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2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毒性分级 mg/kg) 小鼠吸入2hLC(ppm) 兔经皮LD(mg/kg) 10 10 l1~100 51~500 l1~50 50l~5000 1001~10000 001~50000 01~5000 >10000 >50000 >5000 表5-3急性毒性份级(LD)剂量分级 性毒性分级 大鼠口服LDa 相当于人的致死剂量 mg/k 0.05 00~4000 51~500 5,0 低毒 50l~5000 30000~250000 50.0 实际无毒 5001~15000 250000~500000 500.0 >15000 >500000 2500.0 表5-4WHO推荐的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五级分级标准 大鼠一次经口 6只大鼠吸入4h,兔经皮LD对人可能致死的估剂量
表 5-2 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毒性分级 小鼠一次经口 LD50(mg/kg) 小鼠吸入 2hLC50(ppm) 兔经皮 LD50(mg/kg) 剧 毒 <10 <50 <10 高 毒 11~100 51~500 11~50 中等毒 101~1000 501~5000 51~500 低 毒 1001~10000 5001~50000 501~5000 微 毒 >10000 >50000 >5000 表 5-3 急性毒性份级(LD50)剂量分级 急 性毒性分级 大鼠口服 LD50 相当于人的致死剂量 mg/kg mg/kg g/人 极 毒 <1 稍 尝 0.05 剧 毒 1~50 500~4000 0.5 中 等 毒 51~500 4000~30000 5.0 低 毒 501~5000 30000~250000 50.0 实际无毒 5001~15000 250000~500000 500.0 无 毒 >15000 >500000 2500.0 表 5-4 WHO 推荐的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五级分级标准 大鼠一次经口 6 只大鼠吸入 4h, 兔经皮 LD50 对人可能致死的估剂量
毒性分级LD(mg/kg体重)死亡2~4只的浓度(pm)(mg/kg体重)g/ 体重①(g/60kg体重)② 0.05 <0.1 0.05~ 中等毒 100~ 44~ 500~ 1000~ 5,0~250.0 10000~ >15.0>1000.0 注:①与②大致相差60倍;WH:(世界卫生组织) 总之,从上述表5-1至5-4可见,几种分级标准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 ,都有明确的行业应用对象,使用时应当特别注意。 3、L影响因素及应用 LD值受试验动物的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受试验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和受试化学物的浓度或稀释倍数的影响。因此,比较不同外源化学物的LDa或比 较同一个化学物不同实验室所测定的LD时,要注意试验条件的同一性,剂量概 念上应有等效性。即使如此,由于测定一种化学物LDo所使用的试验动物数,只 是同一品系整体中的很小部分,而同一品系试验动物中这一群体与另一群体也会 有一定的抽样误差。所以同一外源化学物在同一品系动物和同样接触途径所测定 的LDs值也会有一定差异,甚至可有2~3倍的波动范围。 LDa虽然是重要的参数,但只能说明某一化学物引起试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 的剂量,并不能反映这个化学物引起的中毒特征。有助于补充LDs(LCa)不足的 另一参数是化合物的急性毒作用带( acute effect zone,Zac),一般是指化合物 的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的比值,也就是引起实验动物的死亡剂量与最低毒作用剂 量之间的剂量范围的宽窄。急性毒作用带(Zac)通常以LDs①LCs代表毒性上限, 以急性阈剂量(阈浓度)代表毒性下限。其公式为: Zac 式中:LDa代表毒性上限, Limac急性阙剂量代表 毒性下限。 Limac
毒性分级 LD5 0(mg/kg 体重) 死亡 2~4 只的浓度(ppm) (mg/kg 体重) g/kg 体重 ① (g/60kg 体重) ② 剧 毒 <1 <10 <5 <0.05 <0.1 高 毒 1~ 10~ 5~ 0.05~ 3.0 中等毒 50~ 100~ 44~ 0.5~ 30.0 低 毒 500~ 1000~ 350~ 5.0~ 250.0 微 毒 50000~ 10000~ 2180~ >15.0 >1000.0 注: ① 与 ② 大致相差 60 倍; WHO:(世界卫生组织) 总之,从上述表 5-1 至 5-4 可见,几种分级标准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 ,都有明确的行业应用对象, 使用时应当特别注意。 3、LD50影响因素及应用 LD50值受试验动物的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受试验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和受试化学物的浓度或稀释倍数的影响。因此,比较不同外源化学物的 LD50或比 较同一个化学物不同实验室所测定的 LD50时,要注意试验条件的同一性,剂量概 念上应有等效性。即使如此,由于测定一种化学物 LD50所使用的试验动物数,只 是同一品系整体中的很小部分,而同一品系试验动物中这一群体与另一群体也会 有一定的抽样误差。所以同一外源化学物在同一品系动物和同样接触途径所测定 的 LD50值也会有一定差异,甚至可有 2~3 倍的波动范围。 LD50虽然是重要的参数,但只能说明某一化学物引起试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 的剂量,并不能反映这个化学物引起的中毒特征。有助于补充 LD50(LC50)不足的 另一参数是化合物的急性毒作用带(acute effect zone,Zac),一般是指化合物 的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的比值,也就是引起实验动物的死亡剂量与最低毒作用剂 量之间的剂量范围的宽窄。急性毒作用带(Zac)通常以 LD50(LC50)代表毒性上限, 以急性阈剂量(阈浓度)代表毒性下限。其公式为: LD50 Zac = 式中:LD50 代表毒性上限,Limac 急性阈剂量代表 毒性下限。 Li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