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五)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本考场试卷序号 1.考试时间120分钟 (由监考填写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一)(二)(三)(四) 四总分核分人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的之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要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洪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 民是历史真正的脊梁。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 不竭的源泉。新时代的文学家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以人民为 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努力描绘中华文化的绮丽风光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用之不竭( 聆听(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复句。(1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我们所取得的瞩目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 江丙坤一生为台湾经贸发展奉献,为两岸和平奔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战争,给这些孩子带来颠沛流离的生活,毁灭他们美好的童年 D.肖航虚心好学,遇到问题,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她都不耻下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防治方案 C.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 开序幕。 D.“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4.古诗文默写。(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先用 一句悲叹国家遭遇的危难,最后 意转高昂,表达了自己 的报国志愿。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龙东地区)
二○一九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五)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题 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要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洪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 民是历史真正的脊粱。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 的源泉。 新时代的文学家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 听时代声音,以人民为 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努力描绘中华文化的绮丽风光。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用之不竭 ( ) 聆 听( )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复句。(1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我们所取得的瞩目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 的。 B.江丙坤一生为台湾经贸发展奉献,为两岸和平奔走,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C.战争,给这些孩子带来颠沛流离 的生活,毁灭他们美好的童年。 D.肖航虚心好学,遇到问题,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她都不耻下问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防治方案。 C.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 开序幕。 D.“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4.古诗文默写。(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先用“ ”一句悲叹国家遭遇的危难,最后 意转高昂,表达了自己“ ”的报国志愿。 语文试卷第1页 (共8页 )(龙东地区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妻子觉得他美的原因是: (5)《钱塘湖舂行》一诗中透露岀不久后的西湖即将是姹紫嫣红开遍、芳草郁郁青青的诗句 是: (6)月亮,作为思乡念家的意象,历来被古代文人所钟爱。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月”字的古 诗词: 5走近名著。(4分)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乌!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 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 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 着林冲,一同跟出林子来。 (1)上面的文段出自《水浒传》的哪个情节?请简要描述。(2分) (2)请再写出两个与鲁智深相关的故事情节。并说出该人物的精神品质。(2分) 得分评卷人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风雨兼程。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学校开展了系列 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为营造气氛,学校将悬挂宣传条幅。请你帮助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7.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庆祝活动。(第8题涉及的除外)(2分) 示例: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8.你班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举行“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想邀请团委李老师参加活 动。作为班长,见到李老师,你该怎样发出邀请?(3分) 9.为配合庆祝活动,校《春蕾》文学社将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帮助 拟写一则征文启事。(3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龙东地区)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妻子觉得他美的原因是: , 。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透露出不久后的西湖即将是姹紫嫣红开遍、芳草郁郁青青的诗句 是: , 。 (6)月亮,作为思乡念家的意象,历来被古代文人所钟爱。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月”字的古 诗词: , 。 5.走近名著。(4分)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 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 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 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 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 着林冲,一同跟出林子来。 (1)上面的文段出自《水浒传》的哪个情节? 请简要描述。(2分) (2)请再写出两个与鲁智深相关的故事情节。并说出该人物的精神品质。(2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风雨兼程。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学校开展了系列 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为营造气氛,学校将悬挂宣传条幅。请你帮助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7.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庆祝活动。(第8题涉及的除外)(2分) 示例: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8.你班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举行“礼赞70年”图片展览活动,想邀请团委李老师参加活 动。作为班长,见到李老师,你该怎样发出邀请? (3分) 9.为配合庆祝活动,校《春蕾》文学社将举办“祖国颂”征文活动。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帮助 拟写一则征文启事。(3分) 语文试卷第2页 (共8页 )(龙东地区 )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曲作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古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來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鸿儒 (2)或曰:“陋,如之何?”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如之何? 1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二)阅读《吐“火”求生的喷火鱼》,回答14~17题。(共8分) 吐“火”求生的喷火鱼 ①入夜,月朗星稀,一艘客轮行驶在风平浪静的大西洋上。忽然,客轮左侧的洋面上火光 闪闪。空无一物的洋面怎么会有火光?莫非遇到了鬼怪?一时,客轮上的旅客有人尖叫,有人 惊呼,乱作一团。经验丰富的船员赶紧安抚大家:“大家不要慌,这不是什么鬼怪,是一群喷火 鱼在为大家表演喷火 ②鱼还能喷火?天方夜谭吧!其实,海洋里还真有喷火鱼这种生物。喷火鱼又叫天竺鲷 体长20厘米左右,喜欢吃介形虫。喷火鱼看起来也就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小鱼,但有时会玩“魔 术”,先是全身透亮,接着嘴巴一张,一团蓝色的火焰就喷了出来 ③所谓水火不容,生活在水里的喷火鱼“火”从何来?渔民说它是神的化身,所以无所不 能。可网民却有别的说法,网民说喷火鱼平时从所吃的食物中提取一些含有磷的物质贮存在 体内,当遇到敌人时,就把这些东西吐出来,形成火焰,把敌人吓跑。这两种说法显然都不靠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龙东地区)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曲作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古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 鸿儒: (2)或 曰:“陋,如之何?” 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如之何? 1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二)阅读《吐“火”求生的喷火鱼》,回答14~17题。(共8分) 吐“火”求生的喷火鱼 ①入夜,月朗星稀,一艘客轮行驶在风平浪静的大西洋上。忽然,客轮左侧的洋面上火光 闪闪。空无一物的洋面怎么会有火光? 莫非遇到了鬼怪? 一时,客轮上的旅客有人尖叫,有人 惊呼,乱作一团。经验丰富的船员赶紧安抚大家:“大家不要慌,这不是什么鬼怪,是一群喷火 鱼在为大家表演喷火。” ②鱼还能喷火? 天方夜谭吧! 其实,海洋里还真有喷火鱼这种生物。喷火鱼又叫天竺鲷, 体长20厘米左右,喜欢吃介形虫。喷火鱼看起来也就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小鱼,但有时会玩“魔 术”,先是全身透亮,接着嘴巴一张,一团蓝色的火焰就喷了出来。 ③所谓水火不容,生活在水里的喷火鱼“火”从何来? 渔民说它是神的化身,所以无所不 能。可网民却有别的说法,网民说喷火鱼平时从所吃的食物中提取一些含有磷的物质贮存在 体内,当遇到敌人时,就把这些东西吐出来,形成火焰,把敌人吓跑。这两种说法显然都不靠 语文试卷第3页 (共8页 )(龙东地区 )
谱。世上无神早就有定论,渔民说喷火鱼是神不过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愿望罢了。而网民说喷 火鱼体内存磷,更是无稽之谈。磷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水中何来氧气?如果磷自燃不需要氧 气,喷火鱼体内存磷无异于自杀, ④那么,喷火鱼喷火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喷火鱼只有吞吃介形虫时 才会喷火。介形虫是海洋里一种很小的有特异功能的甲壳类生物,它体内有神奇腺体,能产生 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两种液体,这两种液体一相遇,就会发岀耀眼的蓝光。介形虫生命受到 威胁或被别的动物吞下去时,就会喷出这两种“神液”,发出蓝色的光,吓坏敌人,趁机逃生。 ⑤于是,喷火鱼为什么会喷火就真相大白了:喷火鱼把介形虫吃进去时,介形虫就会喷出 能发光的液体,把喷火鱼的身体照得像个透明的蓝色小灯笼。在海洋里,像噴火鱼这样的小家 伙,很容易成为别的动物的美食。而当它自身被介形虫“点亮”时,它便更容易引起天敌的注 意,就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以免“引火烧身”,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⑥原来喷火鱼喷的不是火,而是会发光的介形虫。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生 存。要求得生存,就不能太贪婪,就要懂得放弃。 (选自2019年第1期《思维与智慧》) 14作者在第①段描述旅客忽见洋面上火光闪闪而惊恐万状的样子有什么用意?(2分) 15.喷火鱼“火”从何来?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叙述了两种错误的解释,既然是错误的,为什么还 要叙述?(2分) 16.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7结合语境,解释文章第⑤段中的加点成语“引火烧身”。(2分) (三)阅读《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回答18~21题。(共9分) 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①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关注。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啥稀奇 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 考上硕士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网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还有人说他 是励志传 ②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不断接近目标”这句看似 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③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什么意思呢?好比老鹰捉兔子。试想一下,飞在空中 的老鹰和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可事 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个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 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的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龙东地区)
谱。世上无神早就有定论,渔民说喷火鱼是神不过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愿望罢了。而网民说喷 火鱼体内存磷,更是无稽之谈。磷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水中何来氧气? 如果磷自燃不需要氧 气,喷火鱼体内存磷无异于自杀。 ④那么,喷火鱼喷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喷火鱼只有吞吃介形虫时 才会喷火。介形虫是海洋里一种很小的有特异功能的甲壳类生物,它体内有神奇腺体,能产生 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两种液体,这两种液体一相遇,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介形虫生命受到 威胁或被别的动物吞下去时,就会喷出这两种“神液”,发出蓝色的光,吓坏敌人,趁机逃生。 ⑤于是,喷火鱼为什么会喷火就真相大白了:喷火鱼把介形虫吃进去时,介形虫就会喷出 能发光的液体,把喷火鱼的身体照得像个透明的蓝色小灯笼。在海洋里,像喷火鱼这样的小家 伙,很容易成为别的动物的美食。而当它自身被介形虫“点亮”时,它便更容易引起天敌的注 意,就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以免“引火烧身 ”,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⑥原来喷火鱼喷的不是火,而是会发光的介形虫。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生 存。要求得生存,就不能太贪婪,就要懂得放弃。 (选自2019年第1期《思维与智慧》) 14.作者在第①段描述旅客忽见洋面上火光闪闪而惊恐万状的样子有什么用意? (2分) 15.喷火鱼“火”从何来?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叙述了两种错误的解释,既然是错误的,为什么还 要叙述? (2分) 16.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17.结合语境,解释文章第⑤段中的加点成语“引火烧身”。(2分) (三)阅读《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回答18~21题。(共9分) 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①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关注。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啥稀奇 的? 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 考上硕士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网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还有人说他 是励志传。 ②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不断接近目标”这句看似 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③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什么意思呢? 好比老鹰捉兔子。试想一下,飞在空中 的老鹰和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可事 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个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 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的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语文试卷第4页 (共8页 )(龙东地区 )
④做事的时候,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 的目标,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 神,边做边观察,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坚持 下去,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⑤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难就难在“不断”上。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 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项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可奋斗不是,比如想 要学妤外语,背上8000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小 目标,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⑥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跑步每个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 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要知道,奋斗本 身是快乐的呀!所以,要想克服惰性走向成功,既要学会自律,永不懈怠,也要树立自信,及时 战胜疲倦与畏难情绪。 ⑦有目标、肯奋斗,相信你我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选自2019年1月3日《人民日报》) 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第①段引用李明勇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20.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2分) (四)阅读《腕上茉莉》回答22~25题。(共9分) 腕上茉莉 去眉山参加一项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 东西,走到桌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 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茉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 “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闯进 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要钱一样煞风景。 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人家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 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 发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消除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我也领到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地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 异常的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苿莉花近乎贗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苿莉花完全没 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黄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龙东地区)
④做事的时候,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 的目标,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 神,边做边观察,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坚持 下去,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⑤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难就难在“不断”上。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 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项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可奋斗不是,比如想 要学好外语,背上8000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小 目标,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⑥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跑步每个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 一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要知道,奋斗本 身是快乐的呀! 所以,要想克服惰性走向成功,既要学会自律,永不懈怠,也要树立自信,及时 战胜疲倦与畏难情绪。 ⑦有目标、肯奋斗,相信你我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选自2019年1月3日《人民日报》) 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9.文章第①段引用李明勇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分) 20.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2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2分) (四)阅读《腕上茉莉》,回答22~25题。(共9分) 腕 上 茉 莉 去眉山参加一项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 东西,走到桌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 先生们,要茉莉花不? 新鲜的茉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 “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闯进 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要钱一样煞风景。 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人家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 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 发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消除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我也领到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地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 异常的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乎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 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黄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 语文试卷第5页 (共8页 )(龙东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