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分别叙述双金属机理和单金属机理是如何解释丙 烯配位聚合的,各自的不足是什么? 活性中心模型、引发和增长的场所及过程、立体结构的形成
分别叙述双金属机理和单金属机理是如何解释丙 烯配位聚合的,各自的不足是什么? 活性中心模型、引发和增长的场所及过程、立体结构的形成
第六章开环聚合(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简介 开环聚合是从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近30年来对它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多种用于开环聚合的引发剂和催化剂,探 索了各种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和聚合反应机理,并开发了一些新 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工业化的产品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 烷、聚四氢呋喃、聚甲醛、聚已内酰胺等。 1、定义 环状单体在某种引发剂或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 合物的聚合反应
第六章 开环聚合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1、定义 环状单体在某种引发剂或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 合物的聚合反应。 开环聚合是从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近30年来对它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多种用于开环聚合的引发剂和催化剂,探 索了各种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和聚合反应机理,并开发了一些新 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工业化的产品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 烷、聚四氢呋喃、聚甲醛、聚己内酰胺等。 简介
2、开环聚合能力 (1)热力学分析 △G=△H-T·A a.自由能变 环烷烃开环聚合自由能变 环数 5 7 8 AG kJ/mol.5 90.0 9.2 5.9 16.3-34.3 聚合能力: 结论: 3,4>5,7~11>6,12以上
2、开环聚合能力 (1)热力学分析 G = H −T S 环数 3 4 5 6 7 8 ΔG,kJ/mol -92.5 -90.0 -9.2 5.9 -16.3 -34.3 环烷烃开环聚合自由能变 聚合能力: ╳ 结论: 3, 4 >> 5,711 > 6,12以上 a. 自由能变
b开环推动力 焓变 环烷烃开环聚合自由焓变 环数 3 5 7 8 △H,kJ/mol-113.0-105.0-212 2.9 -218-34.8 聚合能力: 环张力 取代基位阻 键角张力 构象张力 准竖向氢原子间斥力
环数 3 4 5 6 7 8 ΔH,kJ/mol -113.0 -105.0 -21.2 2.9 -21.8 -34.8 环烷烃开环聚合自由焓变 聚合能力: ╳ b.开环推动力 焓变 环张力 取代基位阻 键角张力 构象张力 准竖向氢原子间斥力
键角张力 四价碳原子: 1:::: 正四面体,键角109028 环数 构象 平面 蝴蝶构象,二个平面夹角200 5 “扭曲构象”或“袋”式构象 椅式构象,键角1105 7-12 船一椅式构象 >15 环张力消失
四价碳原子: 正四面体,键角109o28' 环数 构象 3 平面 4 蝴蝶构象,二个平面夹角20o 5 “扭曲构象”或“袋”式构象 6 椅式构象,键角111.05o 7-12 船-椅式构象 > 15 环张力消失 键角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