测题、调研等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2.考核评价形式: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同教学组评价占比为 2:3:3:2。 改进措施 1. 在纯知识讲解中,穿插案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2. 在案例教学中,穿插相关法律常识,提高学生职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