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个人每名文重,地不代要国隶蜿计局观点,转戏引用时务堪守本网“权声明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 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 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 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 定的100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74户有效调查资料进 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 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 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 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68%。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 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4.1%;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5户 占调查企业的473%,2002年资产总额为37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小型企业31 户,占41.9%,2002年资产总额为123亿元,从业人员04万人。其余8户企业未划型 从地区分布看:527%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 14.9%、10.8%和6.8%,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 的企业仅占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调查企业2002年资产总额达到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主营业务收入为34 亿元,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 期上升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但由于11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149% 使得调查企业盈亏相抵后仅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 陕西百特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五0五药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铜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 大,三户企业当年共亏损0.23亿元。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主 营业务成本增加,202年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二是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和 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上升了12.3%:三是调査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1% 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随之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三)、负债水平适度,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陕西省统计
凡 个 人 署 名 文 章 , 均 不 代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观 点 。 转 载 或 引 用 时 务 请 遵 守 本 网 “版权声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2003-05-2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 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 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 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 定的 100 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 74 户有效调查资料进 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 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 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 74 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 最高,为 76%。国有企业占 6.8%。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 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 4.1%;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 35 户, 占调查企业的 47.3%,2002 年资产总额为 37.6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1.5 万人。小型企业 31 户,占 41.9%,2002 年资产总额为 12.3 亿元,从业人员 0.4 万人。其余 8 户企业未划型; 从地区分布看:52.7%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 14.9%、10.8%和 6.8%,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 的企业仅占 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调查企业 2002 年资产总额达到 5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1%。主营业务收入为 34.4 亿元,比上年上升 13 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 期上升 20 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但由于 11 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 14.9%, 使得调查企业盈亏相抵后仅实现利润总额 1.6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15 个百分点。其中, 陕西百特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五 0 五药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铜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 大,三户企业当年共亏损 0.23 亿元。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主 营业务成本增加,2002 年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5%;二是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和 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上升了 12.3%;三是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 5.1%, 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随之上升了近 8 个百分点。 (三)、负债水平适度,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
凡个人每名文重,地不代要国隶蜿计局观点,转戏引用时务堪守本网“权声明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保守的经 验判断认为一般不应高于50%,国际上一般公认60%较好。2002、2001年调查企业的平均 负债率分别为474%和49.3%。这说明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还 有相当的借贷融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3%,高于国 际公认标准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都应保持在100% 以上。2002年调查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较上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见表一)。这表 明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偿还流动负债能力和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增 控股情况企业数L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户)2002年2001年2002年2001年2002年2001年 国有绝对 63.3 645 1053 943 68 58.6 国有相对 42.9 44.4 704 76.4 70.7 集体绝对 559 83 73.7 43.3 185.0 114.1 (四)、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调查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6亿元。其中,国有资本为3.1亿元(包括1.5 亿元国家法人资本),占总资本的465%:集体资本为05亿元占总资本的0.75%:法人资本 568亿元,占8529%:外商资本0.3亿元占0.45%:个人资本59亿元,占886%,其中高层 管理者出资1.8亿元。显而易见,法人资本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国有资 本、集体资本在数量上不具有控制性,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动力。面 对21世纪的挑战,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力 资源的配置,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调查企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员共0.4万人,占 168%:熟练工人达1万人,较上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同时 技术人员和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分别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79%和239%,与往年 相比呈现增长态势。这一结果显示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 趋势。 (六)、企业分配制度多样化 我省中小企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由过去单纯的按劳分配变为按劳分配与按 资分配相结合,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绝大多数企业都改变了过去的固定工资制,实行了年薪 制、岗位技能工资制等新的工资分配办法。调查企业中,25.7%的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 43.2%的企业经营者持有股权、股票期权:91.9%的企业实行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40户 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占总调查企业的541%。实行员工持股分配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陕西省统计
凡 个 人 署 名 文 章 , 均 不 代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观 点 。 转 载 或 引 用 时 务 请 遵 守 本 网 “版权声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保守的经 验判断认为一般不应高于 50%,国际上一般公认 60%较好。2002、2001 年调查企业的平均 负债率分别为 47.4%和 49.3%。这说明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还 有相当的借贷融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63.3%,高于国 际公认标准。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都应保持在 100% 以上。2002 年调查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较上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见表一)。这表 明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偿还流动负债能力和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增 强。 表一: 控股情况 企业数 (户)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2002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1 年 国有绝对 13 63.3 64.5 105.3 94.3 68.2 58.6 国有相对 10 42.9 44.4 106.7 70.4 76.4 70.7 集体绝对 4 55.9 62.3 113.7 83.3 93.2 73.7 其他 47 43.3 48.6 185.0 132.3 158.3 114.1 (四)、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 年,调查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 66.6 亿元。其中,国有资本为 3.1 亿元(包括 1.5 亿元国家法人资本),占总资本的 4.65%;集体资本为 0.5 亿元,占总资本的 0.75%;法人资本 56.8 亿元,占 85.29%;外商资本 0.3 亿元,占 0.45%;个人资本 5.9 亿元,占 8.86%,其中高层 管理者出资 1.8 亿元。显而易见,法人资本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国有资 本、集体资本在数量上不具有控制性,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动力。面 对 21 世纪的挑战,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力 资源的配置,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调查企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员共 0.4 万人,占 16.8%;熟练工人达 1 万人,较上年增长了 10 个百分点,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同时, 技术人员和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分别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 17.9%和 23.9%,与往年 相比呈现增长态势。这一结果显示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 趋势。 (六)、企业分配制度多样化 我省中小企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由过去单纯的按劳分配变为按劳分配与按 资分配相结合,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绝大多数企业都改变了过去的固定工资制,实行了年薪 制、岗位技能工资制等新的工资分配办法。调查企业中,25.7%的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 43.2%的企业经营者持有股权、股票期权;91.9%的企业实行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40 户 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占总调查企业的 54.1%。实行员工持股分配制和
凡个人每名文重,地不代要国隶蜿计局观点,转戏引用时务堪守本网“权声明 工资集体协商制的企业分别为15户和10户,占203%和13.5%。实现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对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 经营者年薪制、股权股票期权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使企业经营者和核心人 才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劳动报酬,增强了企业动力,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企业从业 人员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调查企业的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在2002年为19亿元,人 均收入0.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7%,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收入均较 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劳动报酬占三成 以上,显示出成长型中小企业使用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 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 (七)、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截至2002年底,91.9%的调查企业为公司制企业,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调查企业 中,67户企业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人到位率达到90.5%。其中,出资人法定人数为1人 的企业有4户,出资人为2-5人的为37户,5人以上的为26户。同时,企业自主经营权得 到有效落实。64.9%的企业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14.9%的企业总经理按出资额决定:8.1% 的企业总经理由主管部门任命;68%的企业总经理由政府部门提名,董事会聘任;由社会 公开招聘总经理的企业占4%。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的任命以聘任制或民主选举制为主 政府部门、上级组织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总经理的产生干预较少调查还显示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总经理具有独立的人事任免管理权。有50%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由总 经理提名,董事会任命的,23%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由总经理自主决定,13.5%的企业通过 公开招聘选拔中层管理人员,需要报主管部门批准任命的企业仅为4户 (八)、企业经营者素质较高 从年龄结构看,调查企业总经理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40岁及以下的22人,占29.7%; 41-50岁之间的38人,占51.4%:51岁及以上的为14人,占189%。从文化程度看,具有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总经理为50人,占67.6%。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2人,硕士 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35人。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为20人,占27%,大专以下学历的 为4人,比例为54%。从工作经历看,企业总经理从事管理工作平均年限为142年。其中 35家企业总经理是在五年内被选拔担任此职务的,任现职5-10年的为27人,任现职10年 以上的为11人。可见,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者年龄构成以中年为主,且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 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整体素质高。 、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 首先,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机制灵活,投资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 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的优势。 第二,中小企业更易硬化预算约束。所谓硬化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软化预算约束的概念。 预算约束软化,是指由于受国家的保护,企业往往无视预算约束,不计成本收益地盲目扩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陕西省统计
凡 个 人 署 名 文 章 , 均 不 代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观 点 。 转 载 或 引 用 时 务 请 遵 守 本 网 “版权声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工资集体协商制的企业分别为 15 户和 10 户,占 20.3%和 13.5%。实现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对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 经营者年薪制、股权股票期权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使企业经营者和核心人 才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劳动报酬,增强了企业动力,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企业从业 人员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调查企业的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在 2002 年为 1.9 亿元,人 均收入 0.9 万元,比上年增长了 7.7%,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收入均较 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劳动报酬占三成 以上,显示出成长型中小企业使用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 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 (七)、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截至 2002 年底,91.9%的调查企业为公司制企业,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调查企业 中,67 户企业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人到位率达到 90.5%。其中,出资人法定人数为 1 人 的企业有 4 户,出资人为 2-5 人的为 37 户,5 人以上的为 26 户。同时,企业自主经营权得 到有效落实。64.9%的企业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14.9%的企业总经理按出资额决定;8.1% 的企业总经理由主管部门任命;6.8%的企业总经理由政府部门提名,董事会聘任;由社会 公开招聘总经理的企业占 4%。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的任命以聘任制或民主选举制为主, 政府部门、上级组织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总经理的产生干预较少.调查还显示,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总经理具有独立的人事任免管理权。有 50%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由总 经理提名,董事会任命的,23%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由总经理自主决定,13.5%的企业通过 公开招聘选拔中层管理人员,需要报主管部门批准任命的企业仅为 4 户。 (八)、企业经营者素质较高 从年龄结构看,调查企业总经理平均年龄为 44 岁。其中,40 岁及以下的 22 人,占 29.7%; 41-50 岁之间的 38 人,占 51.4%;51 岁及以上的为 14 人,占 18.9%。从文化程度看,具有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总经理为 50 人,占 67.6%。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 2 人,硕士 学历的 13 人,本科学历 35 人。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为 20 人,占 27%,大专以下学历的 为 4 人,比例为 5.4%。从工作经历看,企业总经理从事管理工作平均年限为 14.2 年。其中 35 家企业总经理是在五年内被选拔担任此职务的,任现职 5-10 年的为 27 人,任现职 10 年 以上的为 11 人。可见,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者年龄构成以中年为主,且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 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整体素质高。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 首先,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机制灵活,投资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 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的优势。 第二,中小企业更易硬化预算约束。所谓硬化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软化预算约束的概念。 预算约束软化,是指由于受国家的保护,企业往往无视预算约束,不计成本收益地盲目扩张
凡个人每名文重,地不代要国隶蜿计局观点,转戏引用时务堪守本网“权声明 从而导致低效的行为。这在我国是经常出现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中的现象。而中小 企业由于受政府保护相对较少,独立承担风险,预算更易硬化约束,从而更能履行市场经济 主体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保持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三,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据调査,关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90.6%的企 业持乐观或相当乐观态度,68%的企业认为前景一般,其余26%的企业未回答。关于中国 加入WIO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58.1%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或不会对企业 产生影响,39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会更加困难,27%的经营者回答不清楚。由此可 见,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做好了心理准 第四,中小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具备技术环境优势。我省是全国高等院校与 科硏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科技资源丰富,创新潜力巨大,依据“一线两带”战略构建 的关中高新产业带将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据调査,77%、59.5 和487%的调查企业分别采用自主开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引进技术这三种 最主要的途径获取新产品。目前,我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水平 和速度都比较低: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无论从数量、质量和产出效益等方面都 有待提高 (二)、入世、西部大开发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加入WIO,我国根据“市场开放原则”实行广泛的对内、对外 开放,不仅能刺激中小企业不断地自我完善,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而且使 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等方面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大大扩展其发展领 域。同时,加入WTO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最宝贵的资源,如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更加多 样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机会等等。更重要的是,消除地域限制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将使富有生命 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成为大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必不可少的合 作伙伴,给中小企业带来生存空间与战略地位的宝贵发展机遇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颇具层次。我省又处于连接中西部的桥头堡地位, 广大中小企业尽可乘西部大开发之东风,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加强与其他地区的 资源交流,加快区域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另外,中小企业可利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之契机,通过并 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吸纳有用的社会资源。这样既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 顺利进行、又能降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本 三、阻碍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购销渠道相对固定,产品销售方式单 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是企业生产的最初环节,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价格与质量,而采购方 式是制约采购结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83.8%的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配件由相对固定的生 产企业供应,80%的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配件来自相对固定的流通企业,而来自非固定流通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陕西省统计
凡 个 人 署 名 文 章 , 均 不 代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观 点 。 转 载 或 引 用 时 务 请 遵 守 本 网 “版权声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从而导致低效的行为。这在我国是经常出现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中的现象。而中小 企业由于受政府保护相对较少,独立承担风险,预算更易硬化约束,从而更能履行市场经济 主体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保持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三,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据调查,关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90.6%的企 业持乐观或相当乐观态度,6.8%的企业认为前景一般,其余 2.6%的企业未回答。关于中国 加入 WTO 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58.1%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或不会对企业 产生影响,39.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会更加困难,2.7%的经营者回答不清楚。由此可 见,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做好了心理准 备。 第四,中小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具备技术环境优势。我省是全国高等院校与 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科技资源丰富,创新潜力巨大,依据“一线两带”战略构建 的关中高新产业带将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据调查,77%、59.5% 和 48.7%的调查企业分别采用自主开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引进技术这三种 最主要的途径获取新产品。目前,我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水平 和速度都比较低;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无论从数量、质量和产出效益等方面都 有待提高. (二)、入世、西部大开发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加入 WTO,我国根据“市场开放原则”实行广泛的对内、对外 开放,不仅能刺激中小企业不断地自我完善,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而且使 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等方面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大大扩展其发展领 域。同时,加入 WTO 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最宝贵的资源,如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更加多 样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机会等等。更重要的是,消除地域限制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将使富有生命 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成为大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必不可少的合 作伙伴,给中小企业带来生存空间与战略地位的宝贵发展机遇。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颇具层次。我省又处于连接中西部的桥头堡地位, 广大中小企业尽可乘西部大开发之东风,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加强与其他地区的 资源交流,加快区域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另外,中小企业可利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之契机,通过并 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吸纳有用的社会资源。这样既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 顺利进行、又能降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本。 三、阻碍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购销渠道相对固定,产品销售方式单一 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是企业生产的最初环节,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价格与质量,而采购方 式是制约采购结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83.8%的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配件由相对固定的生 产企业供应,80%的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配件来自相对固定的流通企业,而来自非固定流通企
凡个人每名文重,地不代要国隶蜿计局观点,转戏引用时务堪守本网“权声明 业的只有10.8%,来自非固定生产企业的仅占54%。可见,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原材料和 配件主要供应渠道是相对固定的生产企业。而随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上下游厂商之 间固定的供应链关系将被互动的协作关系所取代。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互动性采购 渠道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产品销售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环节,再好的产品如果在销售环节上出现障碍,不 仅影响销售量,也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很大压力。据调查,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在产品销售 上存在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直销是企业最主要的产品销售方式。从调查结果看,82.4%的企 业采取直销方式,324%的企业为固定的生产企业供货,47.3%的企业通过批发商,216%的 企业直接对零售商场供货,284%的企业参加过展销会。一般说来,中小企业产品中间性较 强,直销并不是最理想的产品销售方式。因此,实现产品销售方式多元化对我省成长型中小 企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关键已由成本资源优势转变为 技术优势 1、整体看来,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基础优于一般企业,但仍有部分企业水平不高 从主要设备等级水平看,649%的企业主要设备为九十年代水平,达到二十一世纪水平 的企业有7家,占调查企业的十分之一,主要设备水平停留在八十年代水平的企业共有21 户,占调查总数的257%。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企业的设备为九十年代水平,明显优于一 般中小企业,但还有四分之一的企业主要设备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 从主营产品等级水平看,近六成的调查企业主营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257%的企业为 国际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有1家,122%的企业仅为国内一般水平。可见,我省 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 激烈,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2、特色不明显,投入不足是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突出表现 从专利技术的拥有情况看,调查中7成以上的企业设有专门的科研开发部门,但33.8% 的企业根本没有本企业的技术发明。调查企业中拥有1项技术发明、专利的企业有10户, 占总体的13.5%;拥有25项的企业有25户,占338%;拥有5项及以上技术发明、专利的 企业仅有14户,不到两成。对企业而言,拥有领先的专利技术是参与国际国内市场行业竞 争的制胜法宝,而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明显缺乏有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技术投入看,2002年,74户调查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06亿元,仅占当年主营业务 收入的1.8%。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 竞争力,而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难以为继。可见,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 创新投入比例明显低于具有竞争力的标准处于仅够维持的水平 3、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能通过标准认证实现科学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陕西省统计
凡 个 人 署 名 文 章 , 均 不 代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观 点 。 转 载 或 引 用 时 务 请 遵 守 本 网 “版权声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业的只有 10.8%,来自非固定生产企业的仅占 5.4%。可见,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原材料和 配件主要供应渠道是相对固定的生产企业。而随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上下游厂商之 间固定的供应链关系将被互动的协作关系所取代。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互动性采购 渠道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产品销售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环节,再好的产品如果在销售环节上出现障碍,不 仅影响销售量,也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很大压力。据调查,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在产品销售 上存在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直销是企业最主要的产品销售方式。从调查结果看,82.4%的企 业采取直销方式,32.4%的企业为固定的生产企业供货,47.3%的企业通过批发商,21.6%的 企业直接对零售商场供货,28.4%的企业参加过展销会。一般说来,中小企业产品中间性较 强,直销并不是最理想的产品销售方式。因此,实现产品销售方式多元化对我省成长型中小 企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关键已由成本资源优势转变为 技术优势。 1、整体看来,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基础优于一般企业,但仍有部分企业水平不高 从主要设备等级水平看,64.9%的企业主要设备为九十年代水平,达到二十一世纪水平 的企业有 7 家,占调查企业的十分之一,主要设备水平停留在八十年代水平的企业共有 21 户,占调查总数的 25.7%。可以看出,大部分调查企业的设备为九十年代水平,明显优于一 般中小企业,但还有四分之一的企业主要设备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 从主营产品等级水平看,近六成的调查企业主营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25.7%的企业为 国际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有 1 家,12.2%的企业仅为国内一般水平。可见,我省 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 激烈,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2、特色不明显,投入不足是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突出表现 从专利技术的拥有情况看,调查中 7 成以上的企业设有专门的科研开发部门,但 33.8% 的企业根本没有本企业的技术发明。调查企业中拥有 1 项技术发明、专利的企业有 10 户, 占总体的 13.5%;拥有 2-5 项的企业有 25 户,占 33.8%;拥有 5 项及以上技术发明、专利的 企业仅有 14 户,不到两成。对企业而言,拥有领先的专利技术是参与国际国内市场行业竞 争的制胜法宝,而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明显缺乏有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技术投入看,2002 年,74 户调查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 0.6 亿元,仅占当年主营业务 收入的 1.8%。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 竞争力,而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难以为继。可见,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 创新投入比例明显低于具有竞争力的标准,处于仅够维持的水平。 3、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能通过标准认证实现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