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新闻特写) 夏浩然,樊云芳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新闻特写) 夏浩然,樊云芳
新课导入 在以通信卫星为代表的电子传播技术如此 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实况转播 同步看到比赛现场瞬间的景象,那么,文 字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呢?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 夺魁记》就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使用形 象的语言精心构筑的现场目击式新闻报道, 发挥了文字报道的长处,在当今同电视、 摄影记者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在以通信卫星为代表的电子传播技术如此 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实况转播 同步看到比赛现场瞬间的景象,那么,文 字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呢?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 夺魁记》就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使用形 象的语言精心构筑的现场目击式新闻报道, 发挥了文字报道的长处,在当今同电视、 摄影记者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新课导入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新闻特写) 夏浩然,樊云芳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新闻特写) 夏浩然,樊云芳
简介背景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 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 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 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 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 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 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 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 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 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 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 的美丽画面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 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 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 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 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 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 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 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 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 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 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 的美丽画面。 简介背景
课文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 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wwwsxinhtanet com/olympics 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 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 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 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 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 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 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 新闻“一等奖
课文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 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 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 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 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 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 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 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 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