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修辞手法作用题型 答题思路:(1)点明修辞手法(有时候需要点明比喻的本体和喻体)(2)修辞本身的作用;(3)结合句子语境。 真题演练 阅读《清秋书简》,回答14题 清秋竹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自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 弹唱。“灯下草虫呜”,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内更是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 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 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会,心内不由自主地跟着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才不负这诗意 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只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 伴着捣衣的砧声,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一—一唧唧一一,分明是“盼- 盼啊一—”。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呜而过: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 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那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 引起劳人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 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去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现眼底,花生、 山芋、玉米¨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淸香从远处飘来。婶婶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 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淸哪是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的若竖琴,有的 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中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 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的肃穆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更能令我的內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 声就是要这样听的,在那细小的音韵中去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 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窗外的草丛里, 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 个不停
1 现代文阅读 修辞手法作用题型 答题思路:(1)点明修辞手法(有时候需要点明比喻的本体和喻体)(2)修辞本身的作用;(3)结合句子语境。 真题演练 一、阅读《清秋书简》,回答 1-4 题 清秋竹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自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 弹唱。“灯下草虫呜”,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内更是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 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 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会,心内不由自主地跟着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才不负这诗意 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只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 伴着捣衣的砧声,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 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呜而过;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 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那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 引起劳人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 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去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现眼底,花生、 山芋、玉米¨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 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的若竖琴,有的 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中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 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的肃穆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更能令我的內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 声就是要这样听的,在那细小的音韵中去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 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窗外的草丛里, 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 个不停。 [w#&w%w@.zz~step.com]
转身 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 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 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 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 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 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灴芯花、野草莓花、苴蓿花、 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 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 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 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 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 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 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 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 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 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 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 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 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 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 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苫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 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
2 转 身[ 来^#源:%中教&@网]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 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 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 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 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 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 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 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 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 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 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 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 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 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 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 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 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 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 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 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 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 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 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
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 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 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 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 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24.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2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 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 乞丐转身而逝。 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 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 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一一具体—一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 的热切追求。 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 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26.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活着 沙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 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3 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 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 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 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 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3. 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来源:zzs%te@p#&.co^m] 24. 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2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 A. 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 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 乞丐转身而逝。 B. 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 “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 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 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 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 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 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 的热切追求。 E. 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 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中%国教^育@出版~*网] 26.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活 着 沙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 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囚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 档、髙髙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 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 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一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 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 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 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 幻觉。暌违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 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 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 相当简易一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 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 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淸面春风,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 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 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一一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 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一一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 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 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 隐秘汁液一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 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 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 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 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4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 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 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 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一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 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 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 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w@ww.&zz~s*t#ep.com]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 幻觉。暌违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 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 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 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 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 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 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 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一—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 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 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 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 隐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 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 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 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 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①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 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 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 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 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 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 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①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17.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18.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 19.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 20.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21.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 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四)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 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 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 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 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 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
5 ⑾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 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 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 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 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 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 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中*^国教%育出版~网@] ⑿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17.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来源:zz%ste*&p.co#m~] 18. 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 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 19.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 20. 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来源:%z~z&step.*c@om] 21. 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 45 字)。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 将会来临。[来源^#:中%教&@网]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来~源:z#zstep*.co&m%] 宗璞《紫藤萝瀑布》 (四)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 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 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 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 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 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 的