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学习目标】能够判断大学四年将要完成和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能力。【课程内容】1.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2.课程之间的勾稽关系3.在校期间应重点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2.难点:在校期间应重点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教学方法】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程之间的勾稽关系【学习要求】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个规划【复习与思考】如何高效的度过大学生涯【学习资源】金融的解释第三讲财务管理主要课程介绍【学习目标】能够对将要所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今后如何学习相应的课程有大致的想法。【课程内容】1.会计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2.财务管理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3.课程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1.重点:会计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财务管理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2.难点: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学习要求】对自己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有个大致的想法【复习与思考】3
3 第二讲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 【学习目标】 能够判断大学四年将要完成和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能力。 【课程内容】 1.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 2.课程之间的勾稽关系 3.在校期间应重点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介绍 2.难点:在校期间应重点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程之间的勾稽关系 【学习要求】 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个规划 【复习与思考】 如何高效的度过大学生涯 【学习资源】 金融的解释 第三讲 财务管理主要课程介绍 【学习目标】 能够对将要所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今后如何学习相应的课程有大致的 想法。 【课程内容】 1.会计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 2.财务管理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 3.课程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计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财务管理相关课程主要知识介绍 2.难点:课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 【学习要求】 对自己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有个大致的想法 【复习与思考】
如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资源】无第四讲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走向【学习目标】能够对自己将来职业有大致的规划。【课程内容】毕业走向【重点、难点】毕业走向及今后的继续学习【教学方法】案例加讲解【学习要求】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大致的规划【复习与思考】如何通过自己在校的努力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学习资源】无五、实践教学安排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和讨论的方式对本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六、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期末考核采用论文形式考试。(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考核方式课程目标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及财务管理专业课堂讨论(20%)、课堂表现课程目标1的理解(30%),对将要所学课程的(30%)、期末论文(50%)规划(50%),职业规划(20%)七、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2.平时成绩评定4
4 如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学习资源】无 第四讲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走向 【学习目标】 能够对自己将来职业有大致的规划。 【课程内容】 毕业走向 【重点、难点】 毕业走向及今后的继续学习 【教学方法】 案例加讲解 【学习要求】 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大致的规划 【复习与思考】 如何通过自己在校的努力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 【学习资源】无 五、实践教学安排 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和讨论的方式对本专业有深入的了解。 六、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 过程性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 期末考核采用论文形式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及财务管理专业 的理解(30%),对将要所学课程的 规划(50%),职业规划(20%) 课堂讨论(20%)、课堂表现 (30%)、期末论文(50%) 七、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2.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2)考勤3.期末成绩评定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二)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价项序号0-5990-10080-8970-7960-69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认真听课,积极互上课较认真,互上课能作一点笔上课不太认真,听课很不认课堂表动,主动讨论,发动较积极,发言有互动但不多,真,不互动也记,互动有一定自现50%言积极。次数较多。主性,能够发言。很少发言。不发言。考勤考勤占平时成绩中的50分,考勤全勤记为50分,缺勤一次减10分,每学期课堂考勤不少于2三次,三次以上缺勤不能参加期末考核,课程修读无效。50%八,选用教材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备注是否马工程教材无九、主要参考书目财务管理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十、课程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多读有关经济方面的书籍。5
5 (1)课堂表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讨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2)考勤 3.期末成绩评定 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序号 评价项 目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1 课堂表 现 50% 认真听课,积极互 动,主动讨论,发 言积极。 上课较认真,互 动较积极,发言 次数较多。 上课能作一点笔 记,互动有一定自 主性,能够发言。 上课不太认真, 有互动但不多, 很少发言。 听 课 很 不 认 真,不互动也 不发言。 2 考勤 50% 考勤占平时成绩中的 50 分,考勤全勤记为 50 分,缺勤一次减 10 分,每学期课堂考勤不少于 三次,三次以上缺勤不能参加期末考核,课程修读无效。 八、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无 九、主要参考书目 财务管理专业 2023 版人才培养方案. 十、课程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多读有关经济方面的书籍
《管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Management适用专业课程编码231311402B财务管理无先修课程修读学期1口必修口选修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口考试口考查3课程学分考核方式课程学时52学时(理论学时52,实践学时0)执笔人审核人温丽萍李官辉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管理学类各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课程。它既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属于应用科学范畴。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各种社会组织都有基本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和管理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说出管理学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为其他分类管理学打好基础,并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2.学会沟通和交流,通过上课分组讨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会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做好自我管理,还要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且要用发展的创新的观点来看待管理,为将来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6
6 《管理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学 Management 课程编码 231311402B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1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52 学时(理论学时 52,实践学时 0) 执笔人 温丽萍 审核人 李官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管理学类各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 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课程。它既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 也是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的边缘性、交叉性学 科,属于应用科学范畴。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各种社会组织都 有基本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掌握管 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和管理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 础。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说出管理学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为其他分类管理学 打好基础,并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 2.学会沟通和交流,通过上课分组讨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 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会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做好自我管理,还要能 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且要用发展的创新的观点来看待管理,为将来企业的 发展出谋献策。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2.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学的决策、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为其他管理类课程打好基础,并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6.2】要求学生学会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6:沟通表达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组讨论教学时,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9.2】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引导大学生不仅要做好自我管理,还要能够应用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来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9:持续发展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用发展的创新的观点来看待管理。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支撑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时安排课程内容3第一章管理导论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提问第二章管理理论的6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历史演变第三章决策与决策4课程目标1、2课堂讲授、案例、提问过程第四章环境分析与3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提问理性决策第五章决策的实施3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与调整4第六章组织设计课程目标1、2课堂讲授、案例3第七章人员配备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视频观看及小组讨论3第八章组织文化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第九章领导的一般4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案例、提问理论3第十章激励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案例、提问3第十一章沟通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第十二章控制的类2课程目标1、2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型与过程第十三章控制的方3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法与技术第十四章风险控制2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案例、提问与危机管理3第十五章创新原理课程目标1、2、3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3第十六章组织创新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案例、提问合计52(二)课程内容7
7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2:学科知识 【2.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学的决策、 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为其他管理类课 程打好基础,并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6:沟通表达 【6.2】要求学生学会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实践技能 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组讨论教学 时,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精神。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9:持续发展 【9.2】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引导大学生不仅要 做好自我管理,还要能够应用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来 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用发展的创新 的观点来看待管理。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3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 历史演变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6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 过程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4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 理性决策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3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 与调整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3 第六章 组织设计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 4 第七章 人员配备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视频观看及小组讨论 3 第八章 组织文化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3 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 理论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4 第十章 激励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3 第十一章 沟通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3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 型与过程 课程目标 1、2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2 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 法与技术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3 第十四章 风险控制 与危机管理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2 第十五章 创新原理 课程目标 1、2、3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3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案例、提问 3 合计 52 (二)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