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o)逡巡(qn)弃甲曳兵(ye)丢三落四(luo) B、中绳( zhong)句读(dou)瓮牖绳枢(you)心广体胖(pang) C、庠序(yong)氓隶(meng)度长葎大(duo)抛头露面(1u) D、供养(gong)经传( zhuan)贻笑大方(y1)间不容发(ji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 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 一十六宣(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 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 “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人教版语文必修 3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8 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 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 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 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 “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欧阳 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故 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 32 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 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 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问说(节选)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 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 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 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 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 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 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 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 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 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 分)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20 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 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 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 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 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 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 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 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 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 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 分)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 《问说》重在强调」 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 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 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軏乎!良 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 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 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諜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填空。(4 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 《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 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 分) 译 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 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6 分,每小题 4 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 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 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 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 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 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刀騁然,莫不中音 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放下 C.善刀而藏之 好的 D.进乎技 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軏乎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 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 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 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 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 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6分,每小题4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 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放下 C.善刀而藏之 好的 D.进乎技 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 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 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 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 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 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16 分,每小题 4 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 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